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对接平台]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招商实务]-[产业研究],内容来源于 [合肥市投资促进局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VR(虚拟现实)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三维环境,通过动作捕捉装备,给用户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AR(增强现实)是VR的延伸,能把计算机生成的物体、图片、视频、声音等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并与人实现互动,二者实时地叠加,补充在一起,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实现互动。MR(混合现实)是更进一步的技术组合,发展慢于其它两者。本文将不严格区分AR、VR、MR,用VR/AR进行统一表述。
一、产业发展趋势
从市场趋势看:VR/AR产业逐渐回归理性,已进入新的裂变式发展阶段。目前VR/AR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设备为核心的产业链,覆盖零部件、输出设备、交互设备、信息处理和系统平台的软件、内容制作、行业应用、平台分发等多个细分环节。受硬件产品销路拓宽、内容市场不断繁荣等利好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为583.9亿元,同比増长41.2% , 保持较快增速。预计未来三年中国虚拟现实产品将加速普及,市场增长将保持稳健态势,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 20%-40%的较高速度,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VR/AR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完善自身业务建设,加大对VR/AR的投资和创新,不断推出新品或更新原有系统平台。同时,开始出现一批独角兽企业,如奥比中光等,行业整体环境不断改善。
从技术趋势看:科技强国战略正在驱动以VR/AR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和产业进一步发展。VR/AR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与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正在融合,这些新兴技术和产业正在成为中国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载体之一。VR/AR所带来的革命性体验提升,使VR/AR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在虚拟现实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方面也取得了多项突破,部分技术走在了世界前沿。例如,在交互技术上,我国解决了VR头盔被线缆束缚的问题,开发出全球首款VR眼球追踪模组。在光场技术上,光场拍摄系统实现了高精度三维建模,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在终端产品上,国产VR眼镜已经成功应用在太空之旅中航天员的心理舒缓上。
从国内外布局看:2021年,北京、上海、广东延续领先态势,虚拟现实产业规模领跑全国。其中,北京大力发展融合大带宽、低时延的5G和云计算技术,将数据计算和存储放在云端,成为推动虚拟现实应用普及的强劲引擎;上海大力发展集基础技术平台、云平台、AR眼镜、内容平台于一体的AR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创新教育、工业、旅游、营销等应用;广东着力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完善提升本地虚拟现实产业链,在硬件环节有一批实力较强企业。
合肥市高度重视VR/AR产业发展,发布《2018-2023年合肥市虚拟现实产业链全景监测及市场发展趋势调查报告》,全面分析了合肥市虚拟现实产业链市场竞争现状、需求状况及增长态势、市场运营状况、市场投资机会和潜力。目前,合肥VR小镇的产业资源开发已进入高效匹配对接轨道,将为合肥经济发展和中国VR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产业政策
(一)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其中“建设数字中国”部分将虚拟现实产业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进一步肯定了虚拟现实产业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
(二)国务院颁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深化VR/AR等技术融合,拓展公共生活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三)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5G、北斗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以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四)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家居、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智能产品普及应用,发展智能导购、智能补货、虚拟化体验等新兴零售方式,推动远程医疗、网上办公、知识分享等应用。
三、产业链全景图
目前VR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设备为核心的产业链,已经覆盖零部件、输出设备、交互设备、信息处理和系统平台的软件、内容制作、行业应用、平台分发等多个细分环节,VR产业链覆盖面广,具备产业做大的基础与潜力。

四、招商对接平台
(一)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宏达通讯有限公司(HTC)、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虚拟现实领域主要企业、研究机构联合发起的联盟,致力于解决全球虚拟现实领域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包括: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重点、标准制定、产业链协同、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扶持等,并对未来3-5年政府如何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提出建议。
(二)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协会。由核心区虚拟现实企业、科研机构发起成立,为推动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联合型跨部门和跨所有制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目的在于强化产业链各级成员的沟通、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政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规范和协调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实现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协会成员包括: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高校、科研机构;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开发企业、虚拟现实应用企业、虚拟现实产品渠道和推广企业等。
(三)AR/VR行业应用研究中心。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政策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的支持下,AR/VR行业应用研究中心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依托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物联网时代以AR/VR为核心技术平台的垂直细分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是目前唯一一家以研究创新信息技术与中小企业行业应用融合为己任的研究机构和专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