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东 > 招商载体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简介

时间:2023-08-27  来源:平原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平原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平原县位于德州市中部,全县辖8镇1乡3个街道,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2万,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最佳城市管理人民满意奖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一区两圈一带”四大区域战略叠加区,具有“东引西联、南融北接”的地缘优势,拥有“六纵三横”骨干河道和1100公里输配水主管网,建有总库容3699万立方米的相家河水库和龙门水库,年可调蓄供水1亿多立方米。

  平原县历史悠久,三国时期的刘备曾任平原县令,著名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境内至今存有龙门石刻、文昌阁、千佛塔等文物古迹,孕育了三国时期卜算家管辂、清代诗人董元度以及当代数学家张鸿基、哲学家任继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行政区划】

  平原县隶属德州市,辖王凤楼镇、前曹镇、恩城镇、王杲铺镇、腰站镇、王庙镇、张华镇、王打卦镇8个镇,三唐乡1个乡,龙门街道、桃园街道、德原街道3个街道。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平原县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形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程由27米降到18米,高低相差9米,地面坡降为1/7000—1/10000。境内微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6个类型: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沙丘地。境内河流分属马颊河、德惠河两大流域。全县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24条。马颊河在平原境内长36公里,流域面积645平方公里。马颊河系内有笃马河、郑官沟、腰站中心沟、马减竖河、平夏公路沟、东屯沟、杨黑沟、马颊河截碱沟、平陵公路沟等15条河道沟渠。德惠新河在平原境内长38.8公里,流域面积402平方公里。德惠新河系内有赵王河、张茂吴沟、扁担沟、赵王河故道、老赵王河、张士府沟、金家洼沟等7条河道沟渠。

  地质地貌:

  1、地质构造

  平原县在大地一、二级构造单元上,属华北辽冀台向斜的一部分。在次级构造单元上,大致由三唐乡刘屯村附近向南至禹城市房寺镇房寺村划线,其西侧为临清市拗断区,东侧属济阳县拗断区;由刘屯村向东北方向延伸扩张的三角形地带属埕宁隆起区。各区之间,均以断裂为界。这些断裂中,有的已上切到新第三系下部地层,有的切错第三系与第四系分界线,有的沿断裂带有新生代玄武岩。如经过王庙镇、前曹镇、王凤楼镇的北东向断裂,以及恩城镇、王打卦乡南部,都有第三系玄武岩存在。

  综合地质和物探史料分析,平原县及周围各县范围内的断裂带,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来,至今仍在活动,但强度不大。平原县与高唐县交界处,为几条断裂带汇聚地,尚有地震危险性。

  地层

  自第三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来,表现为大面积震荡式下沉,平原县处于沉降拗断区,西部太行山和南部泰沂山系的风化物质随水而来,在中生代岩基上堆积形成了巨厚的新生界松散地层,加之黄河冲泛淤积形成的覆盖地层,总厚度逾3000米,其中第四系在平原县的厚度大于280米。据山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和平原县水利局水文地质队勘察,第四系地层按其颜色、沉积韵律、地质结构、岩性成分、生物文化标志等,自下而上划为4个层组。

  下更新统(Q1) 顶板埋深260~270米,属河湖相沉积,为亚黏土、亚砂土、夹黏土层、砂层、淤泥层的松散物,以灰绿色为主,次有黄棕、黄绿、棕黄等色。砂层多为中砂、细砂,其中有直径大于90毫米的砂质灰岩漂砾。

  中更新统(Q2) 主要是冲积—湖积层,局部有洪积—冲积层。顶板最大埋深210~230米,为棕红色、砖红色黏土、亚黏土和中细砂为主组成的砂层相间沉积,局部夹有石英砂和古老变质成分的砂砾石层。黏质土层中,铁锰结核较多。在沉积韵律上,以呈现由粗到细的正旋回为主。

  上更新统(Q3) 多为冲积层。顶板埋深90~110米,以棕黄色、浅黄色细砂或粉细砂层居多,与亚砂土、亚黏土及黏土层相间垒迭,变化频复。在130米、170米和200米深度,钙质结核常富集成层。

