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新绛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耕地51.07万亩。辖9个镇15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3.2万人。1994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
新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史称新绛。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设绛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迁到现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取“咸与维新”之意,改称新绛。全县经公布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45处,其中国保16处、省保9处、市保7处,有全国唯一鼎足而立的钟鼓乐三楼、现存最早的北方园林绛守居园池、华北最大的州府衙门绛州大堂、气派壮观的绛州文庙。先秦思想家荀子、唐代大诗人王之涣、被誉为“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等文学泰斗皆出于此。全县传统民间工艺品多达25大类1800余种,有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绛州剔犀、梅花点舌丸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世界无形文化遗产”。新绛自古崇文尚教,2022年全县高考文理两大类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2681人,达线率78.04%,运城市文科、理科状元均在新绛。
新绛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地处运城和临汾中间,汾河穿城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有“水旱码头”的称号,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名阜,传统手工业发达,素有“南绛北代,忻州不赖”的美誉,号称“七十二行城”。大西高铁、大运高速、232省道纵穿南北,京昆高速、侯月铁路、108国道横贯东西,2小时内可到达太原、西安两个省会城市,1小时内可到达运城、临汾两个机场。
新绛物华天宝,发展态势良好。现代农业独具特色。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抓手,“粮菜果畜药”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粮食播种面积72.3万亩,总产达2.7亿公斤,产值达8亿元;蔬菜播种面积15万亩,总产达7亿公斤,产值达20亿元;水果以优质油桃种植为主,果园总面积7万亩,其中设施大棚油桃1.3万亩,总产量13.6万吨,产值达7亿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优质油桃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户)107户,肉类总产3.7万吨,蛋类总产3万吨,奶类总产0.6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2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6.7万亩,年产量860万公斤,产值达1.42亿元,“新绛远志”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是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道地远志生产基地,连翘年交易额8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连翘交易基地。新绛主要农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阿联酋等国家。新型工业强势崛起。工业产业门类多元,全县规上工业企业51户,各类企业6460户,涵盖机械制造、钢铁冶炼、服装纺织等19大类443小类。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户,亿元产值企业19户。按照“双柱立区,六业强壮,组团布局,链式发展,产城融合,强基扩容”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2022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65亿元,同比增长8.4%。建设了10个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其中省级“双创”基地5家。文化旅游加快发展。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运城市党代会提出创建绛州古城5A级景区的战略机遇,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全力实施总投资13亿元的绛州署4A级旅游景区建设、古城墙遗址保护修缮等15个绛州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重点项目,全面叫响“晋国古都、天下雄郡、华夏乐城、三晋名州、荀子故里”五块金字招牌,打造黄河金三角重要旅游城市。商贸物流加速升级。汾河湾传统小商品批发市场涉及18大类2300余种产品,年商品交易额达65亿元;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首批国家级农产品龙头企业,销售范围辐射内蒙古、山东、河南及周边县市,年交易果蔬1.5亿公斤,交易额1.8亿元。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3.5亿元,同比增长7.7%,排名运城市第1;财政总收入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12.5%,总量、增速均排名运城市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17.7%,总量、增速均排名运城市第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排名运城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3亿元,同比下降0.9%,排名运城市第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9亿元,同比增长12.4%,排名运城市第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7397元、16851元,同比增长7.5%、7.8%,分别排名运城市第1、第4。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铁 本县北部吕梁山区以华灵庙为轴心,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有东、西、北3个铁矿带。储量约46.5万吨,品位50%左右。柳泉乡中村南、东柳泉一带,也有铁矿,储量约7万吨。
