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贵州]-[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江口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江口县始建于1913年,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圈”保护网、国家自然保护区、佛教名胜梵净山在其境内,素以“鱼米之乡”著称。
江口地域最早初形于春秋战国,属楚黔中。战国属秦黔中郡义陵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隶荆州,属武陵郡无阳县,王莽建国,号“新”,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复称武陵郡,并无阳县入辰阳,江口属辰阳县。刘宋时期,宋孝武帝建元年(454)至齐,江口仍属辰阳县。502年,肖衍称帝,国号“梁”,江口属武州南阳郡建昌县。557年陈霸先称帝,国号“陈”,废建昌县,江口属南阳郡。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废南阳郡,于其地置寿州。十八年(598),改寿州为充州,大业初废充州,并其地入辰州改为沅陵郡,废静人县入辰溪县,江口属沅陵郡辰溪县。唐天宝三年(744)江口属辰水县,隶充州,后唐江口属蜀黔州。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牂牁蛮首领张万浚率所属思夷等州归附于楚,江口属楚思州。南唐时期,攻楚,楚王马希崇降,江口属南唐。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分荆湖路为荆湖南北两路,北路领沅州、清州,江口属沅州麻阳县,淳熙八年(1181)杨再西率其子政强领士兵开发省溪、宙逻、铜仁大小两江等地。元置省溪,提溪长官司。明永乐二十年(1414年)改隶铜仁府并延至清朝。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设省溪吏目1员,吏目署驻大江口(今双江镇)。光绪六年(1880)清廷准贵州巡抚岑毓英奏,移铜仁县治于大江口,江口始成县治。民国2年(1913),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民国12年(1923)废道,各县均直隶省。民国24年(1935),省分设行政督察区,江口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之后,行政督察区番号屡经更易,但体制未变。县辖村寨小有调整,但基本格局未动,一直维持至1949年。1949年11月13日江口解放。1950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口、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3县分开,江口县辖区仍旧,保持至今。全县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今辖六镇两乡两街道,总人口25万人,有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羌族等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53%。
【自然地理】
江口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跨东经108°30′—109°06′,北纬27°27′—27°58′,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870平方公里。东邻铜仁,南连岑巩,西毗松桃,西北接印江。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地势由西、北、南三方向东倾斜,最高点凤凰山海拔2570.5米,最低点新寨村矮埂275米。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溪河密布,主要河流有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为西北——东南部高中山峡谷区,山势陡峭,层状地形明显,适宜于生态、旅游业发展;中部低山宽谷区,属地势平缓开阔的低山谷盆地,溪河密度大,是稻谷、油菜主产区;东部低山丘陵河谷区,地势有一定起伏但平缓开阔,适宜经济作物生长;南部岩溶化低山丘陵区,区内峰丛、槽谷、溶洞、暗河发育,地势平缓,山顶多呈浑圆状,是粮食和烤烟产区。
【自然资源】
1.矿藏
据资料和调查,江口县内有矿床矿点90余处,大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16处。已知矿产有汞、铜、铁、钨、锡、铌、钽、镍、金、锑、铅、锌、钼、钴、铀、及磷块石、大理石、石棉、煤矸土、粘土等20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2.水资源
江口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客水和地下水组成。河流均属雨源性河流。四条主河流是:闵孝河、太平河、桃映河、车坝河。天然地表水资源总量22.55亿立方米,县内地下水资源亦比较丰富,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双江镇、怒溪、坝盘、太平、民和、官和、闵孝、德旺、凯德等乡。平均总动储量4.5亿立方米。
3.水质水温
按全国水系、水质评价标准均属一二级,适合于农灌、酿造、饮用、养殖以及工业用水、符合旅游要求。碳酸盐类地区地下水,PH值6.2—7.5,矿化度0.83—0.26克/升,为碳酸—钙镁型;变质岩地区地下水,PH值6,矿化度0.03—0.02克/升,为碳酸钙钾钠型。
地热水已经查明三处,其中浑水河两处,水文恒定,分别为23℃、21℃、后者流量2.9升/秒。
4.土壤
江口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受固岩性、上壤母质、地貌海拔、植被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谱性十分明显。主要有:山地灌丛草甸土、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等。全县土壤以微酸性较多,酸性及中性次之,强碱性及碱性极少。
5.植物
粮油类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洋芋、小麦、大麦、燕麦、小米、高粱、荞麦、大豆、豌豆、绿豆、赤小豆、花生、芝麻、油菜、油茶、油桐、乌桕。
瓜果类有西瓜、香瓜、地瓜、桃、李、杏、梨、橙、桔、柿子、枇杷、银杏、板栗、丝栗、葡萄、核桃、猕猴桃。
蔬菜类主要有:白菜、青菜、菠菜、芹菜、韭菜、萝卜、胡萝卜、莲花白、茼蒿、南瓜、苦瓜、丝瓜、茄子、辣椒、莴笋、四季豆、豇豆、冬瓜、黄瓜、芋头、姜、蒜、葱、番茄、竹笋、刀把豆、笋瓜、茭笋、芫菜、藠头、瓠瓜等。
竹木类:楠竹、金竹、山竹、苦竹、水竹、毛竹、刺竹、箭竹、慈竹、斑竹、杉、松、柏、枫、柳、樟、桑、槐、漆、梓、椿、棕、青杠、梧桐、白杨、漆树等。
观赏类主要有:桂花、荷花、兰花、指甲花、山茶花、杜鹃、珙桐、菊、梅、鸡冠花、牡丹、玫瑰、仙人掌、美人蕉、芙蓉花、芭蕉等。
珍稀植物:珙桐、冷杉、黄杨、鹅掌楸等。
其他还有棉、麻、茶、甘蔗、向日葵、烤烟、野生中药材等。
6.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以华中区系成分为多,据初步调查,陆栖脊椎动物有304种,其中爬行动物8科46种;两栖动物8科34种,鸟类35科173(4亚种)。包括国家一类保护濒危物种黔金丝猴、二类保护动物大鲵等。
7.真菌
局对县内大型真菌初步考察及有关资料记载,有大型真菌151种,分属两个亚门33科。其中食用菌30余种,毒菌7种,药用真菌21种,树木病原真菌56种。药用真菌中有12中含抗癌物质。可以供食用、药用真菌主要有灵芝、紫芝、猴头、竹荪、银耳、木耳、羊肚菌、牛肝菌、鸡枞、石灰菌、侧耳、香菇、草菇、松乳菇、裂褶菇、猪苓、茯苓、竹璜、麦角菌、硫磺菌、密环菌、红菇、松针菇等。酿造、食品加工方面用到的真菌有酵母菌、黑根霉、曲霉。
【政府网站】http://www.jiangk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