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历史沿革】
因在历山(今千佛山)之下故名历下。春秋战国属齐国。秦属济北郡,称历下邑。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治所在历下。晋永嘉(307~312年)后,济南郡治所由平陵城迁至历城县。隋唐属齐州历城县,宋代属济南府历城县,元代属济南路历城县。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历下古城为省、府、县三级官府所在地。清代属济南府历城县。1913年属岱北道历城县,1914年属济南道历城县。1929年设立济南市,现辖区为1948年9月济南解放时济南市第一、二、三区的全部,第四、八、十区及历城县的一部分。1951年1月,城区改称第二区,第三区改称第一区,同年6月,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1955年1月,第一区与第二区合并,称第一区,区机关驻舜井街和宽厚所街44号, 辖9个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第一区改称历下区。1966年8月,历下区改称红卫区,1970年01月13日,成立中共红卫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1973年7月,济南市红卫区复称历下区。
【行政区划】
历下区辖14个街道,183个社区(其中45个由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舜华路街道管理)。14个街道分别是: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建筑新村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解放路街道、文化东路街道、燕山街道、甸柳新村街道、姚家街道、智远街道、龙洞街道、舜华路街道(由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
【地理位置】
历下区位于济南市东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35'34"~ 36°42'30",东经 117°0'16"~117°10'24",东与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相接,南北与历城区相接,西、西北与市中区和天桥区相邻。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历下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山东地块泰山隆起北侧,北临济阳坳陷。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历下区南部即黑虎泉以南至千佛山一带,分布着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的海项沉积的碳酸盐地层。下统为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它的上部含燧石结核和条带,地层厚度为106.63米;中统按照沉积旋回划分为3组6段,每组的下段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厚度为31.63~46.70米,每组的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和豹皮状石灰岩,厚度为121.09~226.46米,产珠角石化石,中统厚度为678.64米。这些地层呈单斜构造,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一般8度左右。在千佛山西南侧发育的是千佛山断层,长约25公里,呈320~350度走向,倾向南西,倾角78度,上盘下降,断层带内构造角砾岩带宽度不一,宽者五六米,窄者仅数十厘米。千佛山断层沿北北西方向通过趵突泉附近,至今仍有活动。历下区中、北部为第四系松散层。松散层之下即为隐伏的济南辉长岩体,岩体平面形态近东西向椭圆状,西头周边呈月形弯曲,东头分成两叉、形似鱼尾、岩体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分布面积430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橄榄苏长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等。岩体属于浅成至半深成相,产状为向北倾伏的复杂岩盖,它的侵入时代是晚白垩纪燕山期。
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底山丘陵,属泰山山地北支,由罗袁寺顶、金刚垛、将军帽等山峰组成了东西向的主山脉,主山脉又向北伸出南北走向的侧支,如燕子山、洄龙山、野峪顶等。北部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其上分布有五顶茂陵山、鳌角山、波萝山等五座孤峰。区内平均海拔102米,最高为白云山、海拔545.4米,最低处海拔24米。
【气候状况】
2020 年全市平均降水量 718.4 毫米, 较 常 年 多 85.4 毫 米, 偏 多 14% ;全 市 平 均 气温 14.5℃,是 1951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 历史同期第 9 位高值,较常年偏高 0.7℃ ; 2020 年全市平均日照时数 2457.7 小时,较 常年多 51.9 小时。年内主要出现了暴雨、 寒潮、大雪、大雾、高温、大风、干热风、 干旱、强对流等灾害性或高影响性天气。综 合评价 2020 年气象条件总体属于平年。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铁、钴、水泥石灰岩等。
水资源。水资源无过境客水,只有大气降水,水资源供不应求,且分布不均衡,山前平原水源相对充裕,山区水源贫乏。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季节变化较大,一年中,夏季富足,秋季次之,春季最缺。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有570余种,栽培植物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林果等700余种。
动物资源。系华北黄淮平原区类型,野生鸟兽350余种,天敌昆虫500余种,还有家畜、家禽、水生动物等品种繁多的养殖动物。
【人文景观】
山5座:千佛山、 燕子山、 佛慧山、龙洞山、茂陵山。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辟建为公园;燕子山海拔276米,位于济南市的东部,燕子山原来是济南的一座名山,形态像飞行的燕子,风景优美,傲然屹立;佛慧山在千佛山东南1.5公里处,又名大佛头山,海拔460米;在济南近郊东南15公里处的龙洞山上,相传,唐尧时,有孽龙在此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前来捉拿,孽龙钻山逃遁至今留下深洞。故此山又称禹登山 。
泉33处:泉城四大泉群,除五龙潭泉群位于天桥区(其中孝感泉位于历下区) 外,趵突泉群(部分泉位于市中区)、黑虎泉群、珍珠泉群均在区内。
湖河3条:大明湖、百花州 、护城河 。其中大明湖,扩建前景区总面积74公顷,湖面46公顷,陆地28公顷。扩建后总面积103.4公顷,比扩建前新增29.4公顷,湖面55.4公顷、陆地48公顷 。
园景9处:千佛山公园、大明湖公园 、趵突泉公园 、泉城公园、环城公园 、浆水泉风景区 、龙洞风景区、珍珠泉风景区、黑虎泉风景区。
城17处。其中老街巷7处(芙蓉街 、曲水亭、后宰门街、王府池子街、将军庙街、贡院墙根街、鞭指巷),老建筑10处(关帝庙 、舜园 、督城隍庙 、文庙 、广智院 、府学文庙 、开元寺遗址 、题壁堂 、天主教堂 、老舍故居)。
【经济发展】
2022年,稳经济,夯实发展基本盘。高度关注企业经营发展,把群众生计放在心头,压减政府部门一般性支出15%以上,优先保障各类惠企惠民政策落实。完成留抵退税82.2亿元,出台助企纾困政策15条,兑现各类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净增上规入库企业180余家,市场主体达14.4万户,实有企业数量全市第一。全力扩大消费,开展“乐购历下”系列促销费活动30场,成功创建国家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7600余万元,惠及企业1.3万家、职工17.8万人;组织近千家企业举办招聘会百余场,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各类补贴373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4万人。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奋斗下,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总量、增幅保持全市领先,在逆境中呈现多年未有的强劲发展势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7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可比增长9.9%(按金库日报表计算),税收比重达90%以上,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优势持续巩固,切实扛起了经济大区发展重任,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做出重要贡献。
【城市更新】
聚焦“一轴”辐射带动,坚持全区统筹、大兵团作战,征收拆迁取得重大战果,拆出了民生品质,腾出了发展空间,展现了历下干部敢打必胜的精气神。中央商务区西片区城市更新取得突破,仅用时三个月签约腾房率达98%,跑出了征收拆迁加速度。中央商务区北片区地上物清零工作强力推进,一个月内完成400余户居民签约腾房,为产业落位提供了优质空间。古城片区项目征收稳步实施,筹措安置房源1300余套,签约率已达67%。搁置数年的义和庄改造破冰启动,完成签约358户,征收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全力以赴实施扫尾攻坚行动,历时十年的水利厅项目实现签约清零,长期影响泉城风貌的齐鲁宾馆、东湖大厦基本拆除完毕,“山城互看”的美好景象再度重现。完成13个片区、198.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惠及居民1.8万户,“老”小区释放“新”活力,“旧”生活融入“新”时代,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政府网站】http://www.lixi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