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广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资源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资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是广西的北大门,属桂林市管辖,距桂林市区98公里,界于东经110°13′——110°54′、北纬25°48′—26°16′之间。东面、南面、西南面分别与全州县、兴安县、龙胜县毗邻,西面、北面分别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交界。境内有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发源地之一。
(二)人口面积
资源县东西横距65.5公里,南北纵距63.4公里,总面积1941.01平方公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辖资源镇、中峰镇、梅溪镇、瓜里乡、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等四乡三镇,共74个村(街)委。截止2021年底,全县总人口18.2万人,其中有苗、瑶、壮、侗、回、蒙古、彝、朝鲜、满、土家、毛南、么佬、仡佬、黎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0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14%。
(三)历史沿革
资源县古为楚地,秦属长沙郡,称扶夷苗地,后属零陵郡。宋初始称西延,属全州辖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随全州划归广西桂林府辖。元至正年间改土归流,置驿司;明洪武七年西延设巡检司;清雍正七年西延巡检司裁撤,设全州西延理苗分州,置州同,乾隆六年将分州署从钟楼底移驻大埠头,并建分州署衙。民国三年裁西延分州,保留西延警察事务分所(注:民国元年设),民国二十二年设西延区公所,裁撤西延警察事务分所。民国二十四年将全县(今全州县)西延区属八乡、长万区万德乡的大里溪一村、兴安县越城区的车田、浔源两乡地方划归合并,成立资源县。1952年8月撤销资源县建制,将中峰、延东、梅瓜三个区划给全县,五排区划给兴安县。1954年6月恢复资源县建制,辖4区44个乡。
(四)气候特征
资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年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8.4℃;年均降雨量1736毫米;光热适宜,年均日照时数为1275小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份之一。
(五)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194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455.34公顷,园地面积2230.4公顷,林地面积155939.87公顷,草地面积7617.6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593.3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341.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210.26公顷,其他土地面积5713.42公顷。
(六)矿产资源
资源县矿产种类较多,已发现有石煤、钒矿、铁矿、铜矿、铅锌矿、钨矿、锡矿、钼矿、钽铌矿、铍矿、绿柱石、萤石矿、长石矿、沸石矿、陶瓷土、石灰岩、花岗岩、石英岩、页岩、炭质页岩、建筑用砂、热水泉等25个矿种,其中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4处,矿点98处。潜在资源丰富的有萤石矿、沸石矿、长石矿、瓷土矿和石英等非金属矿。
(七)森林资源
资源县是全区林业重点县,素有“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之称,是我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毛竹的中心产区之一。境内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据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计,境内有原生植物164科,1120余种,其中华南铁杉、长苞铁杉、资源冷杉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红豆杉、华南五针松、柳杉、马褂木为我国稀有特有树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83%。
(八)药材和土特产资源
资源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材品种多、质量好,药用植物达200余种,其中大宗的药材有杜仲、黄柏、厚朴、天麻、茯苓、金银花等20余种。全县现种植天麻达3万窖,有“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林7000公顷,是广西“三木”药材基地县。全县土特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生产规模,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蕨菜、薇菜、竹笋、生漆、油桐、棕榈、山苍子、松脂、香菇、木耳、茶叶、百合、猕猴桃等10余种。
(九)旅游资源
资源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山青水秀,石奇林幽,集我国名山、名江、名瀑特色于一体,是广西首批优秀旅游县。境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八角寨景区;有丹山碧水,被誉为“华南第一漂”的资江景区;有“中国最佳漂流胜地”的五排河探险漂流景区;有休闲度假丹霞温泉景区、天门山生态观光景区及“一瀑九折”的宝鼎瀑布景区等,同时拥有丹霞和喀斯特两种地貌。
二、资源县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概况
今年以来,资源县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桂林市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好“十场攻坚战”,强化分析调度,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较一季度提高了0.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六,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0%、-4.4%、4.4%,建筑业总产值增长4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6.5%,农林牧渔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共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
2、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较一季度提高了0.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六。农林牧渔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共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趋势总体向好。
(二)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新增入库建筑业企业5家,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48.7%;建安工程投资完成11.99亿元,同比增长22.3%;建筑业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止跌向好,6月当月产值合计1.66亿元,环比增长2.8%。
