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广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3年,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清远市管辖。全县总面积为1306平方公里,辖7个镇7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约18万,其中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7.57%,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全县路网畅通,镇、村均全部实现水泥公路硬底化,清连高速、二广高速、G323国道公路穿越县境,现已全面融入“广州3小时经济圈”。
连南境内峰峦叠嶂,风景如画,民族风情浓郁奇异,森林覆盖率达83.8%,拥有自然保护地共10个,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耍歌堂、长鼓舞)之乡”“中国瑶族刺绣艺术之乡”,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境内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南岗千年瑶寨;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岗村和油岭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耍歌堂”和“瑶族长鼓舞”;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和“瑶族婚俗”;有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9中国最美县域、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最美丽县、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县(市)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广东省法治县、广东省文明县城等荣誉名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连南围绕“生态与文化立县·全面高质量发展”目标和“149”发展布局,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推进“九大工程”[1]“五大创建”[2],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经初步核算,2021年,连南地区生产总值为67.50亿元,同比增长9.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20亿元,同比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20.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8.7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3亿元,同比下降1.2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39亿元,同比增长7.7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92亿元,同比增长15.76%。
[1]“九大工程”:即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瑶族)文化(连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五大创建”:即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排头兵、“两山”经济实验区、瑶族文化弘扬地、康养研学新基地、旅游消费节点县。
【地理位置】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北纬24°17′16″--24°56′2″,东经112°2′2″--112°29′1″之间。东北与连州市交界,东南与阳山县相连,南接怀集县,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辖7个镇(三江、寨岗、大麦山、香坪、大坪、涡水、三排)71个村居委会,是瑶族聚居县,县城设在三江镇。
【地貌】县境南北纵横距约71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45公里。地势北、西、南高,东部低平。山脉多由北向西南走向。山体中上部亘连着数百座山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1座。县境最高为金坑镇的大雾山,海拔1659米,雄踞于崔巍的群山之上。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起微山1591米,大龙山1574米,孔门山1564米,烟介岭1472米,茶坑顶1384米,大粟地顶1381米,天堂山1364米,大帝头顶1314米。这些山峰均属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余脉,方圆百余里,连绵起伏,逶迤纵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而东南部南岗、三排、白芒等地,是海拔250米至500米之间的石灰岩地带,属岩溶地形,石山林立。
【土壤】连南地质基底属于华夏古陆,为泥盆纪地层和二迭纪地层,地面母质基岩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沙页岩、板岩等。自然土壤有黄壤、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等5个土类。黄壤,多分布在700米以上的山地,成土母质以沙页岩、板岩、花岗岩为主;面积最大的是红壤,遍布全县700米以下的山区,成土母质以花岗岩、沙页岩为主;红色石灰土,为石灰岩风化而成,呈红棕色,较瘦瘠,多分布于南岗、三排等地的石林之间;水稻土,分布于全县水稻产地,有泥肉田、沙泥田、黄泥田、油泥田等。在崇山峻岭之中,瑶民在有水源的地方造出层层梯田,形成了连南独特绮丽的高山田园风光。
【河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北江上游,各河流是属北江水系,境内河分布纵横,水资源颇为充沛,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七条:
一是新庙水(大龙河),属于连江的三级支流,它发源于我县大龙境内的大雾山(海拔1659米),流出县界时,与小龙水汇合,至连县共和注入二级支流东陂水,河长29公里(其中连山占5公里,连南占20公里,连州占3公里)。
二是三江河(三江水),属连江二级支流,它发源于连南县境内起微山(海拔1592米),流经涡水镇,至沿陂与其支流太保河汇合后流经三江镇,至连南大墩村汇入连江,干流长65公里(其中本县境内占56.44公里)。
三是太保河(太保水),属连江的三级支流,发源于连山境内的王候山(海拔1405米),流经连山太保,出鹿鸣关,至沿陂汇合三江河,干流长30公里。
四是同灌河(同灌水、白芒河),属连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连南黄连凹(海拔1470米),流经连南白芒至寨岗与称架水汇合后,流经阳山黎埠至同灌口注入连江,干流长57公里(其中连南34公里)。
五是称架河(称架水),为连江的三级支流,它发源于连南石川顶上(海拔1230米),流经寨南,至寨岗注入同灌河,主河道长32公里。
六是庙公坑,属连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连南山联大队境内的红图顶(海拔1390米),流经阳山大茛,至阳山饭背江注入连江,河流长29公里(其中连南占4公里)。
七是凤岗河(凤岗水),属绥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连南板洞大队境内的天堂山,流经怀集县洽水,凤岗至怀集上集注入绥江,河流长102公里(其中连南占14公里)。
以上河流均属我县主要河流,除此之外,连南境内地区,尚有大大小小100多条的河流。
【气候】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省西北部山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因位于南岭山脉南麓,山区立体气候明显。
常年(1991-2020)年平均气温为19.9℃,气候温和怡人;年总降水量为1812.7mm,降雨大部分在3至9月,尤其4、5、6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一半;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风速1.3m/s,年日照时数1431.8小时。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冷害(霜冰冻)、低温阴雨(倒春寒)、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大风、雷暴、冰雹)、干旱、寒露风、霜降风等。
连南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过渡快。春季的特点是冷暖交替频繁,阴雨寡照天气多;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多而集中,雨热同季;秋季是夏、冬的过渡季节,主要特点是秋高气爽,日热夜凉温差大,是全年最干燥的季节;冬季是北方蒙古冷高压活动的鼎盛时期,冬季风势力强大。
【行政区划】
2022年,连南瑶族自治县辖7个镇、69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852个村(居)民小组,525个自然村。
行政区域界线勘定:连南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全长567.69公里。其中:省界(湘粤县)1段,界线全长10.8公里,无界桩;市界(清肇线)1段,界线全长32.2公里;县界3条,界线全长299.73公里,界桩9个(阳山连南线88.4公里,界桩3个;连南连州线74.2公里,界桩4个;连山连南线137.13公里,界桩2个);县内乡镇界线19条,界线全长224.96公里。县级三交点1个,乡镇级三交点9个。
【人口】2021年末,连南全县户籍总人口177253人,其中乡村人口131927人,城镇人口45326人。年末总人口按镇域分:三江镇总人口42813人,其中乡村人口19959人,城镇人口22854人;寨岗镇总人口51046人,其中乡村人口45738人,城镇人口5308人;三排镇总人口28302人,其中乡村人口25018人,城镇人口3284人;香坪镇总人口12180人,其中乡村人口9249人,城镇人口2931人;大麦山镇总人口20705人,其中乡村人口16390人,城镇人口4315人;大坪镇总人口13796人,其中乡村人口9181人,城镇人口4615人;涡水镇总人口8411人,其中乡村人口6392人,城镇人口2019人。
【语言】本县主要语言有普通话、客家语、瑶语、粤语、军声、四会声、阿B声、壮语等。代表本县方言,主要是瑶语和客家语。全县使用瑶语有65921人(1988年统计,以下同)占全县人口的48.6%,使用客家语的为55826人,占全县人口的41.1%。
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又分为藻敏(瑶民)瑶语方言(八排瑶语)优勉瑶语方言(过山瑶语)。两种瑶语方言之间只有部分基本词汇相同、相通,语言并不相通。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都是使用汉字记事。县内瑶语的两个支系,其中大麦山黄莲、塘氹,寨岗镇的山联、牛塘的过山瑶,自称为“优勉”方言的4个村委1个居委27个自然村,使用人口约5000人,占全县瑶族户籍人口的4%左右;居住在三排、涡水、大麦山、大坪、香坪、三江等镇的八排瑶,自称“藻敏”方言的42个村(居)委274个自然村,使用人口约99900多人,占全县瑶族户籍人口的95%左右。
客家话:客家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 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据学者考证,客家话是宋朝的官话。今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话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连南的客家话的使用主要分布在三江镇、寨岗镇。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是县内学校教学、重要会议使用的主要语言,在对外交往中广泛使用。
四会话:属于汉藏语语系粤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三江、寨岗等镇。
军声:属于汉藏语语系粤方言的南海白话。明朝洪武二十八年设立连州千户所,后又在马槽屯(今寨岗阳爱)设百户所,由南海调来驻防的“五旗六姓”军籍人员使用,俗称“军声”。
