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广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位置、范围和面积】茂南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南部,东毗茂名市电白区,南邻吴川,西接化州,北连高州。处于北纬21°32′—21°49′和东经110°44′—110°58′之间。行政区域总面积587.78平方千米。
【气候】茂南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主要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有洪涝、寒露风、台风、干旱等气象。2021年,茂南区平均日照时数2163小时,接近常年,年平均气温23.9℃;年平均雨量1490.6毫米,较常年偏少15%。全年有5个台风影响茂南区,其中“查帕卡”“狮子山”“圆规”影响严重。
【地质和地貌】茂南区是鉴江平原的一部分,地貌属于台地平原。地势平缓,北部、中部油页岩为低丘,南部为河漫滩平原。西北部锡塘岭,海拔152.0米,为境内最高点。西北是低丘台地,东南为平原。岩层有凝灰岩、砂岩、砾岩、油页岩、片麻岩和零星的花岗岩。
【土壤】茂南区的土壤主要由浅海沉积物、沙页岩和河流沉积发育而成,主要土类是水稻土和砖红壤。
【行政区划】至2021年底,茂南区辖9个镇、8个街道,分别是羊角镇、金塘镇、公馆镇、镇盛镇、鳌头镇、袂花镇、高山镇、新坡镇、山阁镇、城南街道、河东街道、河西街道、红旗街道、新华街道、露天矿街道、官渡街道、站前街道。全区有153个村民委员会和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 2021年,茂南区户籍人口109.02万人,30.47万户,其中男性57.05万人,女性51.97万人。至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05.25万人,人口平均密度1791人/平方千米,当年人口出生率10.27‰,人口死亡率4.29‰,人口自然增长率5.98‰。
【语言】茂南区的方言主要有白话、雷话和少部分客家方言。白话是粤方言的次方言,是茂南区分布最广、使用最多的方言。按照2021年茂南区户籍人口109.02万人计算,白话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70%,约81.77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 75%)的母语是白话;雷话(当地称黎话,当地“雷”“黎”谐音,与黎族无关)人口约 21.8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 20%,集中分布在袂花江流域与电白区交界的羊角、鳌头和袂花镇;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羊角镇,人口约 0.7 6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 7‰;其他异地方言(主要分布在市区)人口约4.69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4.3%。
【民族】 至2021年底,茂南有30个少数民族成份,有少数民族人口6400多人,其中,户籍人口4200多人,流动人口2200多人。
【宗教】 至2021年底,全区固定合法宗教场所21间,其中佛教3间,道教12间,基督教5间,天主教1间。有宗教教职人员83人,其中道教66人、佛教15人、基督教2人。宗教信徒约20870多人,其中:佛教约6500人,道教约13800人,天主教约230人,基督教约390人。伊斯兰教没有场所及临时聚会点,暂没有伊斯兰教信众。
【经济发展】2022年,茂南区地区生产总值1160.99亿元,下降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1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59.57亿元,下降7.3%;第三产业增加值463.3元,增长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56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05亿元,增长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00万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增长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万元,增长4.4%。
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有力步伐。政策发力助企纾困。全年累计退税、减税、缓税、降费近8.9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3万户,总量突破11万户。产业发展质效双增。60万吨高岭土功能材料等7个重点项目建成,茂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广东粤电天然气热电联产等大项目落地。我区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区”。爱琴海购物公园、高凉非遗美食体验地籺村开门迎客。茂名东汇城入选省级特色步行街(商圈)。千亩综合性货运枢纽茂名东货场建成运营。花生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超有机罗非鱼质量规范”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公馆镇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羊角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荔枝定制”模式促进产销两旺。项目建设牵引有力,40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达年度计划2倍多。抓住政策“窗口期”,争取债券资金14.5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11.43亿元,资金规模创历史新高。
扬长补短激发城乡活力,打造了日臻完善的城乡环境。掀起交通建设新热潮。完成广湛高铁茂南段征拆任务,沈海高速改扩建茂南段顺利建成。高凉南路、天桥路南段等6条多年未能打通的“断头路”变通途,建成东粤路北段、官山七路、双山八路,东环大道、复兴大道延长线、文才路等13条道路征拆加快推进。打响城市更新攻坚战。整治路域环境问题3254项,茂名大道、复兴大道等14条道路周边环境提档升级。红旗街道“无违建镇(街道)”试点取得扎实成效。全区治理违建27.5万平方米,治理总量全市第一。红旗路片区启动城市更新改造一期工程。动工改造老旧小区76个。系统推进书房岭森林社区规划提升。创文巩卫持续发力,市容市貌不断改善。焕发美丽乡村新活力。“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深入推进,传承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油城墟”初具规模,环湖观光火车(南线)即将开通。我区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农村路由“通”向“好”,建制村“单改双”77.87公里。全域创建省级卫生镇。城镇建成区改造全面铺开,美丽圩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乡村振兴“走听看想比”活动深入开展,1483个自然村实现“干净整洁村”,85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市排名第二。
