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曲沃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曲沃县界于东经111°24'—111°37'和北纬35°33'—35°51'之间,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北依塔儿山(崇山)、桥山垆顶山和襄汾县为界,南靠紫金山(绛山)同绛县为邻,东与翼城县接壤,西北隔汾河和襄汾县相望,西南与侯马市毗连,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今县境南北长29.5公里,东西宽15.4公里,县域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万(2022年),辖5镇2乡、6个社区、114个行政村,拥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中国文化百强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乡村振兴新农人培训示范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智慧果蔬成果转化示范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蔬菜重点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国小麦科技入户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特教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等30余张国字号名片。
中文名称:曲沃县
外文名称:Quwo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山西省临汾市 下辖地区:5镇、2乡
政府驻地:乐昌镇
电话区号:0357
邮政区码:043400
地理位置:山西省中南部
面 积:437.9平方千米
人 口:21万(2022年)
车牌代码:晋L
行政代码:141021
方 言: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晋国博物馆景区、诗经山水景区、诗经山水(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诗经山水(景明)景区、诗经山水(晋殿悬冰)景区、春秋晋国城景区、磨盘岭休闲农业观光区、曲村古镇、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石桥堡红色文化景区、朝阳沟景区、太子滩温泉度假区、晋园景区(公园)、绛园、顾园、申园等。
历史名人:贾汉复、卫周祚、顾炎武、彭真
特色小吃:羊汤、饸饹面、油煿凉粉
——历史沿革
有众多古籍文献可考,曲沃为古晋都绛之所在地,其名始见于西周初期。我国古代辞书《尔雅》在《释氺》一章中记载,“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其中之“沃泉”古指由上向下流的泉水,“沃泉”处史学界考定为今天的曲沃县景明瀑布;东汉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进一步作出解释,“水……悬出曰沃。水从上下,有所灌沃也。”;《诗经·唐风·扬之水》一篇中也写道,“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诗中所描写的“沃”即指曲沃,“鹄”指今天的曲沃县安鹄村;叙述最为完整的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时任曲沃知县的湖南湘潭人士张坊主持修正的《曲沃县志》中称,“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西北经青玉峡,东流袱石罅至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又东折白水村,九曲而北入于浍、西流入汾。凡曲沃、新田两都襟带,皆此沃水之所潆洄盘旋也,是为曲沃命名之由。”几经史料佐证,不难看出,曲沃之名,源以“绛水”为根,“沃泉”为线,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初立时,唐(今山西翼城、曲沃一带,为尧后裔)有乱,周公灭之。约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32年),“成王与其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遂封叔虞于唐地。这便是史学界所谓的“桐叶封唐”之由来。
公元前1020年前后,叔虞故,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自号晋君,于晋水入浍之处建新都,取名曰翼(今曲沃县与翼城县接壤地带)。
西周穆王年间(约公元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此间,历成、厉、靖、釐、献五世。
公元前811年,晋穆侯将国都迁于绛,后世称“故绛”(今曲沃县中东部和翼城县西部一带)。
公元前746年,穆侯之孙昭侯迁都于翼,公元前745年(周平王二十六年),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曲沃渐成为晋国当时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入翼杀孝侯,晋立鄂侯于鄂(“鄂”指晋之别都,时间较短)。鄂侯6年死,哀侯复都翼。
公元前716年,曲沃武公姬称继位,史称晋武公。武公即位后,厉兵秣马,整经略武,实力大大增强,于公元前679年代晋成功,定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聚邑曰绛”(此“绛”在原有“绛”的基础上扩大了范围,今天的曲沃约三分之二的地域在其内),次年迁都于此。历献、惠、怀、文、襄、灵、成7公。
公元前636年,晋献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天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马东部),自此拉开了晋国称霸150余年的恢宏巨幕。
公元前585年(简王元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亦称绛,后世称“新绛”(今曲沃西、侯马东)。历景、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13公。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曲沃属魏。
秦,置绛县,曲沃属之。
