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四川 > 招商载体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简介

时间:2023-01-01  来源:会理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四川]-[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会理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会理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攀西腹心地带,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会川。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融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会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118个、全省第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幅员面积453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46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39万人。市内有汉、彝、藏、回、傣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6.7%。

  初步核算反馈,2021年会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02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63.9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75.03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3%、47.7%和3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0:29.8:38.2调整为30.5:32.0:37.5。全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16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

  会理资源富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素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全市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现已形成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加现代流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10+2”产业构架,会理已成为全国石榴、黑山羊第一大县,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第三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全省铜业第一大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经济林之乡、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发展潜力巨大。

  会理市南北最长处14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5公里,东部和北部分别与会东县、宁南县、德昌县相邻;西部与攀枝花市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接壤,南部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楚雄州元谋县和武定县隔金沙江相望。县城距攀枝花市区102公里,距凉山州政府所在地西昌市185公里,距昆明市区300公里,是昆明、攀枝花、西昌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连接点、交汇地,自古以来就是川西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重地,为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

  会理市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水田24万亩,旱地81万亩;有宜农荒地30多万亩。年均降雨量1211.7毫米,降雨量90%以上集中在6—10月。全年日照2421.5小时,无霜期250天左右。全市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2条,总集水面积4244平方公里,河流总长1000公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447万亩,活林木蓄积量131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

  会理市地处攀西裂谷腹心地区,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素有“矿产博物馆”的美誉,市境内已查明矿产地198处,大型矿床8个,中型23个,小型66个,矿点46个,矿化点55个。目前全市共有探矿权67个(其中金属探矿权61个,能源矿产探矿权4个,非金属探矿权2个;按勘查矿种分类,单一矿种探矿权43个,多矿种探矿权24个),勘查区总面积854.57平方公里。共有采矿权85个(其中有色金属15个,黑色金属20个,能源(煤炭)3个,非金属13个,砂石、粘土、页岩33个,矿泉水1个)。全市矿产资源中,钒钛铁、铜、镍矿产,主要分布于城区以南各区;铅锌、锡、煤矿产,主要分布于城区以北;建材非金属等矿产遍布全市。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3种,占四川省探明储量矿种的48.8%。黑色金属方面,铁矿储量占全省储量的3.5%;有色金属方面,铜矿储量占全省首位,锌矿储量占全省的23%,锡矿储量占全省的37.5%,钴、铟、蛇纹岩、石英岩四种矿产储量在全省也占有一定比例。

  会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先后为郡、府、路、卫、州的领地,蜀月滇风的文化交融,积淀了多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会理古城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雍正十二年,在城中心十字大街修建钟鼓楼,至乾隆时续修完,成为会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形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今天的会理市城还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被建筑界专家誉为具有“明清之风”的独特风貌,其中一类保护建筑10幢,二类保护建筑20幢。大量的明清建筑、寺庙、会馆、民居古宅四合院,老城的北城门、钟鼓楼、城南白塔山文塔,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

  会理饮食源出川味,兼有滇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千百年不断吸纳、改变、传承、创新,形成了会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羊肉汤锅、羊肉米粉、鸡火丝饵块、抓酥包子、铜火锅、熨斗粑、稀豆粉,鸡枞饺子等小吃让人回味无穷。境内有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遗址、会理会议遗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在第二届中国旅游品牌世界之旅·香港峰会暨中国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上,会理市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称号。

  目前,会理已构成了以矿业采、选、冶、加为主要产能体系,以黄(烤烟)、红(石榴)、黑(猪羊)、绿(生态)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主要经济格局,形成了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质产业六大产业集群,年产粗铜10万吨/年、处理铅锌原矿49万吨/年、钒钛铁精矿1040万吨、球团100万吨、原煤60万吨、 打叶复烤烟叶90万担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铜镍冶金生产基地,全国石榴生产第一县,生猪调出大县、产粮大县。

  会理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之美誉。城区规划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13.65平方公里;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0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0.27 平方米;集镇公共绿地面积16.1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平方米。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27个、省级生态村5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州级生态村168个、州级绿色学校2所,县级生态村170个、绿色学校15所、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10户、县级生态家园6.2万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省工业强县示范县等优惠政策,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突出文化旅游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石榴、核桃、黑山羊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省内外各类招商平台,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互惠双赢,加强跟踪协调服务,加快核桃、魔芋深加工签约项目建设,确保各类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盈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交通、水利投资平台作用,搭建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重大项目联系责任制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助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州试验区开发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型产业园区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园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县建设,加快打造东坝食品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器。积极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依托石榴、黑山羊、核桃、钒钛磁铁矿和光热等优势资源,深化与省林科院、西昌学院、州畜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和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借脑借智借力,切实解决本市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难题,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政府网站】http://www.huili.gov.c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简介[v] 下一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