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西 > 招商载体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简介

时间:2023-10-05  来源:黎城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黎城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太行革命老区。全县国土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8万亩。辖8镇185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6.3万(常住人口13.4万)。黎城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核桃之乡、中国精品文化旅游县、中国影视文化拍摄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山西好粮油示范县、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典型县等荣誉称号。主要特点有五方面:

  一是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21种,探明储量的6种。其中,铁矿总储量2亿吨,硅矿储量10亿吨,白云石储量20亿吨,钾矿储量5亿吨,石膏矿储量5000万吨,优质煤炭储量在2亿吨左右。目前各种矿产资源中,铁矿优势最为突出,黎城生产的铁精矿粉,是国内少有的可用来生产高科技粉末冶金的原材料。同时,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二是生态环境良好:黎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1.1℃,年有效积温3738.6℃(≥10℃),年平均降水量510 mm,无霜期185天左右。黎城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清、浊两漳河和漳北、漳南、勇进三大灌渠,小泉小水40多处,有“上党小江南”的美誉,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富水区。

  三是交通优势明显:黎城是全国交通大网络上的一个重要枢纽点,素有“三省通衢”之称,309、207国道贯穿县境,长邯铁路、长邯高速、黎左高速公路穿县而过,黎霍高速正在建设,黎陵高速正在筹建,横跨山西、河北、山东三省的长邯聊高铁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距长治机场、长治高铁站48公里。

  四是自然风光壮丽:黎城地处太行山核心地段,北部山区地形奇险,峰峦起伏,峡谷幽深,是八百里太行雄奇风光最为独特的一段,素有“太行画廊”之称。人民大会堂“山西厅”的核桃木刻“太行日出”的原景,就采自黎城板山风光。

  五是文化底蕴深厚:黎城历史悠久,文明史长达5000多年,是古黎侯国所在地,“黎民百姓”、“洗耳恭听”等成语故事,女娲补天、蚩尤争天等神话传说和许由洗耳、燕王争雄、西伯戡黎等历史典故均产生于此。“黎侯布虎”和“上党落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城是抗战时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心,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黄崖洞兵工厂被誉为“新中国军事工业的摇篮”,小寨村冀南银行是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源地。

  【历史沿革】

  黎城,商朝属黎国,西周、春秋战国为黎侯国。汉、三国迄两晋,为潞县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废潞县,置刈陵县,县治设于今黎侯镇古县村,为黎城境内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黎城县,此为以黎城名县之始,从此与潞城各自为县。唐初,先属韩州,后属潞州,隶属河东道;天祐二年(905)改为黎亭县。五代唐复名为黎城县。宋属河东路潞州,天圣三年(1025)迁县城于原县治东南4公里的白马驿,即今县城;熙宁五年(1072)并入潞城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黎城县,自此县名历代不改。金属河东南路潞州,贞祐三年(1215)升涉县为崇州,黎城属之;贞祐四年(1216)崇州复为县,黎城仍归潞州。元属晋宁路潞州。明代中前期属冀南道潞州,嘉靖八年(1529)升潞州为潞安府,黎城属之。清属冀宁道潞安府。

  1912年(民国元年)废府,以道承省统县,黎城属冀宁道。1930年(民国19年)废道,直隶于山西省政府。1937年(民国26年)山西确立专署制,黎城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0年(民国29年)将三区偏城、宇庄等54村划出,设立偏城县。1941年(民国30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太行行署四专署。1943年(民国32年)10月31日,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分黎城为黎城、黎北两县;1945年(民国34年)11月5日复合为黎城县。1948年(民国37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属太行三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恢复山西省建制,黎城属长治专区。1959年1月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1979年改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黎城仍为其属县。1985年4月30日,国务院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黎城划归长治市管辖。

  【自然环地理】

  气候特点:黎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有时涝有时旱一般比较凉爽。

  1、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11.1℃,最热月为7月份(历年平均23.8℃),最冷月为1月份(历年平均-3.6℃);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0.2℃(2005年6月22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2002年12月26日)。气温的全县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等温线的走向与等高线的走向基本一致,最暖的地方为清泉、漳河沿岸,最冷为樟树垴。