毫不放松守牢环保底线,擦亮了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最严要求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创新环境监管方式,聘请“环保管家”为全域生态环境精准把脉开方。创新构建“三级河长+智能监控+市场运作+监督反馈”河湖管护新模式。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新建改建城镇污水管网246.7公里。118个重点入河口(排污)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管、维”一体推进,完成治理率64.6%。国考、省考、市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全省第二。雄鹰岩场土地整治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打造了集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及资源循环再利用于一体的生态修复范例。建成区智慧林长平台,1100个网格林长常态化巡林护林,助力茂名再添一张闪亮的国家级名片—“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走向规范化、市场化运作。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3.5%。
持之以恒改革创新,凝聚了追赶跨越的强大动力。坚持改革引领。推出高频“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128项、“视频座席”专窗服务。在全市率先实行镇级“一枚印章管审批”。党建引领“办事不出村”为特殊人群等提供上门服务6000多人次。部门“一把手”化身体验员促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县(区)级标杆培育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区代建中心。整合重组鼎兴集团,转型升级食品集团。坚持创新驱动。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58家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引导“个转企”34家,推动“小升规”企业10家。建成5G基站323座。发明专利授权量155件,居全市首位。市场监管局被评为广东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招商引资多点突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外贸稳中提质。争取到奖补资金586.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预计全区进出口总额36亿元,实现正增长。
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交出了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疫情防控精准有力,370次通告提示提醒,100余条举措精准施策,4千多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1万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闻令而动、下沉社区,100多万茂南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构筑起护佑生命的“铜墙铁壁”,以快制快处置了7起突发本土疫情,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实现由“防”到“治”的平稳转换。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分解任务和区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年民生支出3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7%。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走深走实,636个产业扶贫项目持续助农惠农。茂南、金秀协作结硕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年度社保扩面征缴任务。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两个100%覆盖。粮食安全责任制有力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3.6万吨。1.6万亩撂荒地“满绿复活”,“五聚焦五解决”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完成培训近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9525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西城学校、华师附设茂南实验学校、茂南第一实验学校开学,山阁镇中心幼儿园等18个教育项目竣工投用。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3万个。医疗卫生补短板提速,建成健康驿站,区妇幼保健院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殡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弘扬红色文化,中共茂名县委、茂名县人民政府活动旧址修缮布展。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5%。石化园安全整治提升、茂蝶甲线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取得扎实成效。摩电整治顺利摘牌。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05处。在全市率先建成食品加工小作坊集聚区,推动小作坊标准化发展。我区成为第三批省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升,成功防御台风“暹芭”,高效处置“0707”特大洪水险情,投入5000多万元修复水毁工程111宗。全年化解信访案件683宗。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2.568亿元,6个问题楼盘复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治实现“一降两升”。
【政府网站】http://www.mao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