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陕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洋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古为“洋州”,今称“朱鹮之乡”。县域面积3206平方公里,总人口44.5万人,辖15个镇(黄金峡镇、磨子桥镇、八里关镇、黄家营镇、槐树关镇、关帝镇、龙亭镇、华阳镇、茅坪镇、马畅镇、黄安镇、溢水镇、金水镇、桑溪镇、谢村镇)、3个街道办(洋州街道办事处、纸坊街道办事处、戚氏街道办事处)、271个行政村、16个社区。
洋县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陕西省唯一建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洋县也是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位于傥骆古道上秦岭腹地的华阳古镇被誉为秦岭第一古镇,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设于此。紧靠古镇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十分独特,特别是被誉为“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现一处,全国罕见。位于秦巴之间的以滩多势险、风光旖旎著称的90里黄金峡被誉为汉江第一峡。县内华阳景区和朱鹮梨园景区均创建为国家4A景区。
洋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西晋开始在境内置洋州,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制历史。从唐宋起,大批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杜甫、白居易、苏轼、文同等名士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和名传千古的故事,成语“胸有成竹”便出自洋县。洋县也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封葬地,位于龙亭镇的蔡伦墓祠为国家3A级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汉调桄桄、架花烟火、悬台社火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唐代开明寺舍利塔、元代觉皇殿、明代智果寺藏经楼等重点保护文物19处,是陕西省文化先进县。
境内物华天宝,矿产、水能、生物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达16种,其中钒钛磁铁矿详查储量10亿吨,膨润土、石灰石、电气石开发潜力大。水能蕴藏量36.64万千瓦。出产厚朴、枣皮、黄芩等中药材469种,人称天然药库,是陕西省中药材基地县。米中三珍“黑、香、寸”和五彩米闻名全国,洋县黑米和红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有机产品13大类72余种12.3万亩,是全国首批9个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之一。目前已经通过国家级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的验收。
近年来,洋县围绕建设陕南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示范县目标,坚定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循环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地形特征】
县境北倚秦岭,南俯巴山,东部为秦岭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和巴山向东北斜落的山丘交汇处,中部为汉江平坝地带东段。西部南北两侧高,中间平坦,隔湑水沿汉江北侧向东展开。北处秦岭山地,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为巴山丘陵地带,黄金峡镇白沙渡,海拔389.7米,为全县最低点。秦岭南坡各条山梁,受湑、溢、党、酉、金等河纵向切割,自北而南,向汉江谷坝延伸。汉江以南,巴山丘陵受河流树枝状切割,涧岭纵横,沟坝相连,坡势平缓。全境地势呈东、北高陡,南部低缓,中部低平,宜林宜农。境内共有山地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2%,丘陵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1%,平川面积2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
