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西 > 招商载体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简介

时间:2023-10-03  来源: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小店区史属古晋阳,地处汾河东岸,是太原市中心市区之一,山西省政府机关所在地。1998年设区,全域面积295平方公里,辖1镇2乡7个街道办事处,两个街道筹备组,共29个农村、151个社区。常住人口135.7万人。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主区域。境内集聚武宿国际机场、太原南站、客运东南站等重要陆路航空枢纽;地铁2号线纵贯全区,公路密度位列全省第一。三产比例0.8:21:78.2。2020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3.68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荣登营商环境百强区第92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次攀升至60位。

  小店区致力于建设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业态为牵引的产城融合新城,以龙芯、诚迈、统信、中标、百信为中坚的国内一流信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倾力打造太原同创谷、招商产业园等双创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省总数的60%,获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5万户。

  小店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南部城郊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初现雏形。累计建设30个美丽乡村,打造10个省市示范村,荣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县区”荣誉称号。持续推进20个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小店区是唐朝名相狄仁杰、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王琼故里。现有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全市第一。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各类大中专院校星罗棋布,山大附中、太原五中等重点中学闻名省内外。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等称号。

  小店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的现代都市区。汾东创新城规划呼之欲出,长风街、亲贤北街等商圈引领都市风尚,汇聚苏宁、国美等优质企业,云集王府井等现代城市综合体。山西白求恩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等47所省内著名医疗机构汇聚区内。水上运动中心、迎宾桥、晋阳桥成为城市网红新地标。活力之城小店联动南北、内外互通、开放发展,尽显“三晋第一区”美誉。

  【历史沿革】

  境域春秋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属赵。秦属太原郡晋阳县,治在今晋源区古城营一带。从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晋阳县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毁晋阳城,千余年间,境域历代相袭属晋阳县、太原县,而晋阳县、太原县多为郡治、州治、府治、国都。汉代晋阳为韩国国都、代国国都、太原郡治、并州刺史部;三国为魏太原郡治、并州治;西晋为太原国都、并州治;十六国时为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并州治或国都;北魏、东魏为太原郡治;北齐置大丞相府,为别都;北周为并州治。隋开皇十年(590年),在汾河之东新置太原县,境域属之。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将汾河西的晋阳城和汾河东的太原城均实行扩建。武则天主政时在汾河上筑有连城,贯通东西二城,城周42里,规模达到鼎盛,成为北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至此,太原之称逐渐取代晋阳。天授元年(690年)于太原置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盛唐三都”。神龙元年(705年)罢北都,开元十一年(723年)复置北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北京。太原、晋阳二县又为太原府治所,并称“赤县”。五代太原、晋阳二县有“龙城”之称,为后唐西京、后晋北京、北汉国都。

  宋初赵匡胤、赵光义兴兵十数载,“三下河东”,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灭北汉,占领太原、晋阳二县,纵火烧毁晋阳城。同年废弃太原、晋阳二县,于汾河之东筑平晋城(今境域城西村一带),置平晋县。同时降太原府为并州,移治所于榆次,3年后再迁唐明镇。嘉祐四年(1059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熙宁三年(1070年)废平晋县入阳曲县。政和五年(1115年)复置平晋县。贞祐四年(1216年)废平晋县,次年复置。元仍称平晋,属太原路,后更冀宁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徙平晋县治于汾河之西古晋阳南关(今晋源镇),洪武七年(1374年)废平晋,改称太原县。清仍为太原县,属太原府。今境域杨家堡、狄村以南属太原县,以北属阳曲县。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制,太原县属冀宁道。民国16年(1927年)废冀宁道,各县归省直辖。民国29年(1940年),太原县属晋西第八专署。民国36年(1947年)9月,改太原县为晋源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根据斗争形势需要,于民国27年(1938年)1月成立清(源)太(原)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西山杜里坪,属晋绥第八专署。同年6月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奉命将清太县政权交由阎锡山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接管,清太县分治。民国32年(1943年)1月,成立清(源)太(原)徐(沟)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清源白石沟村。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清、太、徐3县分治,太原县政府成立,驻地今境内北格镇同过村。翌年10月,再次成立清太徐县,民国37年(1948年)7月20日晋源县解放后3县分治。同年9月成立太原县人民政府,驻地晋源镇,属吕梁第八专署。次年3月太原县更名为晋源县,归属晋中第二专署,9月改属汾阳专署。此外,日军占领太原期间,日伪太原县政府于民国32年(1943年)将太原县改名晋泉县,属雁门道,至1945年8月日军投降。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5月6日,太原市新置内、外各4个区,共8个区。境域的狄村乡属外一区;亲贤、杨家堡、黄陵、嘉节乡属外二区;其余乡镇属晋源县。1950年2月8日,太原市并8个区为4个区,外一、二区合并为第四区。1951年4月2日,晋源县从汾阳专署划归太原市。8月撤销晋源县建置,并于汾河东新建太原市第七区,驻北格镇。是时,今境域分属太原市第四、第七区。1954年1月2日,撤销第四区建置,原属第四区的狄村、亲贤、小马、郑村、南坪头、黄陵等乡划归第七区,而将第七区改名为第四区,区政府驻地由北格镇移驻小店镇。6月4日,又将第四区改名为小店区。同时,第一区改名为南城区。今境域分属小店区和南城区。

  1957年3月12日,撤销小店区建置,成立太原市郊区。是时,今境域北营、坞城、营盘街道属南城区;黄陵、平阳路、小店街道,刘家堡乡、西温庄乡和北格镇属郊区。1958年9月,郊区所辖乡镇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3月,撤销郊区建置,今境域属南城区管辖。1960年3月,恢复太原市郊区建置。同年6月20日又撤销,同时撤销南城区建置。太原市成立9个城市人民公社,2个农村人民公社(小店、晋祠)。今境域分别属小店农村人民公社和双塔、柳巷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5月18日,撤销“大公社”建置,恢复南城、晋源等区。今境域北营、坞城、营盘街道属南城区;小店、平阳路、黄陵街道,北格镇、刘家堡乡、西温庄乡划属晋源区。1963年4月1日,撤销晋源区建置,并将太原市所辖农村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太原市郊区,今境域建成区属南城区,城郊农村属郊区。

  1970年3月26日,撤销太原市郊区建置,新置南郊区、北郊区。今境域小店、平阳路、黄陵街道、北格镇、刘家堡乡、西温庄乡及狄村划属南郊区。区政府驻小店镇。1980年11月12日,南郊区亲贤公社所属程家村、旱西关、水西关、大南关、老军营、牛站、菜园7个生产大队划入太原市南城区。1984年,废除人民公社建置、恢复乡镇村建置。

  1997年12月12日,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新设小店区。1998年1月1日小店区挂牌成立。

  【政府网站】https://www.tyxd.gov.c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西省运城市简介 下一篇: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