  全新统(Q4) 是最上部地层,以冲积形成为主,局部有风积物或湖沼沉积物。总厚度90~110米。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部分。

  下部,顶板埋深45~60米,厚50~60米,以亚砂、粉砂、粉细纱层为主,夹有黏土、亚黏土透镜体,成层较稳定。

  中部,顶板埋深8~24米,厚35~40米,为古河道砂层沉积和古河道间带的砂层及黏性土互层沉积,近东西向平行延伸,其中多处曾遇见残破砖块,砂层厚达10~30米。

  上部,即近地表部分。主要为黏质土夹粉砂透镜体的冲积层,局部有风积砂丘和近代河床相沙质沉积物。1982年,平原县水利局对全县0~8米深度土层进行的水文地质勘察查明,在该范围内存在黏土、亚黏土、亚砂土和粉砂四种土质类别。其中,黏质土多为棕红、褐红、灰褐等深色,有时夹有铁锰结核;亚砂土多为棕黄、灰黄等浅淡颜色;粉砂层色更浅淡,多为浅黄、橘黄色,亦有灰黄、灰绿色,含水透水性能均好。

  2、地貌类型

  平原县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形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黄海)高程由27米降到18米,高低相差9米,地面坡降为1/8000~1/10000。但由于古黄河频频大徙、改道、决口,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微地貌。按其成因,境内微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6种:

  河滩高地 高程为24~27米。其分布主要有三部分,即马颊河西缓岗高地、新鬲津河带状高地、东沙河高地。

  缓平坡地 高程为21米左右,坡降1/10000。主要分布在相家河、新鬲津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按其所处位置和形态,自上而下可分为高坡地、平坡地和洼坡地三种类型。

  浅平洼地 为古黄河决口尾闾静水沉积或因水的回旋所形成,多呈盘状,分布在缓平坡地内。高程为18.6~18米,地势低洼,呈凹状,排水滞缓。境内较大的浅平洼地有金家洼、三芦洼、谭家洼、石家洼、张官店洼等17个。

  背河槽状洼地 呈条状,分布在马颊河与新鬲津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两侧为河滩高地,中间低平,形状如槽。高程在18.6米左右,比马颊河西高地低3~5米。

  沙质河槽地 为被湮没的古黄河故道。分布有三条,即马颊河西高地中部沙质河槽地、西沙河槽地和东沙河槽地。

  沙丘地 零星分布在东、西沙河河槽地带,为水和风作用而成。较大的沙丘有恩城镇周全庄西沙丘、王杲铺镇甜水铺东沙丘等。

  3、河流

  平原县历受古黄河大徙、改道、溢决的影响,河流较多。有可能是大禹治水时的洪沟河、赵王河;有黄河第一次大徙故道相家河;有斜贯鲁西北平原的两大河之一的马颊河;还有清代开挖的新鬲津河等。这些河流均属海河流域,流向皆因地势由西南流向东北。新中国成立后,新开挖了德惠新河等干、支流23条,引黄干渠5条,基本形成了以马颊河、德惠新河为干流,各河互济、沟渠纵横、排灌蓄调相结合的水利系统。主要河流有:

  马颊河 纵贯县境西部,县内段长41公里。唐久视元年(700年)因导引河水入笃马河(即洪沟河)开挖,黄河第三次大徙曾流经本河道。河源头为河南省濮阳县,自夏津县沟王庄入腰站镇,经三唐乡至德城区李家桥大闸流入德城区及陵县境。

  德惠新河 位于县境东北部。1968年开挖,1969年竣工。河源于王凤楼镇东的洪沟河、老赵王河汇流处,最后由小吕家村南入陵县境。县内段长7.64公里,是境内最重要的排涝河道。支流有洪沟河、赵王河、赵王河故道、张士府沟、金家洼沟、张茂吴沟、扁担沟、尚仇干沟东段等8条,流域面积404.9平方公里。

