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为何干这件大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百科]-[视界深度],内容来源于 [中安在线],作者 [姚成二 王运宝],转载请记得注明!
安徽,正在干一件大事。
3月30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在黄山市召开。这是继去年12月14日,安徽省委常委会通过大黄山建设行动方案后,围绕大黄山建设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人们不禁发问:什么是大黄山,为什么建设大黄山,怎样建设大黄山?
“大黄山不是一座山”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大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超级IP。
在区域范围上,大黄山不是黄山市,而是涵盖了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28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是这4个市?
这并非简单的区域“画圈”,而是有着历史由来。早在2000年9月,安徽就提出了“两山一湖”的概念,包括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是一个跨市域的整体发展规划。
到了2014年2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核心区为黄山、池州全市,加上宣城3县和安庆4县,共18个县(市、区)。
2022年2月,安徽省发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大黄山”概念。“大黄山”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的28个县(市、区)。
同年11月,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联合发布“大黄山宣言”,在构建一体化体系的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将打破市域界限,走上携手发展的共进之路。
2023年7月,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明确了大黄山建设的目标。
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安徽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区域经济格局已发生了改变,将山水生态相同的4市“打包”建设大黄山,正当其时。
再来看资源禀赋。大黄山4市都拥有一流生态、一流环境、一流文化,4市联动将实现串珠成链,与广阔的长三角市场完美结合,“烟雨大黄山”将形成资源组合的乘数效应。
三是在品牌塑造上,大黄山是一个统一的超级大IP。在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上,黄山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45年前的1979年,邓小平登上黄山,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谈话”,提出“要有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今天,大黄山建设,是新时代高品质旅游从大黄山再出发。
同时在品牌营销上,池州、宣城、安庆跟大黄山IP会不会相矛盾?
并不会。大黄山打的是整体牌,是借助黄山的世界知名度,吸引更多高端要素汇聚到这个地方来,进而赋能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共同擦亮叫响大黄山IP品牌,释放对外的感召力。
四是在发展理念上,大黄山建设是立足在冠绝天下的自然生态和山水人文资源本底上,是一体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落实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最佳实践地。大黄山4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创新价值实现的手法打法,将高品质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接下来,再来说一说为什么要建设大黄山。
“大黄山之问”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维度来分析。
我们先从多位业界资深专家发出的“三问”说起:
为什么黄山这样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却没有成为中国第一大旅游产业收入地?
为什么黄山风景区没有成为世界一流、中国顶尖的景区?
为什么大黄山这么好的风景,没有让安徽成为旅游大省、旅游强省?
实际上,这三个问题的背后,蕴含着为什么建设大黄山的深层推动力。
先从消费升级来看,建设大黄山顺应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
过去,旅游的第一印象是观光,也就是“吃住行游娱购”。而随着经济发展,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迈过1万美元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023年的39218元;全国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提高直接驱动了消费升级,旅游产业发生了深层变革,旅游的需求品质化、个性化趋势明显,文化体验、精神享受、心灵休憩、静心修养成为很多人的新追求,而不再是“到此一游”。
这也揭示了旅游产业供需关系的深层变化,即“商旅居业学研”多业态融合、全要素创新、全生命周期为特征的休闲度假康养,已逐渐成为主流。
然而,这种新产品、新业态的供给,恰恰是短缺的。
2023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达到48.91亿人次,2024年将超过60亿人次,现代旅游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贵州“村超”、上海Citywalk、景德镇无语佛……每当出现一种旅游新产品新业态,都会引发一波热潮。
可以说,建设大黄山,就是要增强高品质产品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
再从区域经济增长极来看。大黄山地区虽拥有好山好水好文化,但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胜势,也没有助力安徽成为旅游强省。
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大黄山区域接待游客2.7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857.5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2.1%、33.6%。
放眼全国,2023年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最多的是武汉,达到3.3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3500亿元。与大黄山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江西上饶市,2023年接待游客2.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00亿元。
即使放在安徽,大黄山的增长极作用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合肥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1.39亿人次,旅游收入1866.68亿元。
所以,建设大黄山,就是打造安徽现代服务业的“隆起板块”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这是建设大黄山的内在驱动力,而现在的基础条件,恰好具备了建设大黄山的支撑条件。
这里资源一流。大黄山地区是全球顶级的自然、文化、生态资源高度密集且完美相融的地方之一,山水风光冠绝天下,生态环境世界一流,文脉芬芳声名远扬。
这里区位优越。大黄山链接长三角、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板块,是中国南北大通道、东西大走廊的重要节点。
目前,大黄山区域拥有4座机场链接世界,5条主要高铁快速通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主要城市,高速公路联通所有县和主要景点。
就在3月26日,池黄高铁迎来首次试运行,标志着大黄山区域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这里有巨大市场。大黄山周边半径500公里内,覆盖中国30%的人口、35%的生产总值和40%的消费市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人口基础大,增长势头旺,消费能级强,出游频次多,品质要求高,市场空间无限。
可以说,建设大黄山是顺应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打造区域新兴增长极,、发挥独特优势和价值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大黄山建设,已经到时候了!”多位业界专家说。
说完了为什么建,我们再来说说大黄山做什么?
2023池州马拉松的平天湖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