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临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临县位于晋陕黄河峡谷中部,吕梁山西侧,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472个行政村32个社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394713人,耕地面积154万亩,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县,还是首批国定贫困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20年2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临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脱贫摘帽。累计20.7万贫困人口脱贫,447个贫困村退出。
临县是革命老区。1926年建立党组织,1939年解放,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是全国最早的解放区之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央后委长期驻扎临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贺龙、邓小平、叶剑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
临县是资源富区。红枣种植面积82万亩,正常年景产量达3.6亿斤,被誉为“中国红枣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含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6%,储量311.75亿吨;煤层气储量4000亿立方米,紫金山钾矿为全国三大富钾矿之一。临县伞头秧歌、临县道情、临县大唢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011年临县被命名为“中国伞头秧歌之乡”。碛口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黄河风情、晋商文化、革命遗迹、明清建筑于一体。碛口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区西湾村、李家山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临县是发展新区。途经县境的铁路有三条,分别为晋中南出海通道、太兴铁路、太中银吕临支线;高速公路有两条,分别为太佳高速、西纵高速。吕梁机场距县城40余公里。途经县境的还有吕梁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陕京三线、榆济线、临保线等输气管道,以及正在建设的中部引黄工程。大路网、大水网、大电网、大气网形成了新的区位优势。
【历史沿革】
临县夏属冀州,周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时称“蔺”、“皋狼”,为赵域。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县境属太原郡。
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临水县(亦作陵水),属西河郡。西河郡属36县,地跨秦晋两省,黄河以东为15县,临水县其一。故治在今白文镇郝峪塔村北古城梁。县境的南面为皋狼、蔺、平周。王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东汉,复名临水县。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西河郡36县并为13县,郡治(平定县,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境)南徙509里置于离石县。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三国初,仍属太原郡。魏黄初二年(221)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治所在兹氏(今汾阳县)。两晋时县境仍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故治在今县城南30里府底村。临南(三交镇以南)置定胡郡,定胡县,故治在今柳林县孟门镇。临东(三交镇以东)置窟胡郡、窟胡县,故治在今方山县南村。
隋开皇元年(581),废郡,改乌突为太和,窟胡为修化,定胡仍旧。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三县俱属离石郡。
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县为临泉县,置北和州,隶石州。贞观初,州废,县仍旧,属石州,故治在今城北25公里故县村。县境南部仍为定胡。五代因之。
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隶石州,属河东路。元符二年(1099)改属晋宁军,郡治在陕西葭县葭芦岩。金天会元年(1123),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军,属石州。金明昌六年(1195),定胡县改孟门县,区域未变。金贞佑末年(1217),赐临泉为大定府。元中统二年(1261)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故治仍在今城北故县村。元中统三年(1262)升为临州,属冀宁路,不领县。
明洪武二年(1369)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万历二十三年(1595),属沁州,二十五年(1596)改属汾州府。
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
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省辖,仍置冀宁道。民国29年(1940)本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民国35年(1946)1月,南北合并,仍称临县,属晋绥边区所辖。1949年后,属兴县专署管辖。1952年兴县专署撤销,划归榆次专署管辖(后改晋中专署)。1971年吕梁地区组建行署,由晋中专署划归吕梁行署管辖,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仍由吕梁市管辖至今。
【自然地理】
(一)方位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山西西部,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介于北纬37°35′52″~38°14′19″,东经110°39′40″~111°18′02″之间。
(二)面积
全县国土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约占山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9%,占吕梁市总面积的14.09%,居全省第2位。
(三)地貌
临县地处晋西边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续。临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地层变化,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高西南低,山峦起伏,墚峁连绵,沟壑纵横,最高点在东北部城庄镇柏榆庙山,海拔1924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碛口镇黄河滩头,海拔657米,相对高差为1267米。根据地貌形态可分为:东北部土石山区,中部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区,西部黄河沿岸丘陵基岩裸露区,湫水河两岸山间河谷区。全县共有山头9400余个,其中紫金山、大度山和汉高山风景秀美、尤为出名。
(四)气候
临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较为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少雪。伴随着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地势特征,形成东北寒凉、西南热暖的明显气候差异。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9.2℃,最高年为10.5℃(1998年、1999年),最低年为7.9℃(1967年)。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8℃,极端最高12.4℃,极端最低-24.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3.2℃,极端最高37.4℃,极端最低11.1℃。
无霜期:年平均无霜期为191天,初霜日在10月7日前后,终霜日在5月3日前后。无霜期由东北向西南延长,相差30天左右。
日照:年均日照时数介于2427.6-3029小时之间,平均为2720.7小时。
降水:有气象记载以来,历年降水量平均482.9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7、8、9月份,这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1.51%。
【经济发展】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1-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6.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493.6万吨,同比增长23.8%;洗精煤产量659.6万吨,同比增长29.6%;天然气9.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3%;发电量34.74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27.7。
1-12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80.8%;实现营业利润37.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亿元增加25.2亿元。
二、财政收入降幅持续收窄
1-12月份,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2亿元,同比增长-11.67%,较11月份末降幅收窄3.34个百分。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0.56亿元,同比增长-33.69%。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8.13亿元,增长7.51%,其中:税务系统完成25.24亿元,财政系统完成2.89亿元。
三、金融运行总体稳健
12月份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9.89亿元,同比增长6.61%;其中:住户存款148.06亿元,同比增长13.09%。各项贷款余额93.89亿元,同比增长11.24%;其中:中长期贷款49.15亿元,同比增长10.19%。存贷比达49.44%,较上年同期上升2.04个百分点。
四、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1-12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7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全部为工业)完成投资41.71亿元,同比增长4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51亿元,同比增长-69.2%。三次产业投资比重达7.7:83.3:9,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五、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1-4季度,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01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9亿元,同比增长25.9%。
分销售区域看:城镇零售额39.07亿元,同比增长18.36%;乡村零售额13.94亿元,同比增长19.5%。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24.77亿元,同比增长20.3%;零售业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17%;住宿业完成0.23亿元,同比增长22.2%;餐饮业完成6.31亿元,同比增长17.9%。
【政府网站】http://www.linxi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