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兰陵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南部、鲁苏交界,面积172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60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46.2万。
古县兰陵,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兰陵是中国历史上首批建制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鲁大夫季文子在此设立次室邑,后楚大夫屈原取名为兰陵,喻为一片充满兰惠郁香的圣王之地;“后圣”荀子曾两任兰陵令,去官后在此传经授徒,弟子及再传弟子既有李斯、韩非、张苍、匡衡等治世名臣,也有浮丘伯、王臧等儒学大师;南北朝时期的兰陵崇文尚武,兰陵王高长恭以貌美英勇名扬天下,一曲《兰陵王入阵曲》传颂千年;兰陵萧氏缔造齐梁两代王朝,隋唐时期八叶宰相次第相续,横亘中古;兰陵是美酒之都,因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而盛名大唐,千年传承,享誉至今。
红色兰陵,革命沃土,薪火相传。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苍山暴动,播下了鲁南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台儿庄大战阻击战的前锋,是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进驻抱犊崮山区的大本营;解放战争时期,陈毅、粟裕在这里指挥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整编二十六师,实现华中、山东两个战区胜利统一。革命战争年代,40万兰陵人有8万人参军参战,20万人次拥军支前。苍山暴动纪念馆、鲁南革命烈士陵园、信仰党性教育基地,激励后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山水兰陵,风光秀丽,生态宜居。全县大小山峰611座,文峰山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是沂蒙八景之首;抱犊崮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鲁南第一峰”,山型雄伟险峻,是兰陵县最高点;会宝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全国首个国家农业公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花开四季,田园多姿,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压油沟依山傍水,宛若乡村世外桃源,是国家4A级景区;兰溪湿地公园,碧水绿地串联人文盛景,点缀“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八大元素,成为兰陵城市魅力新名片。近年来,兰陵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品质兰陵,物产丰富,特色鲜明。蔬菜是兰陵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产量500万吨以上,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和“山东南菜园”,“苍山大蒜”“苍山牛蒡”“苍山辣椒”都是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每天有2600多辆货车满载苍山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培育壮大预制菜企业450余家,注册商标100余个,年产值近100亿元。兰陵是矿业大县,已探明铁矿储量13亿吨、石膏11亿吨、石英砂5亿吨,世界500强企业中钢、中联、山东能源等在兰陵投资。
畅通兰陵,物流发达,服务便捷。京沪高速、岚曹高速、临枣铁路、206国道等多条干线穿境而过,境内有3条高速出入口,京沪高铁二通道规划在兰陵设站,陶沟河复航、通用机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距枣庄高铁站80公里、距临沂机场40公里,距日照港130公里;县内物流企业100多家,其中荣庆物流五年蝉联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榜首;引入全市唯一一家跨境电商—叁时叁刻。加快完成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改革,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让项目从落地到投产提速60%,审批制度改革红利空前释放,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创新推出兰陵首发平台,整合信访、网上舆情、12345热线、《问政》热线、行风热线等渠道诉求,实现“群众吹哨、部门报到”,最大限度为民便民利民。
财富兰陵,投资热土,兴业宝地。成立招商投资集团和人才工作集团,出台招商引资13条、招才引智19条,绘制产业规划和文旅康养2张招商地图,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舞台。金融市场蓬勃发展,12家银行机构在兰陵布点扩面,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达20家。设立3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2亿元乡村振兴基金,成立信用保证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集中优质资源支持优质项目。
时尚兰陵,繁华一城,万象更新。60余万株兰花组成的幸福家园主题景观,蔬菜、五谷拼接而成的辉煌中国大型景观,农业与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彰显了都市创意农业的无穷魅力;兰陵大厦、开元商城、万达广场等商超综合体,勾勒出适合多层次消费群体的时尚综合消费圈;马拉松比赛、环会宝湖自行车赛、“五微带您看兰陵”、抖音大赛等时尚赛事云集,彩绘、街舞、摇滚、演奏等汇聚时尚音符,跳动时尚脉搏。
