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青州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青州,为古“九州”之首,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现辖4个街道、8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24个自然村,977个村委会,78个居委会,人口9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5万。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长寿之乡、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2020年取得潍坊市综合考核第2名、省群众满意度测评第5名、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第21名成绩。
一是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海岱明珠”“信美东方第一州”“海岱惟青州”的美誉,自两汉到明朝初年,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有12年国都、1065年省级政治文化中心、1606年郡府治、2200多年县治的历史,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南阳城、东阳城、东关圩子城、满族旗城等6座古城池,现有不可移动文物906处,其中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38处。境内儒、释、道、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兼容并蓄,具有“东方海岱古州、青齐文化名城、山东宗教圣地”多元历史文化价值特征。历史名人荟萃,先后出过7名状元,寇准、范仲淹、富弼等朝廷重臣,郑道昭、欧阳修等文坛巨匠,王曾、赵秉忠、邢玠、冯溥等名臣,郦道元、李清照等名人在青州出生、居住或为官。
二是区位交通优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济青高铁北线、胶济铁路客运专线、胶济铁路、羊临铁路和青银高速、长深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济青高速中线在境内纵横相交,309国道和07028省道过境,有5条铁路、2座铁路客运站、11个高速公路出入口。“齐鲁号(青州)”国际班列开通6条线路,覆盖13个国家41个城市,使青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三是生态环境良好。地处沂山山脉北麓,半山区半平原,林地总面积8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37.5%和15.34平方米,有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弥河国家湿地公园、阳河国家水利风景区。
四是产业优势突出。制造业基础雄厚,打造形成了以中化弘润、卡特彼勒、英科医疗、江淮汽车等为骨干的高端化工、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6家、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59家、实缴税金过千万元企业56家、产值超十亿元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58家、“隐形冠军”企业30家、“瞪羚”企业8家、单项冠军企业3家。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发展形成了瓜菜、畜牧、花卉、果品、优质粮五大支柱产业,青州银瓜、青州蜜桃、敞口山楂等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三品一标”品牌236个;是中国花木之乡、江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多肉植物生产培育基地,花卉种植面积13.1万亩,年产值和交易额均达到百亿元规模。文化旅游蓬勃发展,A级景区达15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3处,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百亿元,连续四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书画产业享誉全国,拥有9大书画艺术市场、6大写生创作基地、画廊860余家,书画从业人员5.5万人,全国美协、书协等国家级会员156名,书画年交易额最高达到120亿元,中国青州书画年会为国家级展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文化竞争力十强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青州市东临昌乐县,西靠淄博市的淄川、临淄两区,南接临朐,北与东营市的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市毗连,总面积1563.8平方公里,跨东经118°10′~118°46′,北纬36°24′~36°56′范围内。 [9] 总面积为156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青州市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山脉北麓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石灰岩山区,是鲁中南台隆的一部分。地下水为岩溶裂隙水,最高点青崖顶海拔954.3米,最低点在何官镇张高村北,海拔16.2米,西南部群山迭翠,东北部沃野平川。地貌类型主要有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山前平原三种类型,由南到北依次排列。
低山丘陵:约占青州市总面积的52.6%,有石质山岭、低山岭坡、近山阶地三种微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南石灰岩低山地区,海拔高度多在60米以上。
河谷阶地:主要分布在大小河流两侧,包括河滩高地、河漫滩和河谷梯田三种微地貌类型,约占青州市总面积的8.9%。
山前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约占青州市总面积的38.5%,包括山前倾斜平地、山前缓平地、缓岗、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等微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地面坡度多小于2度。
气候特征
青州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常年(1991-2020年,下同)平均降雨量672.0毫米;常年平均气温13.8℃,最高年(2006年、2007年)为14.6℃,最低年(1969年)为11.7℃;七月份为全年最高气温月,常年平均气温27.0℃,一月份为全年最低气温月,常年平均气温-1.5℃,年较差28.5℃;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1.9℃(2009年6月25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19.3℃(1958年1月15日),常年平均无霜期205天,最大冻土深度45厘米。
水文
青州市河流分属弥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过境河流有弥河、淄河两条。庙子、邵庄大部属于小清河水系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淄河及其支流仁河。普通、东高、高柳、朱良、何官、口埠、王母宫办事处属小清河水系,其河道多为平原排水河道,主要北阳河、裙带河、王饮河、乌阳河、龙泉河、富龙河、跃龙河等七条河流。东部地区属弥河水系,主要有大石河、小石河、南阳河、洗耳河、康浪河、尧河等六条。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青州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碱用灰岩、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等,已探明的高品位铁矿石储量1.29亿吨,石灰石、红粘土储量大,黄沙和西南山区的石灰石丰富,黑色玄武岩总储量达500万立方米。
水资源
青州市多年水资源总量为6.7亿立方米,可利用资源量为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9亿立方米,地下水1.5亿立方米。全市现阶段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亿立方米,需求量为2.3亿立方米,供需缺口为0.3亿立方米。
【青州产业】
青州市素有“东方花都”之美誉,是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花木集散中心、盆栽集散中心、花卉物流中心和盆栽花价格形成中心,先后被评为“中国花木之乡”、“十大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目前,是中国北方唯一一个中国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基地市、全国唯一一家花卉高新经济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花卉高科技博览园、全国唯一一家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青州花卉公园、全国唯一一家花卉学院。
截至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12.7万亩,年产值76.5亿元,年交易额90亿元,花卉生产专业村136个,从业人员11万人,拥有花卉专业运输车辆2000多辆,花卉产品远销30多个省市区。花卉品种主要有凤梨、红掌、蝴蝶兰、大花蕙兰、杜鹃、仙客来、桂花、菊花等3000多个品种。
近年来,青州市高度重视花卉产业发展,以打造花卉专业市为目标,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加大花卉产业集群发展力度,在花卉园区建设、产业扩面提升和提质增效、科技研发、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电子商务和花博会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抓花卉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占地5万亩,集花卉生产、展示、交易、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花卉高新经济区,推进占地1200亩的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占地1360亩的花卉公园、占地1600亩的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和21000亩的弥河生态花卉旅游休闲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抓产业扩面提升。引导瓜农、菜农向生产花卉转变,加快新兴花卉发展区建设。同时,加快提升花卉生产模式和花卉品质,推进高端花卉种植区、高档花卉提升区、盆景发展区等特色区域建设,扩大全市花卉覆盖面,促进花卉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聚集。
三是抓科技研发。深入实施“科技兴花”战略,保持与清华大学、国家航天育种育苗中心等高等院所长期合作联系,启动了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加快推进青州花卉学院建设,加大对山东省花卉技术创业战略联盟和兰花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后续投入,已建成10家花卉科研机构,成功研发“青州仙子兰”杂交兰、“飘香蝴蝶兰”花卉新品种。
四是抓花卉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研究制定优惠政策,设立花卉专项扶持资金,培植我市现有花卉企业扩张转型,引导有研发能力的花卉企业由生产型向种苗研发型转变。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花卉企业达到180余家。
五是抓花博会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青州花博会筹办模式,做大做强青州花博会品牌,整合花博会带来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资源,带动整个花卉产业的发展。自2011以来,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连续入选国家商务部重点引导扶持展会,荣获中国“十大花卉类”节庆、“金手指”奖。
【政府网站】http://www.qing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