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西藏]-[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噶尔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噶尔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处冈底斯山脉西段,东与革吉县、南与普兰县、札达县毗邻,西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北与日土县相连,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西藏21个边境县之一,是阿里地委、行署所在地。全县辖4乡1镇、15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8080平方公里(1.808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全县总人口24910人,其中,农牧民人口2288户7510人。自然景观有朗久林湖、那木如温泉、扎西岗湿地、加木红柳公园等,人文景观有热拉卡玛城堡、狮泉河镇北面山坡用石头垒砌的“毛主席万岁”标语、烈士陵园等。
【地理环境】
噶尔县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西部、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东南与阿里地区普兰县相邻,南及西南与阿里地区扎达县接壤,西北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相连,北靠阿里地区日土县,东与阿里地区革吉县毗邻。噶尔县地理坐标为东经79°07′至81°10′,北纬30°58′至33°17′。
地形地貌
噶尔县西部有伊拉日居山山脉,中部有西北是东南走向的冈底斯山脉,北部有则木日山,海拔高6051米,拉梅拉山,海拔高4828米。中部有日赛田山,海拔高4802米,阿弄拉山,海拔高6018米。西南部有拉加山,海拔高6261米。东部有罗布山,海拔高5603米。
水文特征
噶尔县境共有大小湖泊12个,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由于地处干旱区,狮泉河水系不甚发育,平均径流深仅为25毫米,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
气候特征
噶尔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噶尔县全年平均气温在0.5℃。其中,7月份为最高,为13.8℃;最冷月均出现在1月,气温为-12.7℃。每年除7、8两个月份外,其它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年降水量73毫米。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气温随海拔高度呈垂直变化。一年四季可降雪。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到2014年,噶尔县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水晶、锑、铅、锌、石灰石、硼砂、盐等矿产品,分布面积广,矿质好,极具开发价值,是继革吉、改则之后的第三大矿藏资源县。
水资源
噶尔县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有沼泽和温泉分布。温泉多为火成岩裂隙中涌出的潜水,不但补给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温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冻。
【人口民族】
2000年,噶尔县辖1个镇、4个乡。除少数是汉族外均为藏族。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364人,其中: 狮泉河镇7731人、左左乡1255人、昆莎乡1705人、门士乡1944人、扎西岗乡729人。
2014年,噶尔县总人口(含驻军部队、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4.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