天然高岭土 产于三泉镇九原山一带,较为丰富,已开采利用。
石灰石 产于北张乡西庄、三泉镇古堆村、柳泉乡中村南、东西柳泉等地。储量约200万立方米。
石膏 产于泽掌镇吴岭庄、涧西、乔沟头等地。储量约30万吨。
钾长石 产于北张乡北董坡与柳泉乡柳泉沟。
重晶石 石英砂产于北张乡北董坡一带。
生物资源
植物(野生)
乔木类已查明27科,92种。
松科5种:油松、雪松、白皮松、华山松、青杄。
柏科6种:侧柏、圆柏、龙柏、翠柏、塔桧、刺柏。
杉科1种:水杉。
银杏科1种:银杏。
杨柳科18种:毛白杨、欧美107杨、欧美108杨、窄冠白杨、中林46杨、96杨、新疆杨、箭杆杨、加拿大杨、银白杨、小叶杨、沙兰杨、太青杨、P15A杨;旱柳、垂杨柳、金丝柳、黄金柳。
胡桃科1种:核桃。
榆科2种:白榆、龙榆。
桑科4种:桑树、构树、无花果、龙桑。
木兰科3种:白玉兰、广玉兰、紫玉兰。
杜仲科1种:杜仲。
悬铃木科1种:法桐。
蔷薇科16种:苹果、山楂、白梨、河南海棠、山荆子、杜梨、沙梨、杏、李、桃、山桃、山杏、樱花、红叶李、油桃、扁桃。
豆科10种:国槐、刺槐、合欢、龙爪槐、香花槐、朝鲜槐、黄金槐、皂角、野皂角、紫荆。
苦木科1种:臭椿。
楝科2种:楝树、香椿。
漆树科1种:火炬树。
卫矛科1种:桃叶卫矛。
槭树科3种: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
无患子科1种:栾树。
鼠李科2种:枣、龙枣。
梧桐科1种:梧桐。
柿树科2种:柿树、君迁子。
木犀科2种:小叶白蜡树、小叶女贞。
山茱萸科1种:黑椋子。
玄参科3种:兰考泡桐、毛泡桐、楸叶泡桐。
紫葳科1种:楸树。
乔本科2种:早竹、毛竹。
灌木类已查明23科,41种。
鼠李科1种:酸枣。
马鞭草科1种:荆条。
蔷薇科7种:黄刺梅、月季、玫瑰、榆叶梅、毛樱桃、悬钩子、铁梗海棠。
豆科4种:紫藤、紫穗槐、胡枝子、柠条。
腊梅科1种:腊梅。
石榴科2种:石榴、白石榴。
葡萄科4种:葡萄、山葡萄、提子、爬山虎。
茄科1种:枸杞。
芸香科1种:花椒。
毛茛科一种:牡丹。
萝摩科1种:杠柳。
木犀科5种:连翘、阳春、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紫丁香。
柽柳科1种:柽柳。
锦葵科1种:木槿。
忍冬科1种:金银花。
小檗科2种:紫叶小檗、绿叶小檗。
胡颓子科1种:沙棘。
漆树科1种:黄芦。
黄杨科2种:黄杨、雀舌黄杨。
卫矛科1种:大叶黄杨。
瑞香科1种:芫花。
千屈菜科1种:紫薇。
杨柳科1种:绵柳。
草类
本县野生草本植物已查明的有:黄花苜蓿、狗尾草、野西瓜苗、芦苇、甘草、白草、马唐、打碗花、狼尾草、羊胡子草、稗草、锦葵、鹅观草、沙蓬、艾草、青蒿、茵陈、灰条、地肤、荠菜、猪毛菜、猪殃殃、沙参、苦参、苍术、丹参、蛇床子、紫花地丁、仙鹤草、马齿苋、米口袋、王不留行、白头翁、葶苈、翻白草、蒺藜、地绵、远志、甘遂、防风、菟丝子、牵牛、齿缘草、雀麦、何首乌、曼陀罗、地黄、阴行草、车前子、黄芩、野菊花、蒲公英、苍耳子、牛筋草、白茅、薤白、百合、透骨草、半夏、金银花、拉拉藤、瓦松、水生茛、萱草、美人蕉、芍药、早熟禾、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芦荻、芦草、沙嵩、飞簾、白羊草、苔草、黄花草、黄背草、猫爪爪、山刺蓟、夏至草、节节草、茜草、鬼针草、野小蒜、肉苁蓉、满天星、黑葡萄、苦苣、甜苣、野薄荷、三楞草、臭蒿、阿尔太紫菀、蔺草、山丹丹等。
药材类
本县药材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有200多种。主要有:远志、知母、丹参、苍术、连翘、柴胡、地骨皮、茜草、葶苈子、茵陈、透骨草、天冬、败酱草、五倍子、菟丝子、扁蓄、芦根、五味子等。引种的有地黄、川芎、白术、附子、白芍、牡丹、半夏、元参、枸杞、白芷、桔梗、菊花、红花、薏米、荆芥、牛夕、党参、黄芪、板兰根、金银花、山芋肉、天麻、当归、元胡、木香、白扁豆、苏子、破故纸、木瓜、百合等。
动物(野生)
兽类 豹,50年代偶有发现,曾在席村附近打死金钱豹一只,后再未发现。狼、野猪,50年代前常有出没,现已少见。其它还有狐狸、獾、兔、野猫、黄鼠狼、松鼠、野羊(俗名跑羔子)、地老鼠、老鼠、蝙蝠等。
禽类 麻雀、雕、雁、燕、鸽、猫头鹰、喜鹊、乌鸦、黄嘴鸦、布谷鸟、啄木鸟、鹌鹑、翡翠、画眉、黄莺、野鸡、斑鸠、鹭鸶等。
蛇虫类 青蛙、蟾蜍、蛇、壁虎、蚂蚱、蜻蜓、螳螂、蝉、蟋蟀、蝴蝶、土蜂,蚂蚁、蝎子、土鳖(俗名簸箕虫)、蜈蚣、蜗牛、蛄蝼、牛虻、蚯蚓、蜘蛛、玉米螟、萤火虫、叩头虫、天牛(俗名龙圪蚤)、金龟子、赤眼蜂、金小蜂、绒茧蜂、姬蜂、瓢虫、步甲、地甲、虎甲、食蚜蝇、寄蝇、草蛉、小花蝽、食蚜螨、小黑蛛、圆蛛、豹蛛、牛犊蜂、食心虫、湿湿虫、屎壳郎、地老虎、天蛾等。
水生类 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青鱼、鳊鱼、黄鳝、鳖、蚌、虾、蟹、鳙鱼、鲂鱼、罗非鱼、鲶鱼、泥鳅、赤眼鳟、棒花鱼、蚂蟥、螺、青蛙、水蛭、蜉蝣等。
地热
本县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据近年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境内地下热水点多,水温高,开采利用价值大。主要地热点有:
北池地热区 位于阳王镇的北池、董村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热储层埋深130~180米,水位埋深80~130米,水温30~82℃,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
西马地热区 位于万安乡西马村一带,热储层埋深40~300米,水位埋深10~20米,水温26~45℃,分布面积约60平方公里,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
城关地热区 分布于城关镇西关、段家庄、桥东一带,面积120平方公里,热储层埋深700~800米,水温40~45℃,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水压喷水可高出地表5~50米。
此外还有古堆地热区,分布于九原山一带,井口温度23~24℃。
【政府网站】http://www.jiang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