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甘肃]-[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秦州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东经105°13′-106°01′,北纬34°05′-34°40′之间,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处,自古为陇右门户、战略要冲和商贸中心,人流物聚,商贾云集,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受西安、兰州两大省会城市的双向辐射,现为天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陇东南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国道310、316线、高速G30(宝鸡—天水、天水—定西)、省道306线横贯境内,湖北十堰—天水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天水—平凉高速公路、西安—兰州铁路客运专线、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项目即将实施,东西连接、南北畅通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天水至兰州直线距离237公里、至西安直线距离300公里、至银川直线距离434公里、至成都直线距离463公里、至西宁直线距离420公里、至中国旅游圣地九寨沟直线距离仅为198公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秦州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列“三皇之首”的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瞻仰伏羲、寻根祭祖的圣地。秦州是我国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已有2700年的建城史,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伏羲文化、秦宗文化、三国文化、明清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五大文化旅游景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有明代建筑伏羲庙、陇东南第一名观玉泉观及千年古寺南郭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秦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地形复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随地形差异,气候干燥寒冷,冬季多东南风,气流暖湿,气温偏高,雨量较多,春秋两季为冬过渡带,一年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0.1℃,日照指数2032h,无霜期170天,最大风速21m/s,最大冻土层61cm。年降水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占年降水量的501%以上。
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16镇,有4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20 个村委会。全区总人口656689人。全区人口出生率9.36‰,死亡率4.12‰,人口自然增长率5.24‰。境内有汉、回、东乡、俄罗斯、满、蒙、苗、藏等33个民族居住。
1985年7月,秦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区有七里墩、东关、大城、中城、西关、石马坪、天水郡7个街道办事处,农村有环城、吕二、玉泉、太京、皂郊、中梁、藉口、关子、铁炉、秦岭、牡丹、杨家寺、华岐、天水、汪川、苏成、大门、娘娘坝、李子、齐寿、平南、店镇22个乡。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下辖108个居民委员会,22个乡下辖578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9月,秦城区第一次进行撤乡建镇,皂郊、娘娘坝、平南、牡丹、关子成为建置镇。2002年6月,天水市秦城区进行第二次撤乡建镇,藉口、太京、天水、汪川成为建置镇。2002年8月,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将居民委员会调整为社区,至年底城区7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40个社区。
2004年12月,秦城区进行撤乡并镇,环城、玉泉、吕二乡合并为玉泉镇,店镇乡并入皂郊镇,李子乡并入娘娘坝镇,苏成乡并入汪川镇,铁炉乡并入藉口镇,撤并后有皂郊、娘娘坝、平南、汪川、天水、牡丹、藉口、关子、玉泉、太京10个镇和中梁、秦岭、杨家寺、华岐、齐寿、大门6个乡。2005年1月,天水市秦城区更名为天水市秦州区。2015年3月,中梁乡撤乡改镇。10月,杨家寺、齐寿、大门3乡撤乡改镇。2017年2月,秦岭、华岐撤乡改镇,至此,秦州区再无乡级行政区划。2017年2月,成立天水郡街道藉河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天水郡街道藉河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天水郡街道红山社区居民委员会、七里墩街道和谐路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