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陕西 > 招商载体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简介

时间:2022-11-27  来源:岐山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陕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岐山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工业篇

  辉煌历史

  岐山工业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新中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第一辆12吨级以上民用载货车、第一辆重型汽车从这里走向全国。1940年雍兴实业公司在蔡家坡创办了雍兴纱厂、机器厂、酒精厂(后改为面粉厂),华胜烟草(宝鸡烟厂前身)、万寿酒坊(太白酒厂前身)奠定了我县乃至宝鸡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基础。“三线”建设期间,陕西汽车制造厂、国营渭河工具厂、陕西省先锋机械厂、陕西省前进机械厂、国营五二三厂等国营企业先后落户,相继建成了岐山县农业机械修理厂、电机厂、红旗机械厂、水泵厂、化肥厂、磷肥厂等24户县属工业企业,占据了宝鸡工业的半壁江山。八十年代,全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造纸、印刷、建材、食品等主要工业门类,工业产品50余种,产品行销国内外。

  阔步前进

  近年来,岐山县始终把工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强化招商拉动、产业引领、项目支撑和环境助推,出台了工业稳增长“十条措施”,设立稳增长专项资金,联企帮扶跟踪服务,全县工业总产值总量居全市前列。现有工业企业2390户,国有大企业3户,规上工业企业92户,中小微企业2600多户。全县产值过5亿元企业8户,过亿元企业28户。蔡家坡经开区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住企业91户,岐山凤鸣工业园已完成总体规划,岐山凤鸣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被评为2020年度省级示范专业特色县域工业集中区先进单位,202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园区。岐山凤鸣工业园食品产业园“五通一平”基本完成,雨污水管网项目竣工试运行,太公醋庄项目建成投产。岐山凤鸣工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完成规划编制,进入启动阶段。“十三五”以来,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8项,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100多万元,落实县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620万元支持198个县级科技项目实施,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8项,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户,省市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24个,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建立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6个,顺利通过省级创新型试点县评估。

  加速腾飞

  工业是岐山经济发展的龙头。我们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全面落实全省打造300万辆汽车工程战略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亿汽车产业集群”目标,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坚持“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理念,以整车企业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为重点,以百万平米标准化厂房为平台,综合运用税收、土地、财政等优惠政策,加快汽车产业“固链、强链、延链、补链、稳链”,铸强打响“岐山汽车”“岐山制造”品牌,打造配套宝鸡、服务陕西、辐射中西部、出口海外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丝路汽车名城,力争到“十四五”末,整车产量突破20万辆,行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同时,落实龙头企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相关优惠政策,扩大凤鸣工业园区食品产业园规模,建设1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加快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升级,推动生态科技创新产业园首批签约企业尽快建成投产。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行“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共塑岐山工业发展新辉煌。

  农林水篇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岐山县南依秦岭,北枕千山,中部为山前洪积扇平原、黄土台原及河谷阶地,呈“凹”字形。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原区被横贯东西的横水河、雍水河、湋水河、渭河及由南往北流入渭河的石头河、麦李河切割,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山区占38%,塬区占50%,川道、河谷占12%。全县共有河流9条(渭河、石头河、麦李河、峒峪河、湋水河、横水河、苜蓿河、祝家河、七星河),水库15座(小一型5座,小二型10座),湖面2处(尚健湖、凤鸣湖)。岐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日照率45%,平均无霜期187天,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全县农业人口38.3万人,耕地总面积58.5万亩,主要以褐土、黄绵土、潮土和水稻土为主,耕地80%以上属于中壤土,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岐山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这里渔猎农耕,周代末期挖沟泄水,修理田塍,种植黍稷,农业逐渐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粮食为基础、畜牧为主导、果菜为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粮食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县、陕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县和全省苹果、猕猴桃、蔬菜、肉牛生产基地县。现种植优质小麦46.69万亩,果园总面积9.22万亩,设施瓜菜2.55万亩,干杂果经济林7.7万亩。全县有各类规模养殖户(场)达到104户,畜牧业产值11.2亿元。现有省市县级农业示范园区34个,华祥食品、天和乳业、石羊饲料、大成禽业等龙头企业113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户、市级33户,“岐山天缘”“百年美阳”等品牌荣获知名商标,“鸾凤”挂面、“天缘”香醋、“德有邻”辣椒制品等12个品牌荣获著名商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32个,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8.44万人,被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基础条件大幅改善。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秦岭北麓生态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完成街道硬化105公里,改厕66454座,清理村庄道路2091公里,73个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7个村被命名为省市级教育示范基地,4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蒲村镇赵家台村等27个村被评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故郡桥山村等9个村被评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益店镇北营村等14个村被评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示范村。益店镇、蔡家坡镇被评为国家级卫生镇,蔡家坡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引渭渠、北干渠、南干渠等穿境而过,先后铺设田间道路130.7公里,衬砌渠道558公里,新打、改造机井116眼,建成高效节灌工程186处26.6万亩,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7.36万亩,占耕地面积89%;林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5.84%,森林覆盖率26.27%,岐渭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首批省级森林城市等殊荣。

