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西藏]-[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错那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错那”藏语意即“湖前面”的意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东接印占珞隅地区,西邻不丹、南与印度接壤,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边境县之一。县城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拉萨380公里,距泽当220公里。极端最低气温-32.9℃,极端最高气温18.2℃,全年无霜期仅有42天,常年天气寒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以雪、洪、霜灾尤为突出,是典型的高寒县。
【历史沿革】
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
吐蕃王朝时期,错那一带属约茹所辖。
元朝时,属扎由瓦万户府领辖。
1354年,帕竹地方政权在错那建宗,属错那宗。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山南设立基巧又称洛基,驻地泽当,辖13个宗。错那宗属山南基巧。
民主改革前,错那宗属洛喀(山南)基巧管辖,而门隅的大部分地区则在20世纪上半叶中印战争后一直被印度非法侵占。1952年,属中共江孜分工委。
1956年8月29日,属山南基巧办事处。
1959年5月5日,错那宗、德让宗2宗(县)合并设立错那县,错那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府驻错那镇,属山南专员公署。
1969年3月29日,属山南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属山南地区行政公署。
2016年2月,属地级山南市。
【自然地理】
气候特征:喜马拉雅山脉横贯错那县境,南部印占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区属于高原性高寒气候。年日照时数2589小时,年无霜期仅42天,年降水量384.3毫米。年平均气温-0.6℃,常年天气寒冷,是典型的高寒县。错那县的气候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和喜马拉雅山北麓高原性高寒气候两类。前一类的特点是湿润多雨,日照时间短,旱雨季不分明;后一类则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终年寒冷,冬春多大风天气且常有雪灾。暖季短促而润凉,多降雨,昼夜温差小,最热月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18℃(2007年9月3日);冷季漫长而酷寒,多风雪,昼夜温差大,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37℃(1981年12月20日)。
水资源:错那县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湖泊,拿日雍措是西藏错那县最大的湖泊,总面积58.33平方千米。
矿藏资源:截至2013年,错那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沙金、炭、铁、锡、铅、锌、锑、粘土、磷等十余种,蕴藏量上万吨。[21-23]
动物资源:截至2013年,错那县的野生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一类动物有:孟加拉虎、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野驴、野牛等;二类动物有:猕猴、棕熊、黑熊、秃鹫、岩羊、狐狸等,此外,还有贝母鸡、野鸡、蛇、黄羊等。
植物资源:截至2013年,错那县拥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高等植物门类。其中,有国家保护树种,一、二类商品木材数十种,还生长着素有“错那箭竹”之称的大量成片竹林。错那的药用植物就有几十种。主要药材有黄连、天麻、红景天、五味子、虫草、贝母、黄芩、当归、党参等;野果类有:木瓜、山丁子、猕猴桃、山核桃、杏桃、草莓、蔷薇果、枸杞、沙棘、花椒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12月,全县辖9乡1镇(其中门巴族乡4个),27个行政村(其中居委会2个),55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错那镇错那社区。
【人口民族】
人口:总人口16068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3104人,非农业人口2964人)。
民族:错那县居住着藏族、汉族、门巴族、回族、珞巴族等民族,全县以藏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