阿B声:是早期连州城的主要语言,当地人称“阿B 声”。仅三江镇联红村委寨脚自然村使用,使用人口约1200人。
【土地资源】2020年,全县总面积124095.2公顷,其中,耕地6355.42公顷,占总面积的5.12%;园地785.03公顷,占0.63%;林地109933.68公顷,占88.59%;城镇村及工矿地3197.18公顷,占2.58%;交通运输用地578.54公顷,占0.4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62.79公顷,占1.34%;其他土地798.14公顷,占0.64%。
【水资源】全县有42条大小河流和260多条山溪,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三江河、寨岗河、太保河、称架河、大龙河、凤岗河、庙公坑河7条。全县河流中,三江河、寨岗河是主要干河,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森林资源】连南林业用地面积106599.26公顷,其中商品林林地面积55035.74公顷,占51.62%;生态公益林林地面积51563.51公顷,占48.37%。;
林业用地中,乔木林总蓄积8331152立方米,其中:杉木5225587立方米,占62.72%;马尾松266094立方米,占3.19%;湿地松51024立方米,占0.61%;桉树67886立方米,占0.81%;速生相思244立方米,占0.002%;其它软阔314149立方米,占3.77%;黎蒴3915立方米,占0.005%;其它硬阔1457723立方米,占17.50%;针叶混252463立方米,占3.03%;针阔混410631立方米,占4.93%;阔叶混278405立方米,占3.34%;其它木本果树3031立方米,占0.003%。
【矿产资源】截至目前,连南共发现矿产18种,经初步地质工作评价的13种,矿产地40处,其中能源矿产4处,金属矿产29处,非金属矿产5处,地下水矿产2处(见资源分布图)。矿床规模达中大型的3处,其中大型的2处。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是:矿产种类不多,集中度相对较大,大中型矿产地占比例较少,金属矿产中的铁矿,非金属矿产中水泥用灰岩和大理岩为本县优势矿产,资源储量相对较为丰富。目前连南持证矿山共有4座,其中3座是金属矿,1座非金属矿。
【动物资源】连南地处粤北山区,陆生动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根据2021年保护区科学考察和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区内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5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小灵猫、黄腹角雉、黄胸鹀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豹猫、斑林狸、白眉山鹧鸪、白鹇、黑冠鹃隼、蛇雕、小鸦鹃、东方草鸮、领角鸮、短耳鸮、蓝喉蜂虎、白胸翡翠、红嘴相思鸟、白喉林鹟、仙八色鸫、画眉、平胸龟、地龟、三线闭壳龟、眼镜王蛇、三索锦蛇、虎纹蛙、细痣疣螈等56种。
【植物资源】连南地处粤北山区,多样的生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种类多样,具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常绿落叶灌丛和灌草丛等植被类型。野生维管植物有1533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蛇足石杉、福建观音座莲、金毛狗、桫椤、广东松、福建柏、百日青、穗花杉、厚朴、短萼黄连、六角莲、八角莲、大叶茶、肥荚红豆、花榈木、茸荚红豆、木荚红豆、伞花木、伯乐树、条叶猕猴桃、金柑(山桔)、黄檗、竹节参、七叶一枝花、金线兰、白及、建兰、墨兰、美花石斛、细茎石斛(广东石斛)和独蒜兰等31种,广东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穗花杉、沉水樟、短萼黄连、走马胎和银钟花等5种。
【旅游资源】连南民族风情浓郁奇异,素有“百里瑶山”之称,拥有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南岗千年瑶寨和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南岗、油岭村,拥有南岗千年瑶寨、瑶族博物馆两个4A景区以及油岭民宿瑶寨3A景区,也有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八排瑶族婚俗等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路网畅通,通镇、通村公路均全部实现硬底化,清连高速、二广高速、G323国道公路穿越县境,现已全面融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境内环境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8%,名列全省第二,拥有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和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两个国家级公园、板洞和大鲵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最美县域、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东省生态发展核心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休闲渔业示范县、广东县(市)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法治县。
南岗千年瑶寨、金瑶峰大酒店、潘家大院、印象瑶乡美食坊等4家获得第一批县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非遗园现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活动场所超过6000平方米(含户外活动场所),目前已逐步发展为集“衣(瑶族刺绣)、食(瑶族美食)、住(瑶家民宿)、行(瑶族文化呈现区)、游(精品旅游线路打卡点)、购(特色商品街区)、娱(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文化创意园。
【政府网站】http://www.lian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