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招商工作者”张涛:一个可以“三十六变”的优秀招商人]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分享]-[事迹故事],内容来源于 [环球网],作者 [郭志花],转载请记得注明!
他是大家眼中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从事招商引资工作以来,他不分节假日,舍小家为大家,对接企业超过1000家。
他也是可以“三十六变”的优秀招商人、是风格百变的“百变特工”,工作中,他可以随时化身产业研究分析的“情报员”、企业项目投资的“策划员”、重大项目攻坚的“战斗员”、项目落地服务的“勤务员”。
他叫张涛,今年46岁,是经济工作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自2009年以来,先后在陶家镇、杨家坪商圈办、九龙坡区商务局、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等部门担任主要负责人,长期从事招商引资工作,一线招商实战经验丰富。曾获评三等功3次,为重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快人一步抢抓招商机遇
他是产业研究分析的“情报员”
“作为招商人员,分析研究产业的能力对于招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懂产业,才能敏锐地抓住转瞬即逝的招商机遇,快人一步开展项目对接。”这是张涛常常鞭策自己的一句话,因此在工作中,他总是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钻研、去挖掘。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新需求,电子书成为了张涛随身物品中,不可缺少的物件。在日常生活中,他坚持不断学习积累,随身携带电子书设备,利用出差路途上碎片化时间学习信息技术、药械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积极利用自媒体网络进行学习,如果在工作中接触到各个行业专业人士,在交流过程中,他都会主动请求对方推荐该行业里的专业微信公众号,通过关注学习,不断汲取产业前沿领域最新知识。
另一方面,他深知想要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必须通过实地走访,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他坚持“走出去”学习,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将先进经验、理念,不断“引进来”。从事招商工作以来,他不分节假日,舍小家为大家,平均每年出差150天以上,对接企业超过1000家,成为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其中,高新区引进的中国电子信创产业园项目线索来源,便是在深入开展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在高新区招商主攻产业方向精准聚焦后,招商团队变“被动招商”为“主动发掘项目”,对主导产业相关龙头企业进行了全面筛选。在分析梳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时,发现重庆本地电子信息产业与信创产业领域“硬科技”龙头企业中国电子,在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方面匹配度很高,且随着国家安全可靠替代工程顺利实施,信创产业国产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也正是抢先掌握了这一有效信息,后面的对接和洽谈才变为了可能。
帮助企业把投资意愿转化为投资项目
他是企业项目投资的“策划员”
“找准标的企业后,经过前期对接沟通,大部分企业都有来高新区投资的意愿,但企业对于来高新区做什么,有些并不是很清楚,帮助企业把投资意愿转化为投资项目,就是我们招商工作者需要做的。”这也是张涛在招商工作中感触最深的一点。
在实际招商工作中,他也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帮助企业策划投资项目上。例如在掌握中国电子有意来重庆投资这一消息后,为了更加充分找准项目切入点,吸引项目落地,他第一时间找来团队成员,通过“大数据资源平台”海量数据的筛选与甄别,提取中国电子产业布局、以往投资政策需求、财务数据等关键信息,对中国电子进行了“精准画像”,绘制出项目对接路径图谱,并结合高新区实际情况,设计了扶持政策,形成了一份长达20多页的项目策划及落地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市级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成功与中国电子西南地区项目负责人取得联系,当把精心准备的项目策划书递交给项目负责人后,对方不由自主地感叹:“你们是有备而来,准备得这么充分,也很专业,我们想要的信息你们基本上都提供了”。
扎实的项目前期分析与研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对接效率,也让企业看到了高新区的诚意,为项目后期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24小时待命以办公室为家
他是重大项目攻坚的“战斗员”
“重大招商项目招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每一个大项目都是一场硬战。”中国电子信创产业园项目也是如此。
为了随时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张涛和项目团队全体几乎24小时待命,以办公室为家的生活成为了常态。有时为了核算资金成本或修改一处表述,经常与企业沟通到凌晨1-2点,直到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为止。从项目合同初稿到最终签约,前前后后修改80余次。虽然过程曲折漫长,但高新区招商人专业和敬业的精神打动了客商,中国电子与重庆市政府于5月正式签订战略协议,7月与高新区签订了落地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101亿元,将在高新区建设西南信创技术研发示范中心和中电(重庆)软件产业园,后期将在高新区打造成西南信创产业要素集聚中心、中国电子·重庆信创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电子西南研发中心、大数据产业集聚中心、西南地区信创产业生态联盟。
用“店小二”精神服务好项目
他是项目落地服务的“勤务员”
重大项目的招引过程中充满困难和艰辛,但签约仅是第一步,真正让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贴心的服务。
他经常说:“要用‘店小二’精神来服务项目,只要项目招进来了,就要服务好,绝不能签约时热热闹闹、落地后不闻不问”。
在与中国电子项目负责人交流时,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儿找我”,在后期中国电子项目摘地、场地装修、地块管网改迁等工作中,不管是与招商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只要企业找到他,他从不推诿,总是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科学城“金凤凰人才政策”刚发布,他便第一时间拨通项目负责人电话,详细介绍政策内容、申报流程,生怕企业错过申报蒙受损失。
也正是因为这些服务细节,让企业感受到他的用心待人、真正为企业着想,他和项目方负责人处成了“知心朋友”,相处十分融洽,只要有招商线索就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南信创技术研发示范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中电(重庆)软件产业园也即将动工建设。而意外的收获是,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企业的肯定,在中国电子的牵线搭桥和推荐下,30多家中国电子上下游生态链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