  发展思路明晰笃定。岐山县聚焦做大“一碗面”经济,坚持臊子面、擀面皮两轮驱动,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发展,发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优势,根据“一碗面”经济要素构成,突出绿色和有机,发展30万亩小麦、9万亩蔬菜、1万亩油菜、0.2万亩辣椒、10.26万头生猪和9万亩水果,打造全程可追溯的“一碗面”经济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加快仓颉庙红萝卜、鲁家庄小麦等区域特色农产品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发展模式,健全龙头企业制定标准、签订订单,合作社和农户负责生产、享受优价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

  文化旅游篇

  岐山素有中国千年古县、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礼仪文化之乡、中国臊子面之乡、民间艺术之乡、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等美誉。近年来,岐山县立足文旅资源禀赋,加强资源开发和品牌培育,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全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等多项殊荣。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中医始祖岐伯曾在这里悬壶济世,元圣周公在这里制礼作乐,诸葛武侯在这里鞠躬尽瘁。岐山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诗经》描绘的大部分是岐人岐事。现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存和西周早期大型宫室遗址凤雏遗址等文物遗迹5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12处、县级24处、馆藏文物25228件(组),居陕西省前列。自西汉以来,共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青铜器2万多件,甲骨文3万余片。周公庙遗址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现了迄今为止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墓地和中国最早的陵墙,发掘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多达2600多字,被学术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古发现”。周原遗址是迄今规模最大的西周单体建筑基址,是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的“铜轮牙马车”被誉为西周“第一豪车”。拥有周公祭典、岐山转鼓、岐山油漆绘画技艺、岐山剪纸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7个。2022年,岐山传统榨油技艺、岐山青铜器复制技艺入选陕西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凤鸣镇北郭村、凤鸣镇庵里村、故郡镇涝川村、京当镇岐阳村被陕西省住建厅公布为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蒲村镇邢氏家规入选《三秦家规》,故郡镇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岐山香醋被誉为“中国第一香醋”,擀面皮、锅盔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臊子排骨、肘花被认定为“陕西名菜”,岐山臊子面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酥饺、空心挂面等民间小吃花样繁多、闻名遐迩。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水城·三国小镇一体化综合景区建成运营,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建成开放,召亭“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周公庙勤廉教育基地建成投用并被市纪委命名为宝鸡市廉政教育基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凤雏宫遗址复原展示工程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准,涉及凤雏遗址展示工程前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以周公庙为依托,以周文化展示与传承为核心,以“古、工、乐、奇、巧”为特色,以“天地人”为轴线分区的岐山周文化景区荣获“美丽中国新锐文旅目的地”称号,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二批“十百千”工程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成资福烟霞等13个省市县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凤鸣镇刘家塬村、八角庙村和故郡镇涝川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岐山天缘醋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五丈原景区成功创建为市级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教育实践基地,启动实施了周文化景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和水城·三国小镇国家3A级景区创建工作,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正在全面推进。

  文化服务质效提升。岐山文学艺术事业久负盛名。岐山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达到21名。徐岳、李凤杰、唐栋、冯积岐、红柯、温亚军等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岐山是秦腔的主要发源地,张德明、王彦奎、丁良生、张兰秦、李军梅、王宏斌等名家享誉西北。书法协会、楹联诗词学会、作家协会、漫画协会等活动丰富,创作成果喜人,岐山县冯家村锣鼓表演队《西岐雄风》、索王锣鼓队《威风转鼓》荣获宝鸡市民间锣鼓大赛银鼓奖。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了上下联通、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文化馆、图书馆县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启动实施了第十一届宝鸡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周文化旅游季、非遗进校园、“三秦书月书香岐山”全民阅读月等文化旅游活动,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民族交响合唱音乐会、举办了岐山县2022年“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岐山之夏”广场舞大赛、送电影、送戏曲、送图书等文化惠民工程。《寻根周原》观影礼在西安万达影城举行并被央视六套电影频道宣传报道,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在央视九套播出,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等美食在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进行了专题报道,岐山的历史文化、美食风景获得广泛好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简介 下一篇: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