(三)服务业恢复步伐加快。部分服务业逆势增长,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销售面积、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增长72.4%、44.3%、8.7%;非营利性服务业稳定增长,教育工资总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总额,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13.8%、10.8%。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2.63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工业投资5.41亿元,增长21.4%,民间投资8.33亿元,增长31.8%,基础设施3.47亿元,增长10.9%。
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经济增速不快。上半年全县GDP增长2.9%,分别高于全国、自治区、桂林市0.4、0.2、1.3个百分点,但离GDP增长7.0%的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第一产业增加值小幅回落,第二产业增加值还处于负增长区间,稳经济大盘形势严峻。同时,我县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16:73,三次产业结构失衡,制约了我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45%以上的企业多为石材、冶炼等传统企业,目前均处于技术升级、优化整合阶段,产值未达预期;新引进的修正医药健康产业园、粤桂协作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还未竣工投产,工业缺乏新的增长点。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5%,拉低GDP1.1个百分点,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
4、下一步工作措施
严格贯彻落实区、市县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健全四个专责小组机制,落实包联方案,全流程对接服务,推动一二三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稳住农业“基本盘”。抢抓三季度农产品上市高峰,利用好“山里山”等农业产业化平台,畅通产加销,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抓好县本级惠农政策的落地见效,提升农户种养积极性,打造“三品一标”产品1个以上;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快推动“万头猪场”“高架网床”猪舍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第三季度生猪、肉牛、肉羊出栏0.81万头、0.55万头、0.39万头,分别增长10.8%、7.0%、7.1%;抓好蔬菜生产,充分发挥西红柿、辣椒等传统特色农产品优势,借助上市高峰的有利时机,争取第三季度蔬菜产量达6.27万吨,增长7.1%;抓好以红提、猕猴桃等应季水果为重点水果生产,贯通产加销,争取第三季度水果产量达4.7万吨,增长11.1%。
(二)打好工业“主动仗”。发挥重大项目月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国道241、金紫山风电三期等项目资金短缺、林地审批等问题,统筹做好资金、林地等要素保障。加快阳火坪、青山口二期风电场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十万古田二期、将军台、枫树湾、鸡公凸南岭4个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加速推进硅基科技项目矿权设置,助推企业投产见效;加快粤桂协作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提速推进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签约企业落地建设,争取杉源(广西)医疗科技等企业实现月度入库2家以上;争取10月份前完成资源修正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加大土地收储力度,采取与企业或政府投资平台合作收储模式,向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申请意向收储资金2亿元,收储面积约1200亩,估算收益1.7亿元;调整中峰综合产业园、晓锦产业园规划,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中峰产业园创建广西现代特色产业园步伐,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三)下好三产“复苏棋”。加快推动商贸服务业复苏,持续推动传统景区焕发新活力,积极推广万福山泉、边溪茶、万龙茶、丹霞资味等本土产品销售,力争三季度旅游总人数增长13.5%,旅游总收入增长11.9%;支持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在库的批零住餐企业纳入协议供货、集中采购、定点就餐住宿范围,争取消费比例达60%以上;精准帮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零售、 餐饮、住宿、旅游、运输等特困行业,力争1-9月限额批零住餐销售额分别增长15%、15%、10%、5%以上。争取资源县新联劳务服务有限公司8月底入库,新增营业收入1200万元。推动金融业平稳增长,探索“农业贷”“产业贷”等贷款新模式,加大“桂惠贷”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加快贴息拨付进度,用好用足“国家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协调即将开工建设金紫山三期风电场、青山口二期风电等重大项目与本地金融企业合作,新增贷款1个亿以上。
三、丰硕成果
近年来,资源县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林业公安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行政区域界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示范窗口单位”、“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1995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2007年,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2013年,资源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获得第七批桂林市“精神文明单位”称号。2014年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荣登“2014最美中国榜”,荣获了“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称号。民俗节庆品牌——“七月半”民族传统河灯歌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之一,2014年成功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成功创建八角寨、资江·天门山、资江灯谷3个国家4A级景区,八角寨、脚古冲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丰绿生态园、李洞分别荣获广西5星级、4星级乡村旅游区称号,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同时,资源县还是2011-2020年国家重点扶持的滇桂黔石漠化区(广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29个县之一,也是自治区级贫困县。
【政府网站】http://www.ziyu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