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广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自然地理】
梅江区属中国东南部华夏古陆的一部分,构成古陆的基底为前泥盆系变质岩。从晚古生代到新生代,几经海陆变迁,出现了一系列沉积建造。前泥盆系为一套地槽型的类复理式建造,主要为浅变质的砂、泥质建造,加里东运动使其上升成陆地,构成区境古陆的基底。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由于海西运动,沉积了一套韵律性较明显的碎屑岩、碳酸盐及含煤碎屑岩建造。早三叠世开始的印支运动,带来一次小海浸,沉积了含泥炭的碳酸盐建造。始于晚三叠世的燕山运动,沉积了一套海陆交相的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山间盆地碎屑岩。自第三纪至今的喜马拉雅运动,沉积了红色碎屑岩、砾石、砂、黏土建造。区境泥盆至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 梅江区地势东南高,逐渐向东北、西北倾斜。区境为梅江河流经莲花山中部山谷而形成的河谷盆地。地形可分为3个类型,即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区境内较高的山峰有5座。明山嶂海拔1278米,位于西阳镇与大埔县银江镇之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其东南的银窿顶,海拔1357米,为梅江区第一高峰,西南蜿蜒为鳄鱼嶂、北山嶂、九龙嶂、均属莲花山系阴那山脉。鬼忽岩顶海拔1021米,位于西阳镇白水与丰顺县交界处。在铜鼓嶂之西,北接明山嶂,南连马鬃岗(海拔744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鳄鱼嶂主峰海拔1010米,位于长沙镇与西阳镇之间,属莲花山脉。东面连丰顺县龙岗镇丹竹坑,山势高峻,状似鳄鱼,故名。清凉山海拔786米,在西阳镇南部,为莲花山系。山峰常为云雾缭绕,适宜种茶。黄沙嶂在三角镇南部,离梅城13公里。其东南为西阳镇,属莲花山系。主峰高观音,海拔770米,南北走向。东南部为清凉山,再往南是鳄鱼嶂。西北坡的溪水流入三角镇的泮坑村,形成瀑布。高观音山顶夏天气温比梅城一般低4℃~6℃。
【行政区划】
2021年,梅江区辖长沙、三角、城北、西阳4个镇和金山、西郊、江南3个街道办事处,下辖81个村民委员会和4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气候特点】
梅江区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东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但易旱易涝,偶有奇热和严寒,四季宜耕宜牧。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时数1824.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25.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4天。主要灾害天气有: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5~6月间的龙舟水和春秋间的台风雨,秋季寒露风和冬季霜冻等。
【矿产资源】
梅州市梅江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稀土、铅锌矿、花岗岩等,主要分布在城北镇和长沙镇。
【人文景观】
梅江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至2021年区境内有人境庐、荣禄第、千佛铁塔、东山书院、林风眠故居、凌风东西路骑楼式传统商业街建筑群、福禄岌民居群、梅江桥、梅州学宫、八角亭、朱云卿故居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黄泥墩大平天国康王旧址、联辉楼、状元桥、棣华居、联芳楼、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交通站旧址、泮坑公主庙等不可移动文物125处;有嘉应大学、东山中学、梅州中学等名校;有中山路、凌风路、仲元路、元城路等名街;有席狮舞、铙钹花、打莲池、梅江区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客家娘酒、清凉山茶制作技艺、五句板、梅城山歌、闹八音、拜公王、升龙转火、拜孔圣人、拜药师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5项。
梅江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代有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李象元,进士李黼平,外交家、教育家、杰出爱国诗人黄遵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林风眠,岭东著名女诗人叶碧华;近代有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兼红一军团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朱云卿;祖籍梅江区的将军有叶松盛、张建等23位,大学校长(书记)有刘复之、杨简、黄友谋、薛尚实、吴道钧等16位,“两院”院士有李国豪、黎尚豪、梁伯强、江欢成4位,其中李国豪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
【经济发展】
2022年,梅江区坚持项目为王,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当年价)实现2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37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完成123.58亿元,比上年减少1.0%;第三产业完成154.79亿元,比上年增长0.7%。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3:42.9:53.8。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57亿元,比上年减少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47亿元,比上年增长5.6%。
【政府网站】http://www.meiji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