  新鬲津河 位于县境中部。属马颊河支流。清康熙末年(约1720年)开挖,河原源王庙镇张官店洼,现在与尚仇干渠相通,最后至三唐乡谭家洼村入陵县境。县内全长24.5公里,流域面积180.31平方公里,是县境中部重要的排涝河道。1961年大涝,德州专署主管部门为缓解平原县与下游县之间的水利纠纷,将新鬲津河平原县境内段改名笃马河,下游仍称新鬲津河。1974年,德州专区地图编绘办公室并将易名绘入《平原县地图》印制。殊不知,县内洪沟河即古谓笃马河。为了防止造成地理概念上的混乱,故1993年9月第1版的《平原县志》行文、绘图仍沿用此河本名称——新鬲津河,并加此注以明后人。

  洪沟河 亦名笃马河、马笃河。《水经注卷五·河水》载:“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亦通谓之笃马河。”《河书·地理志》载:“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六十里者也。”河现源于王庙镇堤下赵村引黄总干渠的串涵,最后到王凤楼镇东穿过赵王河汇流德惠新河。全长30.25公里,流域面积169.37平方公里,是县境东部的主要排灌河道之一。

  赵王河 原系古笃马河支流,黄河第二次大徙时湮没,宋熙宁年间开挖,故名。河原源于高唐县小庵庄,现与王庙镇辛章村西引黄总干渠相通。原老河道经王庙镇顿庄,最后至王凤楼镇潘庄西入陵县境,全长41公里;新河道自前曹镇陈庄闸,最后至王凤楼镇双庙仇村汇入德惠新河,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172.75平方公里,是县境东部的重要排灌河道之一。

  相家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徙故道。《水经注》载:“大河故渎自灵县东,经鄃县故城东,又经平原县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现上源由王庙镇西曹庙伸至辛章引黄总干串涵,西北经张华镇相庄、梨园至平腰公路北入腰站镇与王庙镇交界地,最后到腰站镇锅培口村东汇流马颊河,全长16.6公里,流域面积96.5平方公里。

  马减竖河 位于县境西部。1972年、1977年分段两次开挖而成。河源南起夏津县津期店闸前与马颊河相通,北经恩城镇、王杲铺镇、德城区王村店乡,在德城区卅里铺北入四女寺减河,全长26.7公里,是县境西部的一条主要排灌河道。

  西沙河 位于县境西部。河槽宽而浅,土质多沙,沿河村庄多受风沙灾害。汛期,上游客水流入,蜿蜒北泄,于王村店乡程官屯入减河。1965年,曾开挖子河排除沥涝,由于土质皆沙,风吹成丘,子河淹没。1978年,再治沙河,开挖子河长10.2公里,宽6米,深3米。

  东沙河 位于县境东部的王凤楼镇东部一带。平原与禹城两县交界处有一淹废沙河道,当地村民称东沙河,是黄河第二次大徙后的流行通道。

  【气候物候】

  1.气候特征

  境内属暖温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大陆气候特征。境内四季分明,干湿季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少雨雪。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利于农、林、牧业发展。但旱、涝、冰雹、干热风、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春季(3~5月) 干旱多风且少雨。入春以后,随着太阳辐射日益增强,地面和空气的温度不断增高,蒙古高压强度减弱,并向西收缩,蒙古气旋频繁出现,发展强烈,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气压场,所以春季是本县偏南风出现最多的季节。由于春季回暖快,风力大,蒸发强,所以常出现春旱。据有关气象资料统计,1986~2008年,3~5月降水量年平均为77.8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13%,干旱年概率为38%,重旱年为19%。

  夏季(6~8月) 夏季总体特征是湿热多雨。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高压和大陆热带低空控制,还经常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天气炎热,温润多雨。但6月易发生阶段性的干旱。6月降水量平均为58.3毫米,而蒸发量为368.3毫米,是降水量的6.3倍,高温少雨,蒸发量大,对作物生长不利。据气象资料分析,6月干旱概率占76.9%,重旱概率占26.9%。6月末~7月初开始进入雨季,7~8月是本县降水较为集中的月份,降水量大且集中。据气象资料统计,夏季平均降水量393.4毫米,占全年的67.6%。

