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菏泽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牡丹区、定陶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两区七县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122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25.4万人。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菏泽古称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天下之中”美誉。祖源文化、黄河文化、汉文化、水浒文化、牡丹文化交相融汇,存有尧王墓、蚩尤冢、仿山遗址、刘邦登基坛、水浒故里等100多处名胜古迹,国家级非遗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是中国牡丹之都和全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菏泽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东接沿海港口,西连中原腹地。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菏泽呈“十”字交汇,105、106、220、327四条国道在境内通过,已建成通车的日兰高速、济广高速、德商高速、菏东高速、德上高速巨单段、枣菏高速菏泽段,正在建设的阳新高速、德单高速东阿至郓城段、郓鄄高速形成“米”字型的陆路交通大枢纽。机场、高铁、航道、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密集实施,菏泽机场今年下半年通航,鲁南高铁全线施工,雄商高铁年内开工,承载力、吸引力和聚集力持续增强。口岸、海关、国检、集装箱运输中心等涉外机构齐全,口岸实现了与青岛港直通,金融、保险、通讯及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设施齐全,已初步建设成为以“花城、水邑”为突出特色的平原森林城市。
菏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粮食总产约占全省的八分之一,棉花约占三分之一,木材约占五分之一,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粮棉林畜生产基地、全国三个农区畜牧大市和首批四个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之一。“曹州牡丹甲天下”,牡丹是菏泽的一大特色,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59个栽培品种,种植面积48.6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观赏、研发和输出基地。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最大、最好、最后一块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好,现已形成以电力、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林产品加工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体系。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化工产品、裘皮服装、果蔬食品、木制工艺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委、市政府打造的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大力度培育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的“231”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正在日益建成鲁西崛起的新高地、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目前,菏泽正在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建设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菏泽经济和社会事业均实现较快发展。2020年,菏泽市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发展机遇,担当作为、谋事力作,统筹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工作,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3亿元、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亿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365元、15107元,分别增长3.7%和6.6%,增速均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行政区划】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曹州,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菏泽市辖牡丹区、定陶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 2区 7县(2016年4月 29日,定陶县正式撤县设立定陶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6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乡 10个,镇 126个,32个街道办事处),6019个村(社区)。
【自然环境】
地 貌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 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自西南向东北呈簸箕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 68~ 37米,平均坡降为 1/4700。微地貌形态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决口扇形地、垄岗高地、碟形洼地、沙质河槽地和背河槽洼地,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黄河自河南省兰考县入境,流经辖区内的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境内全长157公里。南境沿曹县、单县边界有黄河故道,菏泽市地处古今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内。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陆运水运、水利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地处北纬 34 °39′~ 35 °52′,东经 114 °45′~ 116 °25′之间。辖牡丹区、定陶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 2区 7县及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6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乡 10个,镇 126个,32个街道办事处),6019个村(社区)。