活力兰陵,百业俱兴,生机勃发。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借鸡(基)生蛋、无中生有等“8+1”产业链条建补延强,产业集聚优势有效显现。智造新城、棠林低碳经济集成产业园、苍山产业园正沿着智能制造、医药电子、新材料方向,向着百亿级产业园区迈进。深入实施“四雁工程”“三青项目”,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江苏垦源智慧农业产业园、浙江绿沃川引领智慧农业发展方向,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深化开发区、重点项目、部门评价、干部工作等八项改革,不断释放县域经济新活力;一大批中青年人才走向重要岗位,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情义兰陵,文化交融,开拓进取。兰陵是齐、鲁、楚三种文化的交汇地,齐文化的开放进取、鲁文化的重礼敦厚、楚文化的浪漫豪放、兵家文化的果断雄武涵养了兰陵人的精神特质。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中,一代又一代兰陵人磨砺出吃苦耐劳、重情重义、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可信、可交,可共事业、可共发展。
2022年,兰陵县锚定争当对接长三角“三步走”先行区发展定位,紧盯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发展目标,走深走实“四梁八柱一统领”发展路径,加快融入全市“科创走廊”建设,统筹发展与稳定,突出民生与保障,强化创新与实干,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39.96亿元、同比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亿元、同口径增长9.5%,规上工业总产值249.1亿元、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179.7亿元、同比增长19.2%,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41"——118°18",北纬34°37′——35°06"之间。地处鲁西南,东与临沂市罗庄区及郯城县接壤;东南部的庄坞、长城、磨山与郯城县相连;南部的南桥镇、兰陵镇、长城镇与江苏省邳州市毗邻;西部的下村、鲁城、新兴、兰陵与枣庄为邻;北部的下村、车辋、大仲村与费县交界;东北部的矿坑、仲村、神山与罗庄区相依。兰陵县人民政府驻县城驻地兰陵路东段,电话区号0539,邮政编码277700,至首都北京592千米,至省会济南225千米,至临沂42千米,至费县52.5千米,至枣庄52千米,至徐州127千米,至邳州62千米,至郯城50千米。位于东经117°41"——118°18",北纬34°37′——35°06"之间。地处鲁西南,东与临沂市罗庄区及郯城县接壤;东南部的庄坞、长城、磨山与郯城县相连;南部的南桥镇、兰陵镇、长城镇与江苏省邳州市毗邻;西部的下村、鲁城、新兴、兰陵与枣庄为邻;北部的下村、车辋、大仲村与费县交界;东北部的矿坑、仲村、神山与罗庄区相依。兰陵县人民政府驻县城驻地兰陵路东段,电话区号0539,邮政编码277700,至首都北京592千米,至省会济南225千米,至临沂42千米,至费县52.5千米,至枣庄52千米,至徐州127千米,至邳州62千米,至郯城50千米。
【地形】兰陵县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南缘,海拔高程40至58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次降低,依次是低山、丘陵、平原、洼地。低山多分布于西北部的鲁城、下村、车辋等乡镇,面积3.5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9.6%。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平原之间,面积3.3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8.4%。平原多为东、西泇河、汶河及沂河冲积、分洪而成,面积11.2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2%。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干冷,雨雪稀少;春季风大空气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多湿,雨水集中,灾害性天气较多;秋季常受干旱或连阴雨天气的威胁。年平均气温13.5度,极端最低气温-24.9度(1969年02月06日);7月平均气温26.5度,极端最高气温40.7度(2002年07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3.5(196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4度(1994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7.4度,最大日较差 24.9 度(1996年2月13日)。无霜期年平均209天,最长达253天,最短12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86.3小时,年总辐射 千卡/平方厘米。0度以上持续期235天(一般为3月25日~11月16日)。年平均降水量83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82 天,最多达115天(2003年),最少为 61天(199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319.9 毫米(197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26.2 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 月最多。