西汉,亦置绛县,属河东郡。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改绛县为绛邑县,仍属河东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绛邑县为曲沃县,属正平郡,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正平郡,曲沃县改属绛郡。十年后徙至今乐昌镇;唐朝时属绛州;宋朝时属绛州绛郡;金初属绛州,兴定初年属晋安府;元复属绛州,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改属平阳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属平阳府;清末属河东道;中华民国时期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11月,撤县并入侯马市。
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址驻侯马镇,仍属晋南专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
1971年侯马市析出,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城关,自此曲沃无变更。
——地理环境
曲沃县界于东经111°24'—111°37'和北纬35°33'—35°51'之间,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南北长29.5千米,东西宽15.4千米。
地形地貌
曲沃县地处侯马断陷盆地东部,受地壳造山运动影响,北部塔儿山(崇山)、南部紫金山(绛山)隆起,形成两山夹一盆地的地形单元。盆地呈东西向展布,大部为冲积平原。地貌主要为平原和丘陵,类型包括:土石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黄土塬区、冲击平原区、现代河谷区。其中,平原区总面积达339.76平方公里,约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77.58%。
地质
曲沃县境内除南北两山出露基岩外,其余主要为黄土所覆盖。山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盆地中隐伏断裂、褶曲、火成岩体发育,并伴随有新构造运动发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各地隆起沉降不均匀,北、东、南部高,西部低。
气候
曲沃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2℃,冬夏温差28.8℃,全年大于10℃的积温达4395℃。降水主要集中于7—9月份,降水量按四季划分:夏季占44.5%,秋季占30.9%,春季占19.9%,冬季占4.7%,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210天,初霜一般出现于10月中旬末下旬初,最早在9月下旬,终霜期出现于4月上旬。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7.8小时。
土地构成和土壤
曲沃县内山、水、岭、川相间,其土地构成为:平原、丘陵、山地、水域四类。全县土壤总面积64.07万亩,分粗骨土、褐土、潮土、盐土、沼泽土、新积土6大土类(包括10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
植被
曲沃县内自然植被主要有三大类型:林木—草灌植物群落,草灌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
——行政区划
截止2022年,曲沃县辖5镇、2乡(即: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谈乡、北董乡)、114个行政村、8个社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曲沃县水资源丰富,地表、地下水可利用量达1亿立方,主要河流有汾河、浍河、滏河、黑河、天河、曲村河和排碱渠七条河流,泉水有沸泉、西海温泉、太子滩温泉。全县共有水库10座,总库容量17980万立方。地表水可利用量7812万立方米,工业水资源为4046万立方米。其中,浍河水库库容量达1亿立方,为晋南地区最大的水库。
矿产资源
曲沃境内矿产资源极其丰实,主要有铜、铁、金等金属矿产,石膏、石灰岩、片麻岩、石英岩、白云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煤炭和地热水。其中,铁矿石品位在50%左右,保有储量1430万吨;石灰岩矿储量11.7亿吨;石膏保有储量160万吨;煤炭探明储量5.7亿吨。
生物资源
曲沃县植物包括松科、云杉科、桦木科等在内的40余科约400种,常见有:杨、梧桐、松、刺柏、柳、香椿、苹果、葡萄、樱桃、莲藕、枣、草莓、海棠、冬青、牡丹、菊、玫瑰、月季等。目前尚存动物有:狼、赤狐、狍子、獾、黄鼬、松鼠、岩松鼠、鼹鼠、穿山甲、蝙蝠、刺猬、杜鹃、喜鹊、麻雀、乌鸦、燕、雁、鹌鹑、鹤、鹳、青蛙等。
——人口民族
截止2022年底,曲沃县常住总人口为211501人,其中男性108429人,女性103072人,性别比例为1.052:1。市镇常住人口99345人,占比重46.97%,比上年末提高0.69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112156人,占比重53.03%。全年出生率为7.90%,死亡率为9.72%,自然增长率为-1.83%。全县共有回、满、蒙、壮、傣、藏、黎、侗8个少数民族,共1480余人。其中,以回族为主,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关、西南街和北关。
——县域发展概况
曲沃,区位、地理、气候、资源等方面优势突出,自黄帝至尧舜时期始,便为宜农宜林宜居之地,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封建社会、甚至是资本主义时期,都以物阜民丰而著称。这里的山河、平原、风物宜人的自然环境,也成为了2800多年前晋国建都的先决条件,在晋武公、晋文公等几代晋国公侯主政称霸时期,出现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升平景象,当时已有颇具规模的冶炼、铸造、纺织印染、制革制陶等手工业,商业出现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的富商巨贾。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逐现巅峰,呈现出“富甲北地、黎庶安居”的繁盛景象。