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四川]-[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汶川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汶川县位于岷江上游,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省西北部,因汶水(现岷江)得名,幅员面积4084平方公里,辖威州镇、灞州镇、绵虒镇、映秀镇、漩口镇、水磨镇、三江镇、耿达镇、卧龙镇9个镇,75个行政村、8个社区。截至2021年底,全县户籍人口90884人,其中藏族14740人、羌族36059人、汉族33213人、回族892人,其他民族290人,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17.3%、42.3%、39%、1.0%和0.4%,是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交汇融合的地带。
汶川是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是全国最大的羌民族集中聚居区之一,县南部明、清时期曾为藏区瓦寺宣慰司(嘉绒十八土司之一)辖地。西汉时置绵虒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北周始名汶川县,县治距今已1400余年。1935年到1936年期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汶川,在此建立了革命政权。1952年县城由绵虒迁威州;1958年茂县、汶川县、理县(部分地区)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恢复汶川县。
汶川是高原山区和资源富区,有“川西锁钥”之称,都汶高速、汶马高速、国道213、317、350线纵贯全境,是四川经济西进和畅游九寨、黄龙、四姑娘山及大草原风光的快速通道,现已逐步发展为川甘青物流集散中心。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高山地区,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南部为中低山地区,气候湿润,雨量丰沛,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适宜在南部发展现代林业,在北部发展“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生态果业。全县水能装机容量近150万千瓦,矿产资源50余种,金刚砂储量、品质属全国之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汶川特别旅游区、国家4A级大禹文化旅游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之美誉,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殊荣。
汶川是地震重灾区和贫困地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汶川遭受巨大损失,境内国、省、乡村道路全部中断,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全部瘫痪;200多家工业企业毁于一旦;10.6万亩耕地中灭失4.2万亩,严重受损4.8万亩;死亡15941人,失踪7295人,受伤3458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43亿元。汶川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四川省88个片区贫困县之一,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37个、贫困户1341户4440人,贫困发生率为6.8%;2018年实现“整县摘帽”,截至2019年底,全县所有贫困村退出、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被表彰为“四川省摘帽工作先进县”。先后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规范试点县”等多项殊荣。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5亿元、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亿元、增长8.6%;全部工业增加值29.3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旅游总收入58.65亿元,增长14.8%;游客接待763.02万人次,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377元和18317元,分别增长8.6%和10.8%。
【政府网站】http://www.wenchu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