【水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中运河水系,其中吴坦河流域面积483.27平方千米,占24.5%;西泇河流域面积640平方千米,占32.5%;陶沟河流域面积129.74平方千米,占6.6%;运女河流域41.17平方千米,占2.2%;汶河流域面积164.1平方千米,占8.3%;白家沟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占2.5%;燕子河流域面积311.5平方千米,占15.8%;小涑河流域面积72平方千米,占3.6%;武河流域面积19.73平方千米,占1.1%;邳苍分洪道流域面积57.8平方千米,占2.9%。主要河道只有四级河吴坦河、西泇河、陶沟河、汶河、燕子河等5条,总长178.7千米。河流总长度479.25千米。河网密度0.25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6.1亿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为西泇河,从费县马庄镇至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流经境内下村乡、尚岩镇、向城镇、新兴镇、兰陵镇,长39千米,流域面积64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5条,分别是下村河、峰下沟、水沟、阳明河、黄山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5种,包括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3种、稀土矿产1种、水气矿产2种,其中铁、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为优势资源。金属矿产中铁矿主要分布在鲁城、尚岩、新兴、兰陵等乡镇,资源总量约10亿吨,矿石全铁平均品位为32%。黄金主要分布在下村乡龙宝山、金岭镇晒钱埠村和莲子汪村等地区。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车辋、矿坑等乡镇。铜矿主要分布在金岭镇太平庄村及莲子汪村等地区。铅主要分布在车辋镇。钨多以伴生矿物出现,主要分布在金岭镇莲子汪村、下村乡龙宝山等地区。钼矿主要分布在金岭镇英沂官庄村东南500米处。银矿未发现单独银矿床,仅在车辋镇铜铅矿区、下村乡龙宝山一带有银矿化显示。
非金属矿产中石膏主要分布在兰陵镇南部,矿层分布稳定,呈多层分布,单层厚度个别达25米,已探明资源储量11.26亿吨,矿石平均品位为60%。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鲁城、新兴、尚岩等乡镇,资源总量约3亿吨,矿石品位平均为98.3%。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矿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下村、车辋、矿坑等乡镇。大理岩主要分布于在县境西北部山区,地表露头仅见于金岭镇晒钱埠村、下村乡龙宝山前等地区。石榴子石主要分布在金岭镇晒钱埠村西、下村乡吴家沟村西及金岭镇莲子汪村等地区。蛭石主要分布在新兴镇小青山西侧。重晶石主要分布在下村乡上村、龙宝山等地区。海绿石主要分布在鲁城、新兴、尚岩等镇。页岩、粘土矿在境内分布广泛。
水气矿产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多年平均资源量为3.2亿立方米,属重碳酸盐钙型水,PH值在7.1~9.0之间,属弱碱性,个别在6.0~7.0之间,属弱酸性。总矿化度在0.2~0.5克/升之间,属淡水,可供人畜饮用及工农业利用。县域内矿泉水资源较丰富,其中兰陵地区1处矿泉水资源通过山东省天然矿泉水测试中心鉴定,属锂、锶型矿泉水,已作为饮用矿泉水和酿酒用水。
【自然灾害】水旱灾害 兰陵县每年四季降水分布不均,春秋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6%,有的年份根本无雨,春秋季是干旱多发时期。县境背部是山区,土地多为棕壤、褐土,保水性能较差,为干旱多发地区。每有旱情多由县境西北向东南依次蔓延。自1840年至1949年,全县共发生旱灾23次,平均4.8年发生1次。从1950年至1996年,共发生旱灾11次,平均4.4年1次。
涝灾 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尤其是7、8月份常有暴雨天气。县境南部为低洼地区,平均海拔40米左右,八大洼、糖稀湖等连网成片,易涝面积4.7万公顷,其中涝洼地3万公顷。县内12条河流都在南部低洼地区入中运河水系。庄坞、长城等镇以来就是沂河洪水的走廊。1958年修筑苍邳分洪道,洪涝灾害仍未根除。1840年至1949年的110年间,共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1次,平均3.7年1次,一般洪涝灾害年年发生。1950年至1996年的47年中,共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8次,平均每2.6年1次。其中1990年发生2次,1991年发生3次。
风雹灾害 历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5.5天,风向多是北到东北风。大风造成灾害多在春秋季,其他季节也有出现,同时多伴有雷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风雹灾害为热后突然产生,大部分起于西北,走向东南。虽属局部发生,但其危害相当严重。风雹灾害发生时刮毁房屋、折断树木,埋没农作物,有的造成人员伤亡。1950年至1966年的47年间,共发生严重风灾11次,平均4.3年发生1次;共发生雹灾12次,平均3.8年发生1次。其中最大风灾有1957年的龙卷风,最大的风雹灾害是1987年6月30日的龙卷风加冰雹暴雨,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万元以上,最大直接经济损失2700多万元。1968年的冰雹造成11人伤亡,其中死亡10人,伤1人。2006年4月28日17时51分至18时37分,受冷空气和局地性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出现强对流天气,迅速生成强风暴。风暴侵袭时,夹带冰雹和雷雨,最大风速28.3米/秒,最大风力达11级,瞬间造成电力、通讯、交通、供水等设施全部中断,受灾23万人,受伤115人,死亡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4万亩,损坏通讯线杆1720根,刮倒建筑塔吊7座,17座变电站失电,1座110千伏铁塔倒塌,全县工商企业全部停电停产。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亿元。
其他灾害 雨淞俗称下树凌、冰凌。多发生于1-3月,表现为天气骤冷,气温急剧下降,出现降雨或降雪过程,四野皆白。1949年以来,有3个年份出现较大雨淞。1966年3月上旬、1969年1月下旬、1979年1、2月出现雨淞,造成通讯中断,全县停电。
虫灾 县境内的主要虫灾有蝗虫、小麦红蜘蛛、粘虫、蝼蛄、地老虎等。南部的涝洼地是蝗虫的发源地。
冻灾 每年2-4月常有寒流侵袭,易出现倒春寒,发生冻灾,1953年、1954年的4月相继发生冻灾,小麦减产三成、四成。
【政府网站】http://www.lanl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