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甘肃]-[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康乐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地理位置】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东临临洮县、南接渭源县和临潭县、西靠和政县、北连广河县,于1940年建县。距省城兰州108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国道310线(临康和二级公路)和国道248线(康冶二级公路),省道311线、322线贯穿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自北魏以来,境内先后设过蓝川、安乐、长乐、水池、党川等郡县。历史上分别隶属陇西、狄道、洮岷、河州等州县管辖。境内有丝绸南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横穿东西。
【行政区划】全县国土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辖5镇10乡,152个行政村,1618个村民小组,4个城市社区(新治街和城东、城北、滨河社区)。总人口30.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85%。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蒙古、哈萨克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61.12%。
【经济指标】202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4亿元,同比增长7.64%;人均GDP 9979元,一二三产业比为32.5:19.2:48.3;大口径财政收入25714万元,同比增长2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20万元,同比增长6.95%,财政支出304635万元,同比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亿元,增长22.96%;固定资产投资15.99亿元,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亿元,同比增长1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601.2元,增速6.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200.2元,增速11.3%;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同比增长6.86%。
【自然资源】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地带,境内海拔1898—3908米,年均气温7.1度,年降雨量638.5毫米,日照数1837小时、无霜期141天,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全县有耕地57.9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0.4万亩,人均1.9亩。草场25.27万亩(可利用23.98万亩),林地26.34万亩,有松、柏、杨、柳、桦等200多个树种,活立木贮量32.559万立方米。全县群众素来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1975年被国家农林部评为“全国造林先进县”,1984年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2016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境内河谷纵横,群峰迭翠,风光秀丽。白石暑雪、药水灵津、麻山雄关、亥姆晨烟、走龙飞瀑、悬崖古道、古木擎天、古殿雄阁、虎狼锁钺等十大自然景观汇萃了高原之粗犷、农区之田园、牧区之草畜、旅游山水之精华。已开发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药水峡森林公园、草长沟、胭脂湖、竹子沟、白桦林、牡丹谷、西蜂窝寺、线家楼等14个旅游景区景点,其中4A级旅游景区2处(胭脂湖景区、草长沟景区),3A级旅游景区3处(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竹子沟景区、白桦林景区),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集险、秀、美、奇、灵于一体,因形似莲花而驰名。
【传统文化】康乐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要冲、各民族“茶马互市”的活跃区,是貂蝉故里,胭脂赤兔马的产地。历史上曾有羌、狄、氐、匈奴、吐谷浑、鲜卑、吐蕃等古民族生产生活。全县有文物保护遗址13处(国家级1处,省级1处),在边家林、椿树、塔关、丰台、寺址、地寺坪等地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有红军长征途经景古地区遗址——线家楼、石家楼,其中线家楼遗址已被确定为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了全省唯一一个以农耕牛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莲花山花儿会”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一度传统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悦耳的洮岷“花儿”,吸引了八方游客。
【特色产业】坚持把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持续发力点燃引爆乡村旅游热,全长115公里(新建102公里)的旅游大通道全线贯通。投资达2.28亿元以打造“三沟三特色一景区”为目标的八松乡乡村生态旅游扶贫项目全力推进,景古、纳沟等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完成建设,白桦林、竹子沟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胭脂湖、草长沟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6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36亿元。传统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坚持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和育苗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增规模养殖户119户,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0个,全县牛存栏8.6万头、羊存栏17.8万只,畜牧业产值达12.5亿元;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2处,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21万亩,创收1.9亿元;组织开展万人大培训活动,完成劳动力培训13944人、全县共输转劳动力6.81万人,组织输转5.45万人,劳务综合收入达17.58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组建食用菌和蔬菜产业发展机构,全面推进产业调整“六改”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工建设,以食用菌、高原夏菜、特色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0.4万亩、产值7亿元;工业经济取得较大突破,厦门太阳城伞业、古琳达姬鞋业和济南得象电器等企业先后落户我县,特别是科司特电子公司填补了全州电子制造业的空白;旅游首位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人次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收入达到35.15亿元,我县先后荣获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胜地、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县,大美康乐声名远扬。
【县城规划建设】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按照“绿色、生态、山水、休闲、宜居”目标,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规划编制引领,完成《康乐县国土空间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康乐县城镇分区分类发展与开发边界研究》等7个重大专题研究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规模38.52平方公里。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环城北路、北出口等七大片区棚户区改造,建成保障性住房3946套,改造棚户区2830户、老旧小区1116户,新建、重建大桥6座,打通断头路5条,拓宽瓶颈路3条,建设连接线8条,投放新能源出租车65辆、共享单车1300辆。园林城市建设取得新成就,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6平方米,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康乐县被省住房和建设厅命名为“甘肃园林县城”,八松乡纳沟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乡村振兴】康乐曾是国家“三区三州”、全省“两州一县”脱贫攻坚重点县,贫困发生率高达30.98%,2020年89个贫困村、9.8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整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县共识别监测对象1335户5935人,投入帮扶资金4.97亿元实施产业培育、稳岗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示范村建设等10个方面项目73个,其中东西部协作项目14个66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