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沂水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沂蒙山腹地,因沂河过境而得名。沂水是人口地域大县,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120万。沂水是历史文化古县,秦代置县,隋初定名,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命名的千年古县。沂水是全域旅游名县,建成开放2A级以上景区43处,其中5A级1处、4A级5处,“山东好客·沂水情长”成为独具特色的形象品牌。沂水是著名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主要发祥地之一、“沂蒙红嫂”的故乡,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诞生地、八路军山东纵队创建地、《大众日报》创刊地,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3万多人参军、40多万人次拥军支前、3900多名烈士血洒疆场,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沂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沂水提出的殷切期望,立足当好沂蒙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旗帜中的旗帜,确定了建设市域副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建设秀美新沂水的总体发展定位,提出了“12676”的总体工作思路,对接京津冀、融入济青潍,全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商贸富县、文旅活县、依法治县七县建设战略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亿元。
【人口数据】
2022年全县户籍总户数405425户,人口1184583人,户均2.92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87733人,乡村796850人;男性606454人,女性578129,男女性别比例为105:100。全县当年出生人口8608人,出生率7.2‰,其中男性4483人,女性4125人,新生儿性别比109:100;当年死亡人口18275人,死亡率15.43‰,人口自然增长率-8.23‰。总人口中0-17岁人口262684人,18-34岁人口204655人,35-59岁人口448981人,60岁及以上人口268263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东邻莒县,西与沂源、蒙阴交界,南与沂南毗连,北与安丘、临朐接壤,居沂沭河上游,总面积2434.8平方千米。
地貌
沂水县为低山丘陵区,西部、北部为低山区;东部、东北部为丘陵;中部、南部为平原。最高点为县境北部的沂山南侧的泰薄顶山,海拔916.1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北部的朱双村东,海拔101.1米。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土壤
沂水县土壤共有3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67个土种。以棕壤土类为主。
棕壤(A)土类:面积1454677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7.7%。其分布除王庄、王家庄子两乡无棕壤外,其余29个乡镇均有分布,但大部分集中在沂河以东的花岗岩、片麻岩等酸性岩类风化物上,少数分布在砂岩、页岩、正长岩等风化物上。棕壤土类在全县有4个亚类,7个土属,26个土种。
棕壤性土(Aa)亚类:面积1145842亩,占全县棕壤土类面积78.77%,多分布在低山丘陵中上部,俗称“岭砂土”、“白砂地”、“马牙砂土”等。其特征是:土壤剖面发育不完全;土层薄;土体内粗砂、砾石多;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贫乏。
气候
沂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度62.4%,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常有秋旱;冬季干冷,雨雪稀少。
沂水县四季气候的特征:早春,由于受蒙古较强高压势力的影响,气候回升迟缓;晚春,由于暖空气势力的不断增强,气温回升快,且多西南风,干燥少雨,常出现旱灾,影响春播。多年平均春季降水量为111.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5%,为冬季降水量的3.8倍。夏季。雨热同步,雨量集中。夏季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旱、涝、大风和冰雹。秋季温度陡降,降水显著减少,秋高气爽,利于秋收。晚秋也常有霜冻发生。冬季严寒少雨雪,以干冷型天气为主,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为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2.8℃。多年平均降水量29.0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8%。
水文
沂水县有大小河溪622条。沂河为山东省第一大河,也是县内过境最大河流。发源于沂源县鲁山南麓,在下河村东南入沂水县境。向东南流,经泉庄、新民官庄乡,流程14千米入跋山水库。出库后折向南流,流经柴山、武家洼、龙家圈、沂水、许家湖、袁家庄、姚店子7个乡镇的边沿地区,流程35千米,在邵家宅村南入沂南县境,再经临沂、苍山、郯城等县市入江苏省,在灌云县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74千米。在沂水县境内河段长56千米,河床最宽处1200米,平均宽670米,流域面积1437.7平方千米。沭河为县内第二条大河,发源于沂山南侧泰薄顶,全长400余千米,沂水县境内流程51.3千米,流域面积747.6平方千米。浯河潍河支流。发源于圈里乡太平山,浯河在沂水县境内长23.1千米,流域面积22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漫流河、林头河和圈里河。
【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实力更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增长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亿元,同口径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进出口总额增长15.8%;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65.1亿元、493.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评议成绩全市第三、九县第一。发展潜力更大。坚持项目为王,出台重点产业项目全流程服务管理办法,精选“王者项目”,新引进过亿元项目36个,其中过50亿元1个、过20亿元1个、过10亿元3个,到位县外资金123.6亿元、境外资金5787万美元。实施“231”工程,开工重点项目87个,落实领导包保和专班推进机制,创优生物、歌尔泰克、恒泰纺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3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6亿元。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对上争取,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3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4个。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创新动力更足。坚持科教兴县,强化创新驱动,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级创新平台7家,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县、省技术转移先进县。隆科特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昆达生物、威普斯橡胶入选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泓达生物、沂水机床厂、七星柠檬、兴田机械入选省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8%。设立1000万元创新创业培训基金,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项目15个,入选全省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市场活力更旺。聚焦市场主体发力,健全政策直通车机制,累计减税降费、退税缓税8.7亿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机制,推出施工许可“零材料合并办”服务,创新“一证多址”改革,出台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举办骨干型企业家沙龙、成长型企业家座谈会,创新政企交流餐叙制度,召开市行行长沂水行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对接会议,建立重点企业(项目)问题闭环化解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精准助企纾困解难。
【政府网站】http://www.yishu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