  秋季(9~11月) 秋季是大气环流型自夏到冬的转换季节。9月蒙古高压建立后,全县基本上处在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下。随着蒙古高压的加强,全县气候处于稳定的环流形势,受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气温明显下降,降水骤减,多呈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此时雨季已基本结束,季降水量平均96.8毫米。

  冬季(12~2月) 冬季干冷少雨雪。受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而干燥。冬季也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降水量13.3毫米,仅占全年的2.3%。

  2.物候特征

  节气候期 立春:柳树泛绿,迎春花开。雨水:候雁北飞,草木萌动。惊蛰:地泛如膏,蛰虫复苏。春分:杏花如华,燕子飞至。清明:桃花繁枝,李子花开,虹始见。谷雨:鸣鸠咕咕,种瓜种豆,梨花初放。立夏:桑椹熟,麦扬花,遍地锄。小满:苦菜秀,蚯蚓出,石榴花开。芒种:麦收至,螳螂生。夏至:蝉始鸣,草虫滋延。小暑:暑气生,春谷秀,大雨时至。大暑:土润溽暑,鸡停产卵。立秋:凉风至,白露降,秋虫鸣。处暑:暑气止,寸草结实,棉花吐絮。白露:天高气爽,早秋始收,秋虫择偶。秋分:寒暑平,雷收声,秋收秋种。寒露:草木落黄,紫燕南飞,秋菊黄华。霜降:蛰虫咸俯,早霜至。立冬:水始冰,麦盘墩,万物收藏。小雪:兽毛生绒,地始封冻。大雪:冰封河水,寒鸦立雪,黄鼬眠穴。冬至:蚯蚓结,兽增绒。小寒:冻土增深,水仙花开。大寒:寒气逆极,飞雪迎春。

  农作物候期 小麦,本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40万~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左右,一般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次年6月上旬成熟收割。玉米,也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光、热、水条件要求较高,6月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收割。棉花,在本县种植面积较大,是全省重点产棉县之一。棉花喜温,好光,较耐干旱,4月中旬播种,夏播棉多在5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初霜后停止生长,全生长期190天左右。谷子,4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成熟。高粱,4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成熟。花生,5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成熟。大豆,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

  草本植物候期 麦蒿,2月下旬芽出土,6月上旬全株死亡。苦苦菜、蒲公英、车前草,3月中旬芽出土,11月下旬全株死亡。热草秧,6月下旬芽出土,11月下旬全株死亡。马兰,3月上旬芽出土,11月下旬全株死亡。

  候鸟候期 大雁、黄雀为旅候鸟。紫燕、布谷、黄鹂(也称仓庚)为夏候鸟。大雁,2月下旬归来始鸣,11月中旬南飞。紫燕,4月上旬归来始鸣,10月中旬南飞。布谷鸟,4月下旬归来始鸣,10月上旬南飞。黄鹂,4月下旬归来始鸣,10月中旬南飞。黄雀,3月上旬归来始鸣,11月上旬南飞。

  冬眠动物 主要有蝙蝠、刺猬、黄鼬、猪獾、蛇、蜥蜴、青蛙。

  候虫 主要有蝈蝈、蝉、蜻蜓、蟋蟀、螳螂等。

  【自然资源】

  平原县土地总面积157.11万亩,其中:耕地104.13万亩,园地6220亩,林地8.97万亩,草地1.8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58万亩,交通运输用地6.75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5万亩,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引黄河水。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785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416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824万立方米。2018年,全县用水总量为20265万立方米。其中,坑塘提水751.2万立方米,跨流域调入量12691万立方米,地下水6823万立方米;全县植物资源包括食用植物、棉麻烟类、林木、观赏植物、草类植物、水生植物等200多个品种,动物资源包括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80多个品种,常年粮食产量近百万吨、蔬菜200万吨、畜禽产品20万吨。

  【经济发展】2022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亿元,增长5%,居全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同口径增长7%,税收占比达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民间投资占比、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稳居全市前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居全市前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800元、20432元,分别增长4.5%、8%。

  【政府网站】http://www.zgpingyuan.gov.c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简介 下一篇: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简介[v]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