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广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五华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它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地处北纬23°55′~24°12′,东经115°18′~116°02′,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登畬龙狮殿,北至新桥洋塘尾。东南与丰顺、揭西、陆丰、交界,西南与河源、紫金接壤,西北与龙川相连,东北与兴宁毗邻。东西相距71.59公里,南北长为87.99公里。全县地形成为菱形,总面积达3237.8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1.47%。
现辖水寨、河东、转水、华城、岐岭、潭下、长布、郭田、周江、横陂、双华、安流、棉洋、梅林、华阳、龙村16个镇,415个村民委员会和36个居民委员会。
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邮政编码:514400,电话区号:0753,行政代码:441424
【地形地貌】该县四周山岭为障,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相间,河谷盆地交错。其中山地占49.1%,丘陵占41.3%,河谷占5.4%,盆地占4.2%。该县地势西南高,东北底。西北部南岭山脉自西北向西南延伸,北有玳瑁山,西北有七目嶂、石马髻、笔架山、七星嶂。这些高山峻岭,气势雄伟,蜿蜒起伏,组成了西北天然屏障,交汇成紫五龙河边界。这支山脉,尤以七目嶂为第一高峰,海拔1318米;又以石马支脉,东跨饭篓髻,南越洋塘山,平覆于黄龙、员谨、横陂、夏阜、锡坑。东南部莲花山脉由南向东延伸,三天嶂、圣峰嶂、李望嶂、三县凸、鸿图嶂,高山相照,巍峨挺拔,延绵八十公里,共有千米以上山峰12座,形成南部、东南部和东部屏障,交汇成揭、陆、华、丰边境。这支山脉,既有宋丞相文天祥的足迹这,又有天柱山的环山古迹名胜。天堂山上的白云庵,誉为“广东名山第七庵”,八乡山上的鸿图嶂,筑起了粤东电视转播台。
五华史称长乐。北宋熙宁四年(1071)置县,称长乐县,县治长乐镇(今华城),归广南东路循州管辖。宋绍兴十九年(1149)迁县治于七都九龙冈(今水寨镇七都村)。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县治于长乐镇。明洪武属惠州,清雍正属嘉应州。民国3年(1914)易名五华,县治长乐镇改称华城,属潮循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兴梅专区;1952年属粤东行政区,1954年始,县治从华城迁至水寨至今。1956年属汕头专区;1965年属梅县地区;1988年后属梅州市。
【位置面积】 五华县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上游,位于北纬23° 23′~ 24° 12′、东经115° 18′~ 116° 02′之间。县域版图略呈三角形。东南界丰顺、揭西、陆河,西南接东源、紫金,西北邻龙川,东北连兴宁。县境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龙村登畲香炉山,北止华城新桥洋塘尾。东西宽71.59公里,南北长87.99公里,总面积3237.8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五华县辖水寨、河东、转水、华城、岐岭、潭下、长布、周江、横陂、郭田、双华、安流、棉洋、梅林、华阳、龙村16个镇,415个村民委员会,36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五华县辖16个镇,415个村民委员会,3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52.4万,城镇人口47万,常住人口91.68万。县人多属汉族,还有蒙古族、壮族、回族、满族、瑶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维吾尔族、侗族、土家族、白族、朝鲜族、佤族、高山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旅居海外华侨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29万多人。
人口:五华旧时多战乱、灾荒,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艰苦,缺医少药,死亡率高,故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普及完善,使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1970年后,每年坚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成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积极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农村养老保险,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的观念得到了增强,群众的生育观念得到了根本转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人口计生工作首次升为省二类县管理,2010年首次创建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民族构成:秦以前,居民少,属南越族。其后,中原居民始有南迁来县。北宋末年始,五华古代先民因灾荒、战乱由中原自北向南谋生,辗转赣闽入粤,分批迁移,定居长乐(今五华境地)。至明初渐多,经世代繁衍,遂形成以传承中华文化的汉族客家民系为主体的群落聚居地。明清时,虽有极少量少数民族居民(如瑶、苗族)杂居其中,后或迁移他地,或与汉族客家同化,清末以来已无所闻。五华几乎成为纯汉族客属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部队官兵、境外干部南下、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婚嫁,以及改革开放后跨境经商、务工等,少数民族来县旅居或定居的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气候、物候】五华地处粤东丘陵地带,北回归线横跨县境南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丰富,夏秋温热多雨,冬季较短,开春较早,日照时间长,光能充足,农作物生长期长,一年三熟,四季宜耕。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霜冻、寒露风、倒春寒等。
【水土资源】五华县地下水全靠降雨下渗积存而成,地下水常年为5.29亿立方米。过境年径流量13.0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土地水资源量为80.5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量5212.54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量为8.67亿立方米,其中蓄水2.68亿立方米、引水5.39亿立方米、提水0.6亿立方米。需水量5.2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4.56亿立方米,工业需水0.02亿立方米,人、畜、生活需水0.6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3.81万千瓦,可开发量9.94万千瓦。
【矿产资源】五华矿物资源品种多。境内有各类金属矿物34种,其中含有色金属12种(钨、锡、铋、钼、铜、铅、锌、铝、钴、钛、锰、铁),贵重金属2种(金、银),稀有金属20种(镧、铈、镨、钕、钐、铕、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钽、铌、铍、锆、铷);还有非金属矿物19种(石灰石、重晶石、萤石、水晶石、独居石、电气石、钾长石、云母、石墨、耐火石、石英石、玻璃石、方解石、蛭石、石棉、瓷土、稀土、煤、大理石),矿点97处。其中钨矿、钼矿达国家标准一级一类;萤石矿属世界一级品;钾长石储量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瓷土含铝多,含铁少,储量大,质量上乘,其中尤以郭田、河东油田为最;油田矿泉水单日井涌量1662.68吨,其游离二氧化碳、偏硅酸、锶和锂含量以及矿化度均达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标准;全县温泉有4处,开发利用3处,其中转水维龙汤湖热矿泥,经专家鉴定含有人体所需的60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天下第一奇”。
【动植物资源】五华动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有各种兽类20多种,禽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50多种,各种植物1000多种。珍稀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蟒蛇、五爪金龙、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鹰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小灵猫、大灵猫、白鹇(省鸟)等。珍贵树种有泡桐、水松、穗花杉、油椤树、落羽杉、观光木、刺桫椤、吊皮椎、山桐子、将军树、三尖杉、南方红豆杉、粘木、红椿、伯乐树、野龙眼等,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分布在省级自然保护区七目嶂区内粗石坑,群落面积较大,数量可观,有大小近百棵,其中一株高9.1米,冠幅近20多平方米,誉称“桫椤王”。优良树种主要有杉树(面积1.02万公顷,蓄积量28.92万立方米)、湿地松(面积0.65万亩,蓄积量22.42万立方米)。果树主要有妃子笑、黑叶、桂味、糯米糍品种荔枝,茶亭岗沙田柚,大田果合柿,双华板栗,棉洋桃驳果、全和杨桃、转水水晶柚、中兴冬蜜梨等。野生药材颇丰,有255个品种,经专家学者鉴定有237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普查的143种,药用价值较高的129种。
【政府网站】https://www.wuhu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