  2、降水量 历年平均降水量510mm,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高年930.5mm,最少年仅有313.8mm。年内分布亦不均,主要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到全年降水的58%以上,日最大降水量127.9mm(2001年7月27日)。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为: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也随之增大,山区比平川年降水量偏多100mm左右。

  3、其它气象要素 历年平均无霜期185天左右,最多风向为东北风(NE),最大积雪深度28cm,最大冻土深度66cm,全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185.9时。

  4、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是影响我县农业生产的最大自然灾害,群众中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春旱几乎年年都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较为严重的春旱平均一年半一次,伏旱平均二年半一次,其次气象灾害是干热风、冰雹、大风、雷电等。

  地形地貌:黎城县位于太行山东翼中南段,属黄土高原一部分,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地为主。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系复杂的山脉盘结而成。纵观全县,四面环山,中间低凹,山多川少,地形复杂,是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型山间盆地。县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的全榆洼顶,海拔为2020米;最低的黄崖洞镇清泉村清漳河谷地,海拔为622米;县城海拔为750米;全县平均海拔800米。全县山区约占总面积的58%,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1%,平川约占总面积的11%。

  (1)山地地貌:分布我县西北部,海拔1212--1560米,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山体主要由石英砂构成。山岭顶部及缓坡上覆盖着深浅不均的黄土。该区山峰突起,地形险要,雄伟壮观。黎城县较著名的大山有76座,县境东部有东大寨脑、大雨槐脑、马鞍山等18座,以东大寨脑为最高,海拔1,360米;南部有瓜皮岭、洪山、桃儿山、东向峧等4座,以东向峧为最高,海拔1273.5米;西部有全榆洼顶、马尔背、广志山等20座,以全榆洼顶为最高;北部有黄岩脑、牛王盘、板山等34座,以黄岩脑为最高,海拔2008.5米。境内诸山,均属太行山的余支。

  (2)丘陵地貌:主要为边山残存的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分布于山地和山间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560--970米,相对高差200米左右。丘陵区黄土覆盖深厚,坡度较大,森林覆盖较差,故侵蚀严重,沟壑交错,梁峁纵横。

  (3)河谷平原地貌:分布于西井、黄崖洞以及上遥、西仵、程家山等乡(镇)的河谷地带。海拔560--770米。由于河谷狭长坡度大,三级阶地和洪积扇发育不好,一级阶地分布较为普遍,是河谷地貌的主要单元。

  水资源:黎城县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和清漳河,分别从南北由西向东过境,以横岭为界,流入浊漳河的有平头河、中庄河、原庄河、小东河,流入清漳河的有龙王庙河、大南河、白寺峧河、南委泉河、柏官庄河、源泉河、香炉峧河。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851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储量0.97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0.88亿立方米。

  (1)地表水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近600条,其中常有清水流出,且有一定流量的有17条。仅小股山涧泉水流量约0.8立方米/秒。较大的河流为清漳河、浊漳河。以横岭为界,南为海河流域浊漳水系,流域面积561.4平方公里;北为海河流域清漳水系,流域面积539.6平方公里。

  浊漳河流经黎城县上遥、西仵、程家山等3镇22个村,进入平顺县,境内长达 39.7公里,正常年平均流量20.4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为3780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达361公斤/立方米, 实测年径流量当频率97%时,为1.05亿立方米。枯水季节基本上年年都出现干枯断流,但时间比较短。

  清漳河流经黄崖洞镇2个村,进入河北省涉县。境内长达4公里,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47亿立方米。

  全县现有小型水库为3座,塔坡水库、阳南河水库、三联坝水库,总库容400万立方米。

  沿浊漳河兴修的勇进、漳北、漳南三大灌渠,年引水量1.08亿立方米,可浇灌14万亩良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我县农村基本形成了人均一亩水浇地、一亩小麦、一亩经济林、一亩高效益农田的发展基础。