特别是烟草业的发展,曾在山西乃至中国北方独领风骚数百年,明万历年间,县人张士英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经逐步种植推广,全县植烟面积最多时达17万余亩,约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7%,年产烟叶7000余吨。旱烟随即应运而生,烟草作坊鼎盛时达百余家,年产烟丝5000余吨,其质甲于三晋,驰名中外,曾远销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一业兴而百业荣。清代中叶,县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座商几近千家,其中票号、钱庄云云,同与旱烟共兴衰。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9.1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9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0:65.6:21.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668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1:6.4512)计算为12737美元。
——历史文化
曲沃历史悠久,是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丰富、历史积淀厚重,素有“地下博物馆”和“三晋文化源头”之称。
境内有里村西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属丁村文化范畴;浍河南岸的安鹄、望绛为仰韶文化遗址;滏河两岸的方城、下坞为龙山文化遗址,这些都说明中华文明始祖早在十多万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因两周时期曲沃乃晋国都城所在地,所以又有众多的古晋遗址。如,曲村—天马古晋遗址、羊舍墓地、东韩古晋国遗址、晋诸陵、晋世子墓、齐姜墓、荀息墓、里克墓等。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九代十九座西周时期晋国诸侯和夫人墓葬,其它墓葬一千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并探明有十座陪葬车马坑,其中一号车马坑陪葬战马百余匹、战车24辆,是目前全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真车真马坑,比秦始皇兵马佣早606年(公元前812年)。它为人们了解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工业科技以及葬俗礼仪提供了实证,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提供了年代标尺。该遗址的发掘曾被列为1992年、199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被《考古》杂志评为“二十世纪中国100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外,县境内还有宋代大悲院、元代龙泉寺、感应寺砖塔、周秦遗物千年银杏树、三清庙献殿、明代四牌楼、清代薛家大院以及桥山黄帝庙、义城黄帝庙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全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2处,文物馆藏量达到45844件,百年以上古建筑260余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曲沃碗碗腔、曲沃琴书、任庄扇鼓傩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曲沃“花葫芦”、晋都文锣鼓、四牌楼传统古会、曲沃小米陈醋、晋国青铜铸造技艺等)。特色小吃主要有羊汤、饸烙面、油煿凉粉等。
曲沃在尧、夏到两周的这段时间里,特别是从叔虞封唐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600多年时间里,有近400年的时间都处于晋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此间集中出现了《周易》《左传》《国语》《史书》《诗经》等众多传世文化典籍。其中,《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按年纪事的编年体史书,仅记晋事的篇幅就占到了四分之一;《国语》作为我国第一部按国纪事的国别史,是《左传》的姊妹篇,全书二十一篇,其中晋语就占了九篇,几近全书的一半,故有人将“国语”称为“晋语”;《诗经》中也有大量的篇幅与曲沃相关。可以说,曲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正是这种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既而为中国成语文化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养分。据统计,《汉语成语词典》现收录的5500多条词目中,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条,与曲沃有关联的成语更是多达1500条以上,诸如饮水思源、从善如流、公而忘私、居安思危、秦晋之好、志在四方、取信于民、政平民阜、退避三舍、表里山河、汗马功劳、休戚相关、君无戏言、宾至如归、识多才广、除旧布新、唇亡齿寒、楚才晋用、犄角之势、痛心疾首、礼贤远佞、鞭长莫及、知难而退、退避三舍、甘拜下风、多难兴邦等。时至今日这些成语典故已是尽人皆知、人皆能详,由此而引申演变而来的成语更是达到了数千条之多。2016年2月,中国民协命名曲沃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暨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目前,曲沃县把弘扬和传承成语文化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设“全国最大的成语产业开发基地、成语文化教育基地、成语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成语文化旅游胜地”的思路,通过大力度、全方位、高平台招商引资,着力打造中国成语文化城。
曲沃历代名人辈出,史不绝书,或以文治武功泽被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垂范千古,或以科技和文化成果造福于民,影响较深的不乏其人,世人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