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西藏]-[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百度百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班戈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因境内的湖泊班戈错而得名,地处藏北西部,位于藏北高原的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之间。东与色尼区为邻,西与申扎县搭界,南与拉萨市当雄县、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相邻,北与双湖县和安多县相接。行政区域面积3085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班戈县常住人口为39309人。2019年,班戈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054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946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71万元。
旅游景点有孜日贡巴寺、恰多朗卡岛、纳木错、色林错等。
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班戈县退出贫困县。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行政区划】
2000年,班戈县辖2区18乡,133个村。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班戈县辖4个镇、6个乡:普保镇、北拉镇、佳琼镇、德庆镇、马前乡、门当乡、保吉乡、青龙乡、新吉乡、尼玛乡。
【地理环境】
区位境域
班戈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东西跨度为364千米,南北宽35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30858平方千米。县境属南羌塘高原湖盆地区,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以及藏北高原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泊之间。自西向东分别与西藏自治区尼玛县、申扎县、南木林县、当雄县、那曲县、安多县相接。
地形地貌
班戈县境地貌受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控制,地势上呈现出南凹北凸,南部湖面地区的为海拔4530米,周围为冲积平原和较缓的残山;北边为深切高山,海拔为4640米,山顶有冰川发育,中部分布着海拔5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呈低山状。地质构造轮廓大致可分为:燕山皱褶系、侏罗系地层分布,近东西走向,基本属海上沉积,厚度大,火山岩体不发育。
气候
班戈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四季不分明,冬长夏短,多风雪天气,年温差相对大于日温差。班戈县境由于群山隔断,印度洋潮湿空气难以进入,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空气稀薄,寒冷干燥,气候变幻无常,昼夜温差大,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零度左右,年日照时间为2850多小时,年最高气温21.9℃,最低气温-28.6℃。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7.1℃,七月份平均气温16.5℃,冻土深度3米。班戈县年降水量为289─39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年蒸发量为1993.4─2104.1毫米,为降水量的6.9─7.3倍,年相对湿度为41%,年径流量为59.6mm。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据2011年资料显示,班戈县主要矿产有硼、砂金、锡、铬铁、盐、油页岩、玉石、云母、紫水晶等。
动物资源
据2014年资料显示,班戈县野生动物有野驴、黑颈鹤、藏羚羊、熊、樟子、雪豹、雪鸡、岩羊、拾俐、狐狸、秃赞等;鸟类主要有黑颈鹤、斑头雁、秃鹫、藏雪鸡、棕头欧、秋沙鸭等;鱼类品种主要有西藏裂腹鱼、裸裂尻鱼等。
植物资源
据2014年资料显示,班戈县药用植物有角苗伞根、虎耳草、大叶秦芜、小叶秦芜、麻黄、红花、刺参、葫芦苗、高山党参、青活麻、大黄等40多种。牧草品种有紫花针茅、高山蒿草、苔草、莎草、禾草和杂草等。
土地资源
据2014年资料显示,班戈县土壤类型以高山草原土、高寒草甸土及高山荒漠土为主。2014年,班戈县有高山草原土16775平方千米,高山草甸土4474平方千米,高山荒漠土3950平方千米。土壤种类繁多,共分布有5个土类,7个亚类,12个土属,36个土种。
能源资源
班戈县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据2014年资料显示,班戈县年日照时数达2900多小时,太阳能资源为18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年大风日数为62天,平均风速为5.7/秒。另外,班戈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念青唐古拉冰川面积7536平方千米,每年平均冰川融水149.43亿立方米,水利资源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