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夏津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因“齐晋会盟之要津”而得名,具有2200年历史。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70个行政村和18个城市社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总人口54万,常住人口45.8万,1115个基层党组织,24823名党员,先后荣获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面粉大县、中国椹果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夏津县位于山东省鲁西北边缘,地处东经 115°45′~116° 16′,北纬 36°53′~37°10′。东跨马颊河与高唐县为邻,西靠卫运河与河 北清河县相望,南与临清市相依,北与武城县接壤,东北与平原县毗连。东去省 会济南 100 千米,北去首都北京 350 千米。全县东西长 39 千米,南北宽 32 千米, 总面积 882 平方千米。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县城南城街 236 号。国道 308 线、国道 240 线、省道 315 线贯穿全县境,青银(青岛—银川)高 速公路、德商(德州—商丘)高速公路交汇于县城北侧,国道 105 线穿切县域东 界通过。
【历史沿革】
夏津之名历史悠久,夏津县始置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此为“夏津”之词的始现。此前,夏津之地明属“鄃县”,鄃县始置于西汉初年属巨鹿县。“鄃”之由来无考,据此字的结构看应属城邑的专用字。后又置信乡侯国,与鄃同属冀州清河郡。汉之后(吕雉)四年(公元前184年)立县为侯国。王莽改觎为善陆(公元9年)。东汉光武帝诛王莽设置侯国,封马武为鄃侯,三国时期属魏清河国甘陵郡。西晋时属清河国。十六国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属北魏济州平原郡。东魏时属清河郡。北齐时属冀洲清河郡,后废县并入平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古鄃城西南建县,县治在今县城,属清河郡。又另置夏津县,县治在孙生镇(今县城北15公里处新盛店村)属贝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夏津县并入鄃县属清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鄃为夏津县。宋代属河北道大名府。金代属大名府路大名府。元明皆属高唐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东昌府。干隆四十一年(1776年)属临清直隶州。民国时期曾先后属山东东临道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9月4日夏津县解放后,先后属冀南二专署,衡水专署。1952年10月,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1956年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归德州专区,1995年德州撤地设市,夏津县仍属德州至今。
【区划人口】
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70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人口54万。
【地质地貌】
夏津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无显着起伏。 总的趋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在 1/5000~1/8000 之间。最高点在 县城西南赵沟村海拔 34 米,最低点在县城东北部陈屯洼海拔 23.5 米,高差 10.5 米。境内中部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陈公堤,将全县分成堤上和堤下两部分(陈 公堤又名古堤,史料记载该堤为宋天禧年间知滑州陈尧佐所筑,故名陈公堤)。 堤上海拔在 26.5~32.5 米,堤下海拔在 23.5~28 米之间;堤上、堤下高低迥异, 落差 3 米左右。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 602 年(周定王 5 年)黄河第一次改徙流 经夏津县。王莽始建国 3 年(公元 11 年)始改徙他流,在夏津域地行水达 613 年 之久。其间改道有 6 次之多。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沉积,形成南西—北东 向展布的,以陈公堤为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形。堤上是河滩高地,沙区密布, 堤下则多减洼地。堤上面积 449.7 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 51.6%;堤下面积 422.2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48.4%。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们大规模的农田 基础建设,沙区、盐碱的面貌大为改观,都变为肥沃的良田。根据黄河改道不同沉积作用、形态特征及其产生属性,本县地貌类型可分为 河滩高地、平坡地、洼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决口扇形 地七种。
【气候条件】
夏津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资源较丰富, 降水偏少,蒸发量较强,干湿冷热明显,年内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燥多风,气 温回升快,日较差(昼夜温差)大,沙尘暴时有发生;夏季光照充足,降水年际变 化大,初夏常遇干旱。夏季多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和控制,温度高、降 水多,并常伴有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秋季风和日丽,天高气爽, 降水明显减少,少数年份间有湿热,晚秋多有干旱,气温下降较快;冬季干冷, 雨雪稀少,多受极地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出现寒潮 大风天气。自资料记载以来,年平均气温 12.7℃。1 月的平均气温-2.9℃,极端 最高气温 17.5℃,极端最低气温-22.5℃。7 月的平均气温 26.5℃,极端最高气 温 41.6℃,极端最低气温 13.9℃。每年 4 月和 10 月为冷暖过渡季节,平均无霜 期 211 天。冬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44 厘米,封冻期 48 天。据30年的气象统计,年均降水量为526.5 毫米(截至2020年),降水日数 67.5 天,多集中在夏季。平均水面蒸发量 1678.5 毫米,是年降 水量的 3.5 倍。年均日照时数 2409.1 小时,日照率为 59%。全年盛行偏南风, 平均风速 3.7 米/秒。在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较集中,有 利于农、林、牧业的发展。但旱涝、冰雹、干热风、连阴雨、霜冻等自然灾害时 有发生,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政府网站】http://www.xiaji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