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海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处全球黄金度假带——北纬18度,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西连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是“大三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1153.2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县管农场、1个县管居,总户籍人口16.8万人(2020年人口普查常住人口15.6万人),黎族和苗族为世居民族,其中黎族10.5万人,占总人口的62.4%,苗族7558人,占总人口的4.5%。县名来源于明代“宝停司”,清代改称“宝亭营”,1935年正式设立行政县,1987年成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亭属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在8000个以上,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4.89%,被誉为“海南绿肺”“天然氧吧”,是中国唯一同时能够享受热带雨林、碧海蓝天和天然温泉的地方。拥有益智、砂仁、沉香、降香等148种南药;大面积种植红毛丹、龙眼、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5A级景区——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和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4A级景区——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以及神玉岛、茶溪谷、布隆赛等旅游景区;有温度高达93℃、日出水量3800吨的自喷天然温泉——七仙岭温泉,有长达23公里的溶洞——毛感仙龙洞,有面积600亩的热带喀斯特地貌——仙安石林。
保亭民族文化积淀深厚,“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竹木器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亭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018-2020年度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海南省首个“气候康养市(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海南省森林城市”等十多项荣誉。一年一度的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跻身中国十大著名节庆品牌,入选“中国最具人气民间节会”。
保亭坚持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三区三地”(热带雨林温泉康养度假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目标。202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含农垦)63.16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1.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4万元和1.57万元,分别增长8.3%和11.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累计接待游客3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2%和50.6%。
【政府网站】https://baoting.hai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