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四川]-[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雅江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雅江县因县城依雅砻江而建改名沿用至今。雅江县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雅江县位甘孜州南部,距州府康定151公里,距成都520公里。全县总面积7569.53平方公里,辖6镇10乡、7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县城驻地河口镇,县城海拔2632米。常住人口5.1万人,藏族人口占95%以上。拥有“中国松茸之乡”“中国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大环线第一县”“茶马古道第一渡”“雅砻古渡•悬崖江城”“最美景观大道G318中心驿站”美称或命名称号。
建置沿革。东汉为白狼国地,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陕西行省,明末属西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设置呷啦、河口、下渡三个渡口,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中渡汛。宣统三年(1911)建河口县,属康定府。民国3年(1914),更名雅江县,属川边行政区。1936年5月,红军到达雅江,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1950年5月24日,雅江和平解放,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自然环境。东邻康定市,南界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靠理塘县,北连道孚县、新龙县。北纬29°03′—30°30′,东经100°19′—101°20′。地处“松潘—甘孜”褶皱系巴颜喀拉印支冒地槽褶皱带雅江复向斜带中段核心地带,地层单一,有中生代二叠系和三叠系、新生代第四系地层。雅砻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把全县切割成东西两半,地势高亢,东西高,中间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低中山(分布于县境南部地区)、中山(分布于县境中部地区)、高山(分布于县境东西部地区)、极高山(分布于县境东西部地区,常见为冰雪覆盖)、高平原(分布于东西部夷平面的河流两岸)、高山原(分布于同达山、扎呷山山顶)等地貌。县境内主要有两大山脉,位于东部的同达山脉(雅曲、尼亚曲和吕曲河分水岭)和西侧的扎呷山脉(木里河和霍曲河分水岭),主要山峰有辛丁嘎、剪子湾山、高尔寺山等10座,最高峰为同达山脉主峰努巴(海拔5252米),最低处位于布林永河口(海拔2266米),最大高差2986米。属大陆性季风高原性气候,日照多、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春寒冷干燥,平均气温11.5摄氏度,年总降水量605.3毫米,年总日照量1660.1小时。全县有林地47.097万公顷,森林面积38.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1%,活立木蓄积3678.96万立方米,组成森林的树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桦木等50多种。天然牧草地33.52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44.29%,理论载畜量40.06万个羊单位。现有湿地面积38614公顷,其中河流湿地3453.8公顷、湖泊湿地3577.7公顷、沼泽湿地31582.5公顷。有大小河流69条,其中流域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砻江、鲜水河、霍曲河3条,湖泊有八衣绒乡格日湖,别名亨布措卡,属于天然湖泊,汇入格日沟,属于雅砻江流域;木绒乡庆达湖,别名卓玛拥措,属于天然湖泊,汇入特白沟,属于雅砻江流域。有脊椎动物236种,其中,兽类60种,鸟类163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鱼类5种;有无脊椎动物195种,其中,昆虫无脊椎动物179种,非昆虫无脊椎动物16种。有雪豹、豹、林麝、马麝、白唇鹿、四川雉鹑、斑尾榛鸡、绿尾虹雉、金鵰和胡兀鹫1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黄喉貂、大紫胸鹦鹉、血雉等2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植物100科357属1311种,大型真菌196种,其中,有红花绿绒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冬虫夏草和松茸为国家二级保护真菌。全县生态红线面积31854.86平方公里,占全州生态红线面积4.57%。有4个自然保护地(格西沟国家级、神仙山省级2个自然保护区,庆达沟省级森林公园1个,那溪措省级湿地公园1个。