辖地南北长157公里,东西宽140公里,总面积12238.6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截至 2016年底,全市主要有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金属矿产(铁、砂金)、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页岩、白云岩、方解石)、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四类十六种。已探明的有巨野煤田、单县煤田、曹县煤田和郓城高庄井田,探明或初步查明资源储量 80亿吨,占全省第二位。全市现已查明鄄城夏庄岩盐矿备案资源储量 3.57亿吨,远景资源量 10.76亿吨;单县杨楼岩盐矿备案资源储量 15.78亿吨,远景资源量超过 100亿吨。全市地热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可利用前景广阔。
水资源 菏泽市位于黄河与黄河故道三角地带,是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除黄河滩区379平方公里为黄河流域外,其余11849平方公里均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黄河流经菏泽市西北边境,自东明县王夹堤村入境,流经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至高堂进入梁山境内,多年平均流经菏泽市水量428亿立方米,是菏泽市的重要客水资源。菏泽市内河主要有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太行堤河、黄河故道5个水系,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长949公里,丰枯变化大,属季节性河流。全市引黄灌区8处,机井保有量13.5万眼。菏泽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61.6毫米,当地水资源总量为20.6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43立方米/人。
动物资源.野生动物 共有陆生野生动物 300余种。鸟类 2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20余种,为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灰鹤等。两栖类动物 8种,其中黑斑蛙和金线蛙为省重点保护动物。兽类 19种,其中属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5种,分别是:赤狐、黄鼬、狗獾、豹猫、麝鼹。爬行类动物有无蹼壁虎、丽斑麻蜥、赤链蛇、黑眉锦蛇、白条锦蛇、红点锦蛇等 10种。
家养动物 菏泽是省乃至全国家畜禽养殖大市,域内养殖的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鸡、鸭、鹅、水貂、鹌鹑、鸽等,其中,牛、羊是强项,羊的饲养量居全国农区第一,占全省三分之一,养牛列全国第三位,是国家确立的牛、羊出口基地。鲁西黄牛体躯雄壮,肌肉发达,役肉兼用;青山羊体小省饲料,易管理,繁殖率高,毛皮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小尾寒羊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的特点,肉裘兼用,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被称为三大“国宝”。斗鸡是中国珍贵禽类,仅在成武、鄄城、牡丹区有少量饲养。
水生动物.鱼类资源 据调查全市自然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鳊鱼、鲂鱼、鲶鱼、黄鳝、乌鳢、泥鳅、花鳅、黄颡、翘嘴鱼白、细鳞斜颌鲴、花鱼骨、麦穗鱼、棒花鱼、餐条、鱼旁鱼皮、虾虎鱼、鳜鱼、赤眼鳟等。这些鱼类主要分布于黄河、黄河故道、境内现行流水河道和其他故旧有水河道,以及水库、湖泊、坑塘、湿地等自然水体中。在资源量上,以鲫鱼、鲤鱼、草鱼、鲢鱼、泥鳅、麦穗鱼、棒花鱼、餐条等鱼类的资源量为多,尤其是鲫鱼、餐条等资源量较大。引进鱼类。引进鱼类主要有:福瑞鲤、豫选黄河鲤鱼、黄金鲫、异育银鲫、罗非鱼、台湾泥鳅、加州鲈鱼、斑点叉尾鮰、革胡子鲶等。罗非鱼、革胡子鲶为热带性鱼类,在市内不能自然越冬。
其他水生动物资源.自然资源 其他水生动物自然资源有中华鳖、乌龟、青虾、螺蛳、河蚌、青蛙、蟾蜍等。中华鳖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及区内部分大水面及老坑塘中,其自然资源量处于下降趋势,然而人工养殖的资源量却不断增多。乌龟的资源量甚少,仅偶有发现。青虾分布较为广泛,尤以河道、自然坑塘分布为多。引进的水生动物。主要有南美白对虾、小龙虾、河蟹、红耳龟(巴西龟)等。南美白对虾为热带性虾类,在市内不能自然越冬。
植物资源.森林植物 全市共有各类木本植物 74科、162属。主要的乔木树种有杨、榆、槐、泡桐、臭椿、苦楝、白蜡、柏等,灌木主要有杞柳、紫穗槐等。全市有野生植物有数百种,乔木主要包括水杉、银杏、杜仲等,灌木资源有枸杞等。经济树栽培以蔷薇科为主,其次是鼠李科、柿科、葡萄科、石榴科、胡桃科、芸香科等。常见草本植物资源有白茅、芦苇、香蒲、葎草、节节草、牛筋草、荩草、画眉草、喜旱莲子草、小蓬草、狗尾草、茵陈蒿、地肤、碱篷等。
农作物植物 菏泽市可供食用的植物有 700多种,药用植物、菌类植物 100多种。适于多类农作物栽培,农作物栽培有禾本科、豆科、锦葵科、旋花科等作物,品种众多。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水稻、地瓜和小杂粮等。其中小麦、玉米、棉花总产量居全省前列。蔬菜、瓜类品种繁多,主要有白菜、大蒜、西瓜、西红柿、黄瓜、甜瓜、芦笋、芹菜、油菜、甘蓝、菜花、山药等,是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西红柿之乡”“芦笋之乡”“大蒜之乡”。菏泽市还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其中有名的药材有丹皮、半夏、地黄、天麻和木瓜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苇、藕、蒲草等。近年还发现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野菱,分布于菏泽市沿黄县区,野生于水塘、河沟内,种子营养丰富,果肉鲜嫩,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水生植物资源 菏泽市经济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莲藕、蒲子、芦苇、茭白、水芹、慈姑等。其中莲藕、蒲子、芦苇的资源量较大。茭白、水芹、慈姑在部分河道、水库、大的有水旧坑塘中有分布,资源量相对较少。
【经济运行】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977亿元,可比增长8.8%、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9亿元,增长19.3%、居全省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72元、16872元,增长8.5%和11.7%,增速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1.6%,均居全省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