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实务 > 产业研究

智能硬件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对接平台

时间:2024-04-07  来源:合肥市投资促进局网站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智能硬件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对接平台]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实务]-[产业研究],内容来源于 [合肥市投资促进局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

  从细分产品来看,智能硬件可分为以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等为代表的智能家居设备,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以智能车载雷达、智能记录仪等为代表的智能车载设备,以智能血糖仪、智能心电图机等为代表的智能医疗设备,以智能PLC、智能工业传感器等为代表的工业级智能硬件以及消费级无人机、机器人等其他智能硬件。

  一、产业发展趋势

  从全球来看: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观念更新,生活智慧化与生产智能化需求正驱动智能硬件市场日益繁荣,技术突破与融合创新孕育着发展新机遇,全球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全球智能硬件终端产品出货量由2016年26.97亿台增长至2020年43,8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12.89%,2022年全球智能硬件终端产品出货量达到50.64亿台。“安全和控制”与“能源或照明”是智能家居应用的首选,而“娱乐与智能互联”排名在第三位,“健康”和“智能家电”并列第四位。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容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从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长情况来看,美国以5.8%位居第一,其他四个国家为日本、瑞典、德国和挪威。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220亿美元,2016-2022年年均增长率预测为14%。

  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智能硬件产业正进入逐步成长、规模扩张的黄金时期,2020-2026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市场规模将会保持较快发展,按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万亿元。我国智能硬件产业布局整体呈现出科技型企业区域分布不均、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占据着绝大部分智能硬件产业资源。四川和重庆依托近年来较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环境,智能硬件产业发展迅速。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大型智能硬件企业较为缺乏,产业规模普遍较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从合肥来看,“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已成为合肥一座不断拔高的产业地标:家电产业是合肥重点产业链之一,作为聚力推进的重点产业,合肥聚焦“芯屏器合”产业布局,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实现合肥家电产业四个“提升”—产能规模上台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配套能力持续提升、产品升级显现度提升。当前,以科大讯飞为核心的智能语音板块、以新华三等为骨干的网络安全板块、以华米科技为核心的智能穿戴板块呈现协同发力、加速成长,“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初步构建、日益增强。未来合肥将全力打造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高地,致力于打造一批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交通、医疗、文娱等场景中的应用示范,力争积极创建引领世界的产业新高地。

  二、产业政策

  (一)《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要求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信部科〔2018〕231号),将加快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标准国际化进程,促进智能硬件标准的应用。

  (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标委联〔2020〕35号),规范家居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服务平台、智能软件等产品、服务和应用,促进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

  (四)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333号),加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居建筑系统的融合应用,提升建筑设备及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推动面向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来构建家电信息平台,推动智能家电的普及和产业化。

  (五)《合肥市做好“六稳”“六保”抓细抓实经济发展工作“123+10”行动方案》,提出产业链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举措,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梳理出包含智能家电在内的12条重点产业链,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计划从市级层面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合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产业链全景图

  智能硬件产业主要集中在4个层面,即基础层、网络层、终端层和附加值层,为收集处理数据和实现感知交互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现途径。基础层中,除了一般电子终端的核心元器件和机械硬件的生产和组装外,还有能够实现数据获取、连接的功能模块,与使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和灵活获取的特点使其能较好地完成获取信息的任务。网络层中,多种通讯协议、云服务的应用和丰富的接入技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基础层传递的信息。终端层呈现的是智能硬件的外部形态和实际应用,而附加值层则是对于智能硬件产业价值的深度挖掘,催生了产业的新业态。




  四、招商对接平台

  (一)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2014年6月28日在北京成立。目前有个人会员5名、单位会员437家,包括: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电子类协会,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企业及通信运营业企业。

  (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ICT)最重要的支撑单位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政策领域主要依托单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撰写的《智能硬件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阐述了我国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脉络,研究了我国地方智能硬件产业形成的区域态势及区域优势,并指出未来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方向及趋势。

  (三)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成立于2012年3月19日,是由在中国从事智能家居相关技术研发、设备生产、经营、销售单位及有关社团组织共同成立,联盟主要致力于建立行业产品、技术、施工等标准,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和技术交流、相关规范培训等,积极推进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成立于1988年12月,是由在中国登记注册的家用电器行业的制造商企业、零配件和原材料配套企业等自愿组成的行业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软件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对接平台 下一篇:智能制造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对接平台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