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陕西 > 招商载体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简介

时间:2022-12-02  来源: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陕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临渭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最早设立的三县之一,近现代陕西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地方之一和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渭华起义的发祥地,全国奶山羊基地县建设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标兵,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高产优质商品粮大市,全国科技实业强市,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全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城市,全国“万步有约”健走示范城市、最具体育活力城市、百强健走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无公害葡萄、冬枣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区,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产业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十强区,中国优质水果十强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陕西省棉花生产、秦川牛养殖、关中驴良种、奶山羊基地县(区),陕西省优质核桃生产科技示范区,陕西省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重点区,陕西省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示范区,陕西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区,陕西省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陕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陕西省林业产业强区,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陕西省旅游示范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陕西省文明城市,陕菜之乡,全省绿化模范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省诚信计生示范区,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模范区,全省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全省廉政文化示范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全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区,省级健康促进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秦东地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985年批准为乙级开放城市。因自古以来就是关中东部的交通枢纽,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名称来历】临渭区因区政府驻地濒临渭河得名。又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军事家张仁愿、北宋名相寇准出生或居住在此,故有“三贤故里”之称。

  【位置和面积】临渭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华县相邻,南与西安市蓝田县相接,西与西安市临潼区隔零河相望,西北与富平县接壤,北与蒲城县毗邻,东北与大荔县相连。介于东经109°22′56"—109°45′51"、北纬34°14′19"—34°47′42"之间。人民政府驻渭南市临渭区东风大街86号,电话区号0913,邮政编码714000,距省会西安62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0千米,总面积1263.76平方千米(含高新区、经开区)。其中,陆地1222.06平方千米,占96.7%;水域41.7平方千米,占3.3%。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28.02人(含高新区、经开区)。

  【政区划分】2020年末,临渭区辖杜桥、人民、解放、向阳、站南、双王6个街道,桥南、崇凝、丰原、阳郭、阎村、三张、孝义、交斜、故市、蔺店、官路、官道、下邽、官底14个镇,下设6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涵盖4个移民搬迁社区),281个村民委员会、2148个村民小组。

  【地形地貌】临渭区地处秦岭纬向、祁吕贺山字型、新华夏系和陇西旋卷4个巨型构造体系的交汇地区,渭河平原东部。全境呈梯状长方形,地势南高北低,依次分为秦岭山地、丘陵沟壑、黄土台塬、渭河平原4个地貌单元。秦岭山地99.84平方千米,占7.9%;丘陵沟壑64.45平方千米,占5.1%;黄土台塬256.54平方千米,占20.3%;渭河平原842.93平方千米,占66.7%。海拔在330~2449米,境内最高峰箭峪岭位于桥南镇境内,海拔2449米,城区海拔338米,最低点位于渭河河道漫滩地内海拔330米。渭河经中部自西蜿蜒东流,零河、湭河、赤水河自南向北成“川”字形注入渭河。构成山峰起伏,丘陵连绵,河溪交汇,塬面相接的地貌。史称“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

  【气候】临渭区属亚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冬季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下旬;夏季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春、秋季最短。多年平均气温13.8℃,1月平均气温-0.5℃,极端最低气温-16.7℃(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42.7℃(1966年6月21日)。最低月均气温-7.6℃(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5.5℃(197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7.2℃,最大日较差24.7℃(1997年5月31日),最大年较差30.3℃(1973年)。生长期年平均262天,无霜期年平均216天,最长246天,最短19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66.5小时,年总辐射118.6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10.5天(一般为2月6日至12月13日)。年平均降水量569.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36.9天,最多83天(1999年),最少为17天(199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835.9毫米(196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01.0毫米(199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8月最多。

  2020年,临渭区平均气温13.7℃,比历年平均值(13.8℃)偏低0.1℃,呈现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度(孝义镇),出现在5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3.8度(下邽镇),出现在12月31日早晨。全年总降水量776.8毫米,比历年平均值(569.4毫米)偏多207.4毫米,呈现夏秋多雨、冬春少雨的特点。全年总日照时数2796.1小时,比历年平均值(2066.5小时)偏多729.6小时。年内气候接近常年,呈现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降水总体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表现为冬夏多、春秋少;日照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季节气候为:冬季气温偏高,暖冬特征明显;春季冷热交替,乍暖还寒;初夏酷热干旱,仲夏多雨凉爽;秋季阴雨绵绵,收种推迟。年内大风、倒春寒、春旱、夏和秋连阴雨等灾害天气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总体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是利大于弊。是年,全区气象灾害中等发生,危害较小,总体气候状况属于中等偏上年份。