【气候条件】
洋县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5℃,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0.1℃。年平均日照1752.2小时,日照率39%。年平均降水839.7毫米,最多1376.1毫米,最少533.2毫米,年平均降雨120天,月平均降雨10天,降雨期最多为7、9、10月份。年平均无霜期239天,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13日,平均终霜日出现在3月19日。年平均降雪8天,最多19天,最大积雪深度10厘米,初雪最早10月24日,最晚4月月4日。全年多为东风,西风次之。年平均风速1.2米/秒,最大风速18米/秒,最大瞬间风速25米/秒,大风始于3月,年最多风向频率东风占15%,西风占7%,静风占48%。
根据气候分布的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全县分为5个气候地带,汉江平川地带为北亚热带沿汉江平坦湿润气候,巴山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巴山丘陵湿润气候,秦岭南丘陵地带属北亚热带秦岭丘陵半湿润气候,秦巴低山丘陵地带为秦巴低山丘陵半湿润过渡性气候,秦岭中山地带为秦岭中山暖温带湿润气候。
【矿产资源】
洋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16种。
一、钒钛磁铁矿
分布于秧田、关帝、桑溪三乡。有哔叽沟、周家砭、崔家坪、钻大梁四个矿区,144个矿体。矿带总长约5400米,平均厚度0.7—47.8米,深度154—253米。矿石自然类型以辉长岩型磁铁矿为主,苏长岩和斜长岩型磁铁矿次之。工业类型属钒钛磁铁贫矿。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钛铁矿为主。矿石品位:全铁22—38%,个别高达45%。矿石储量:C级315.2万吨;D级3965.7万吨,总储量4280.9万吨。钒、钛伴生物二氧化钛(TiO2)品位3.5—8.5%,储量213.49万吨;五氧化二钒(V2O5)品位2.07—0.35,储量12.91万吨。
二、铜矿
分布于酉水乡铜矿岩和八里关乡银长沟。矿体出露13处。银长沟矿体断续长700米,品位0.2%左右。矿石以孔雀石和兰铜矿为主。茅坪、铁河、秧田等地也有矿化点出露。
三、沙金
沙金的基本矿点有:沿汉江的谢村、朱刘村、净家坎、镇江庵和子午河畔的桑溪坝及酉水河、金水河、党水河。磨子桥镇杨家湾村、张赵村河滩储量也较多。党河水库坝下至与汉江交汇处有4个矿床,储量约281.348公斤。以上各处均有群众零星开采。
四、硫铁矿
铁河乡教化岩初查矿体长500~1000米,厚3~5米,为浸染状黄铁矿。含硫17.48~19.68%,储量3.75万吨。华阳镇窑窝沟矿体长24米,厚1米,为致密块门面及浸染状磁黄铁矿,含硫量约30%。
五、石英
分布于花园乡的刘家沟、黄家沟、山羊沟、深溪沟、棉花山;阳坪乡的桂溪沟;窑坪乡的药树坝;关帝乡的白火石沟。矿体呈脉状、瘤状,零星分布。地表储量1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约50万吨。
六、石墨
分布于铁河、秧田两乡。亮哑子沟为变质晶质石墨矿床。已圈出3个矿体,长900~1500米,平均厚度13.14~19.09米。矿体为浸染状晶质石墨,固定碳平均含量4~4.64%,远景储量988.59万吨;雍子沟矿西起阳河乡,东至秧田乡雍子沟,延入佛坪县,初查矿长12公里,厚1~10米,品位4~5%。
七、膨润土
分布于八龙、关帝、四郎、白石、石槽、东柳、纸坊等乡。已圈出29个较大矿体,属钙质膨润土。白石、四郎两个矿段远景储量为5000万吨,已由集体少量开采。
八、石膏
白石乡塔庙,八龙乡邓家湾、楷杷湾储有2815.65吨的两个矿点,矿体随地形而异,变化较大。含矿率44.6~70.55kg/m3。
九、矽线石
分布于八里关乡。含矿层为石榴石矽线石黑云母石英片岩。分布范围大,具有找矿远景。
十、粘土
境内分布广,储量丰富,仅白石乡塔庙和八龙乡两处,初步探明储量2503.26万吨。主要成份:二氧化硅(SiO2)59~66.81%,三氧化二铝(AL2O3)13~15%;三氧化二铁(Fe2O3)6.63%。
十一、石灰石
主要分布于溢水、花园、关帝、阳坪、倪家、槐树关。子房出矿带长约10公里,矿体最大标高830~850米,平均厚度550米,储量约90亿吨。裸露地表,便于开采。
十二、长石
主要分布于花园、关帝、窑坪3乡。花园乡邓家沟矿点矿体呈脉状、鸡窝状。矿石为微斜长石块体或粗晶长石团体,常与石英、白云母共生。矿石化学成分:含二氧化硅(SiO2)64.02%,氧化钠和氧化钾(Na2O+K2O)15.6%,三氧化二铝19.17%,还含有少量磷(P)和硫(S)。储量约30~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