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云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兰坪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兰坪县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是滇西北城镇群的重要节点,是连接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和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全县面积4371.2平方公里,下辖4乡4镇、108个村委会(含7个社区),总人口21.8万,其中农村人口17.9万,占总人口的82.1%。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有力支持中,正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面貌迈进新时代。凸显出以下几个特点:
历史悠久。1万多年前,兰坪就有先民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西汉元封二年隶属益州郡比苏县,唐朝时期设眉邓、洪郎二州,南诏时期隶属剑川,元、明、清均属丽江。民国元年设兰坪州治,民国三年(1914年)成立兰坪县。1949年5月10日兰坪解放,隶属丽江地区。1957年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今。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兰坪县建制,设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云南确定的解放战争时期59个革命老区县(市)之一。
高山峡谷。兰坪位于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境内峰峦林立,江河纵横,有云岭山脉、翠屏山脉、碧罗雪山山脉和澜沧江、沘江河、通甸河等大小河流93条。95%的土地面积是高山峡谷,最高海拔4435米,最低海拔1360米。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呈典型垂直分布的立体气候带,年平均气温山区13.7℃、河谷16.2℃,无霜期190天,年平均日照山区2008.7小时、河谷1704.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山区1002.4毫米、河谷620.1毫米。民族众多。兰坪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有汉族、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9%。从民族结构上看,白族占45.9%、傈僳族占34.2%、普米族占8.7%、彝族占3.8%、怒族占1.5%。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傈僳族是“直过民族”,普米族和怒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兰坪既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
生物多样。兰坪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公园”和“原始物种基因库”,有滇金丝猴等37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全县森林覆盖率71.47%,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活立木蓄积量3488万立方米,适合发展林果、药材、杂粮、畜禽等产业,有乌骨羊、绒毛鸡等地方特有畜禽,有秦艽、重楼、续断、天麻、蝉花等160多种名贵药材,是“云药之乡”和云南省生物产业示范基地。资源富集。兰坪有储量1100万个金属吨的世界级凤凰山铅锌矿,境内分布着铜、银、盐、锶、汞等10余种矿产资源,共220多个矿床、矿点;澜沧江干支流可开发装机容量300万千瓦以上;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云岭片区、老窝山片区和老君山西部片区,以及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富和山、老窝山等自然生态资源。
文化璀璨。兰坪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歌舞和民族文学,有白族“二月会”、普米族“情人节”和“吾昔节”等特色民俗节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米族民间舞蹈“搓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拉玛人民间歌舞“开益”、普米族“四弦乐”等。
2021年(1-9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87646万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945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276725万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347976万元,增长4.5%。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9869万元,增长19.7%;规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5元,同比增长1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78元,同比增长12.6%。
【政府网站】https://www.lanp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