  (2)地下水 :黎城县的地下水储量约为0.97亿立方米/年,动储量约0.88亿立方米/年,调节储量约0.27亿立方米/年。黎城盆地与周围山区的地下水比较充足,可开采量达0.77亿立方米。由于盆地覆盖层比较厚,灌溉和降雨有足够的补给源,可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

  矿产资源:我县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多,主要为黑色金属和非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公布于北部,而南部则以非金属矿产居多,主要矿种有铁、硅石、白云岩、石灰岩、石膏、花岗石、钾矿(含钾岩石)、紫砂岩、以及磷矿、红石板、石棉蛭石、粘土以及河砂等。现已开发利用的有铁、硅石、白云岩、石灰岩、石膏、花岗石、紫砂岩、红石板、粘土及河砂等。

  1、铁矿区

  位于古寺头、南委泉、东崖底一带。铁矿区南起古寺头,北至东崖底以北的小寨、方向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0260万吨,保有储量9800万吨,预测远景储量1.2亿吨。

  鞍山式铁矿含TFe一般20—35%,SiO240-50%;S、P一般低于0.1%,属贫铁矿,但磁铁矿颗粒粗(一般为0.3—0.8毫米,少数达3毫米),可选性良好。

  现开采的矿山有:小寨铁矿、彭庄铁矿、赤峪铁矿、黄崖洞铁矿等。

  2、硅石区

  位于上遥、平头、东崖底一带。南起上遥、平头一带,北至东崖底,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现有储量1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硅石储量大,质量好。主要产出层位为常州沟组上部和串岭沟组顶部,上层厚约2米,下层厚14米左右,SiO2一般为96%,相当一部分达97%以上; Fe2O3一般小于0.5%;AL2O3很少超过0.1%。串岭组硅石矿为石英岩状砂岩,厚8—14米,SiO2一般96.75—98.76%,平均97.79%,Fe2O3含量0.05—0.39%。

  3、白云岩区

  位于上遥、平头、南委泉一带。南起上遥、平头,北至南委泉以南,总面积100—130平方公里,现有储量4640万吨,预测储量20亿吨。有两个层位,一个是寒武系上统风山组,另一是奥陶系下统,前者产于风山组中上部,矿石为致密块状、中粒白云岩,主要有益成分MgO,一般在18%以上,茶棚滩、东良寺达27.4%,河南山一带达21.33%,平头马岩达20.25%。GaO一般在25—33%,多为Ⅰ—Ⅱ级品。后者主要产于奥陶系下统的中下部,主要有益分MgO一般为18—19%,CaO为25—35%,主要分布在茶棚滩、三十亩、源庄、平头等地。

  4、优质石灰岩

  位于黎侯镇、程家山乡、洪井乡、西井镇一带。储量1276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达1亿吨,公布区广,储量大,层位多,CaO一般在52.54%,最高达55%。

  5、石膏区

  位于黎侯镇、程家山乡一带。现有储量146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达560万吨,含量60—90%,硬石膏一般小于5%。

  6、钾矿区

  贮存于长城系串岭沟组地层中,硅石层下部,境内延长40公里,含矿层厚度100米,主矿体厚5--22米,K2O品位8--12%,总储量10亿吨以上。

  7、磷矿区

  两种类型,一种是沉积磷块岩,产于常州沟组地层中,厚度小,品位高。第二种是产于变质岩中的磷灰石矿,分布在西头一带。P2O5品位2%左右,生有钛铁矿和磁铁矿,储量磷矿藏70万吨,钛铁矿10万吨,磁铁矿43万吨。

  8、花岗石区

  位于南委泉至东崖底一带,产于度质光带的辉绿岩脉,经过勘探和加工试用证明板材质量上乘, 地质储量2680万立方米。

  9、紫砂岩区

  位于柏峪脑至柏官庄一带。分布在柏峪脑以北,柏官庄以南,储量10亿吨。

  【政府网站】http://www.sxlc.gov.c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简介 下一篇: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