  【水文】临渭区境内河道属渭河流域,流域面积1263.76平方千米(含高新区、经开区),占100%。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渭河1条,总长37.5千米,年均径流94.3亿立方米/秒;二级河道湭河、赤水河、零河3条,总长88.3千米;三级河稠水河、清水河、高湾沟、刘才沟、老虎沟、苇子沟、邢家沟、桥南东沟、寺峪、羊峪、葫芦峪、黑掌岭、稀屎沟等13条,总长871千米;另有四级河若干条。河流总长度996.9千米,河网密度0.8千米/平方千米,年均径流总量94.8亿立方米,年排涝量6891.3万立方米,年排水面积550.5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渭河,从西向东由白杨街道张义村(自然村)西北入境,流经西庆屯村北、东南流至赵村、又东北流至沙王(沙王渭河大桥)、再东南流至双王街道槐衙社区、向东流至上涨渡渭河大桥、东北流至龙背街道永丰村、转东南流至向阳街道赵王村、向东经田家、淹头村东北的赤水河口入华县境内,又流向东北至信义街道仓渡村南,折东流经孝义镇赵家崖、金滩村从镇南入大荔县境内,主要支流有湭河、赤水河、零河等。境内最大内河为湭河,由稠水河、清水河在阎村镇史家村汇合而成,自川道北流至川口王,经站南街道李家堡之灰堆村穿市区至人民街道张庄村北注入渭河,长45.4千米,流域面积259.5平方千米,年均径流3742万立方米/秒。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临渭区境内地下矿藏有砂、石、泥炭、硝矿、盐、黄铁矿、方铅矿和少量褐铁矿8种。其中,砂分布在湭河中下游、赤水河下游和渭河两岸,石广布于湭河中上游和清水河上游的桥南等地,泥炭、硝矿、盐因地质构造条件差、品位低,已不再开采(或生产),黄铁矿、方铅矿和少量的褐铁矿因矿物品位差,无开采价值。境内有植物47科150属300多种;有野生动物9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大鸨、大鲵、林麝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青鼬、小麂、青羊、大灵猫、豺、鸳鸯、鸢、红脚隼、勺鸡、金鸡、斑羚等14种;有鱼类5科13种;有浅水层地下水资源流量约2.1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境内渭河平原地区,年开采量1.3亿立方米。处在全国葡萄、核桃、猕猴桃优生区。其中,葡萄主要分布在境内以北的渭河平原地区,种植面积1.73万公顷;核桃、猕猴桃主要分布在境内以南的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和秦岭地区,种植面积1.43万公顷和0.63万公顷。

  【自然灾害】临渭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雨涝、冰雹、霜冻、大风、虫害、地震、滑坡,泥石流、雾霾等。其中,干旱居多种自然灾害之首,平均3.9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40年9月27日至次年5月10日,连续266天降雨仅4毫米,庄稼收获甚微;雨涝灾害平均5.7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春、夏、秋三季中,以夏季最多,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8月26日至10月12日,连续40多天降中到大雨,加之渭河上游连降暴雨,渭河出现5次洪峰,最大流量5100立方米/秒,防洪堤全线临水3~4米,游孟堤坝崩决,沿河8个乡镇(街道)、66个村、315个村民小组受灾。连阴雨造成30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69.6万人,转移3.3万人;受灾农田6.4万公顷,绝收农田2万公顷;倒房1.04万户2.47万间,危房1262户3.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洪涝造成道路、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毁坏,损失0.5亿元。最强一次大暴雨发生在1981年6月20日15时25分至16时30分,桥南大峪大石槽降雨量达273毫米,乃中国历史罕见。同年7月3日18时30分至22时05分,此地再度出现暴雨,总降雨量138.8毫米,强度78.6毫米/小时。2次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冲毁花园公社农田69.8公顷,房屋35间,毁坏林木11.5万株,死亡6人。冰雹主要集中在5—6月,年内发生最早日期为3月28日(1738年),最迟日期为10月4日(1860年),最多一年出现5次(1788年),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79年6月8日17时20—28分,冰雹平均重1.9克,最大重量5.6克,境内16个公社遭受冰雹袭击,0.7万公顷农田受损。2020年,全区未发生较大自然灾害。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简介 下一篇: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