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思考]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百科]-[视界深度],内容来源于 [国际智能网联科技产业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作者 [王羽],转载请记得注明!
新质生产力: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思考
王羽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该阶段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 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图(制图人:王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各级政府批准成立的科技工业园区,它是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是依托于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开放环境,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行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结合的综合性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较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而新质生产力本质就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产生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力,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新质生产力最具基础的“诞生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耀眼的亮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各地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创新能力强、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进程,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驱动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有效发展,构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新范式,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抢占未来制高点。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围绕高新技术开发区战略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全周期性规划和布局,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的指南。
二是抢抓国家新成果。充分用好举国体制优势,围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和构建“科技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央地合作新模式,用好“国家队”的科技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性技术储备。
三是蓄积发展新动能。高质量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成果转化枢纽,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积极打造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建立“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四是培育竞争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建立高质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在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效能,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五是培养所需新人才。围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等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挖掘、引进和培养一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王羽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