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右玉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右玉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是山西省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4镇4乡1个风景名胜区,11.5万人。右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融汇地,尤其是境内的杀虎口,一直是草原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的重要战略通道。特别是清朝年间,杀虎口作为著名税卡,日进斗金斗银。由于杀虎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右玉作为边塞要冲、西口故里、晋商通道,是一条历史文化的走廊。县内存有古长城84公里、古堡50多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古堡之乡”。右玉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东距山西省大同市80公里,南到朔州市110公里,北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50公里,地处晋陕蒙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境内大同到呼和浩特高速公路东进北出,109国道横穿东西,241国道、准池运煤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山西西纵右玉到平鲁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同煤铁丰铁路东出右玉连通大秦铁路。右玉生态环境条件良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防风固沙,坚韧不拔改善生态,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全县林木绿化率由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4%,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生态奇迹,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右玉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美丽中国示范县、中国深呼吸小城、首批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右玉产业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高岭岩、硅线石、花岗岩等,其中煤田面积165平方公里,储量达34亿吨。工业经济以煤电、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火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右玉农业优势明显,是全国小杂粮基地县、山西唯一的半农半牧县,以燕麦为主的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右玉羊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县羊的饲养量达75万只,天然草地达78万亩。特别是建成了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本地农副产品就地加工增值。丰富的生态资源、灿烂的历史文化、怡人的气候条件、宝贵的右玉精神,使右玉这片土地充满了神奇和魅力,为右玉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提出的“生态立市、稳煤促新”的战略和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目标,立足时代要求,结合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提升绿水青山品质、共享金山银山成果的主题主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和旅游兴县两大战略,加快建设环境好产业优人民富的美丽右玉,全力打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示范区,全县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19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7亿元,增长7.2%;财政总收入完成9.55亿元,增长5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亿元,增长28.3%;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611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7115元,增长8%。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年底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成为全省第一批拟退出的国定贫困县,2018年6月份接受国务院第三方评估验收。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省政府批准设立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成为全省首家、全国少有的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发展方向的开发区,成为我县践行“两山”理论新的抓手。同时,省市专门出台支持右玉绿色发展的政策举措。弘扬右玉精神谱写新篇章,著名导演张继钢执导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作为首届山西艺术节暨第三届山西文博会开幕演出剧目在山西大剧院上演,并作为十九大献礼作品在北京与全国观众见面;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的电视连续剧《燃情岁月之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特别是建成了右玉干部学院,成为弘扬右玉精神新的平台,成为右玉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新的载体。
【政府网站】http://www.youyuzf.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