资源禀赋。享有“中国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大环线第一县”和“茶马古道第一渡”之称,有国家注册的“雅砻江走婚大峡谷”“康巴汉子村”“木雅”等旅游品牌,主要有庆达沟省级森林公园、德差、帕姆岭、祝桑大草原、三锅桩、茶马古道、康巴汉子村、郭萨寺、吉人湖、阿尼青波山、古雅圣山、索洛寺、甲日山岗等景区。有国家3A级景区2个(雅江县康巴汉子村旅游景区、雅江县木雅藏寨旅游景区)。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200多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000万千瓦,其中在建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控制性水库电站工程,总投资664.57亿元,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110亿千瓦时。地热资源6个,德差乡、祝桑乡各一个,波斯河乡、牙衣河乡各两个。风能资源、光能资源(州发改统一策划,县上无数据)。境内蕴藏有金、银、铜、铅、锌、钼、铌、钽、锂、铍、铷、铯、硅、云母、花岗石、石英、地热等矿产资源,矿产地19处、大型矿床5处、矿点6个、矿化点4个,有效期内矿权14宗(其中,探矿权12宗,采矿权2宗)。特别是锂矿资源丰富,甲基卡片区探明氧化锂资源量约280万吨,为世界最大的伟晶岩型锂辉矿。有耕地面积45565.5亩,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草地面积563.6973万亩(天然草场527.22万亩),有牦牛、羊、马等牲畜14.6744万头(只、匹)。有秦艽、山桃、波棱瓜、白芨等中藏药基地955亩。
文化底蕴。雅江的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全县共有寺庙33座,其中格鲁派12座、萨迦派13座、噶举派3座、宁玛派3座、苯波派2座。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锅庄、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区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场广为流传。境内“扎巴”藏族独具民风民俗和语言文化,拥有飞檐走壁式的浪漫爱情——“扎巴走婚”,至今保留着母系时代的遗迹,普遍流行“嘛哩舞”,喜食“臭猪肉”“弥鲁勒”。传统节日有藏历新年、元根灯节、郭岗莲花宝顶煨桑文化节等,在节日期间主要有赛马、马术表演、服饰表演、歌舞等。西俄洛乡在500多年的斗争史中,铸造出外形彪悍、野性十足的 “康巴汉子”,自2004年川青滇藏四省区康巴艺术节首次亮相,便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响亮标签。红色文化有白孜寺的红色故事:1936年,红军进藏时,白孜寺捐献红军一万斤粮食,红军在原寺庙的墙壁上写有“红军永远保护白孜寺喇嘛”。白孜寺有35位僧人,僧人进行生活和宗教活动。2010年白孜寺被甘孜州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四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1项(传统舞蹈跺体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传统技艺藏族建筑石砌技艺—木雅石砌技艺、民俗雅砻江河谷扎坝母系氏族、传统舞蹈嘛呢锅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传统技艺“臭猪肉”制作技艺、民俗雅江倒话、传统技艺木雅泥热、传统舞蹈藏族锅庄舞—竹卓玛、民俗木雅婚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传统舞蹈夏卓固洞、啊勒布姆、啊谢拉多、啊啦巴扎;民俗木雅鹰笛、木雅口玄、央达;传统技艺马鞍、皮箱、传统针线包、藏牧民手工鞋垫、野牦牛角藏香)。有郭岗顶遗址、南真寺、亚多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呷拉古墓群、郭沙寺、崇禧寺、昌都寺、白孜寺、帕姆岭寺、日基村木雅藏寨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县域经济。2021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23亿元,居全州第10位,增长6%,增速居全州第14位;第一产业增加值15974万元,居全州第17位,增长6.3%,增速居全州第11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8363万元,总量居全州第8位,增长1.1%,增速居全州第1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87937万元,总量居全州第7位,增7.3%,增速居全州第6位;全部工业增加值9924万元,居全州第9位,下降6.6%,增速居全州第1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8亿元,居全州第9位,增长9.9%,增速居全州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亿元,居全州第13位,增长14.3%,增速居全州第3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32万元,居全州第11位,增53.8%,增速居全州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45元,居全州第14位增8.7%,增速居全州第13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0308元,居全州第4位,增速居全州第6位。
【政府网站】http://www.yaji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