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湖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居人共驻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武陵源,古已有之,史书上称为“禹甸之灵境”“赤县之奥区”,历史上分属不同的行政区管辖。它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中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2′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为慈利县、桑植县和永定区所环抱,距张家界市区32公里。总面积397.5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217.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174平方公里,发展区6.38平方公里,地表起伏很大,最高峰海拔1264.5米,最低海拔269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陵源县级行政区,现辖中湖、协合2个乡、军地坪、锣鼓塔、天子山、索溪峪4个街道,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个民族。
武陵源风景独特。武陵源是张家界市的核心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景区以世界罕见石英砂岩峰林为主的张家界地貌闻名遐迩,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著称于世,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一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五块金子招牌。
武陵源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张家界市的核心景区就在武陵源区境内。武陵源,史书上称为“禹甸之灵境”、“赤县之奥区”,因其山奇水异,谷深道险,洞幽林密,鸟语花香,自古神秘莫测,故唐代诗人王维留下了“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的诗句。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此地时将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命名为“武陵源”。 因此,又称张家界核心景区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它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
【地理概况】
武陵源是一个以中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主,“湘西型”岩溶地貌为辅,兼有大量的地质历史遗迹的自然生态区。由于地域偏僻,人迹罕至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块土地保存了独特的地质地貌环境以及近乎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优美风景环境、生物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在自然保护内容方面,武陵源包揽了地质及其生态环境的全部内容,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为此,国家建设部于1991年9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要求将武陵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2年5月27日至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桑塞尔、卢卡斯两位博士到武陵源进行实地考察。
同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美国纽约召开会议,正式批准武陵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气候特征】
气温
武陵源四周有张家界、袁家界、琵琶界、羊止界、芦茅界五条山脉包围。
境内峰耸谷深,溪谷纵横,森林茂密,地形复杂,寒流难入,以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无酷暑、无严寒,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多样性和垂直差异性十分明显。境内属东亚季风区,一年有两次气候转换。
冬季受北方干冷气团控制,盛吹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暖气流影响,盛行偏南风,温高湿重;春秋两季为冷暖气流交替过渡期,轻寒微暖,气候宜人。本境四季分明,四季的长短随海拔递增而变化。低海拔地区(300米以下)冬夏长,春秋短;高海拔地区(1000米以上)冬春长,夏秋短。
降水 湿度 日照
境内年均降水量1380.0~1450.0毫米。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天子山比军地坪年均降水量要多10%。各月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4~7月,降水日达49天,约占全年降水日32%。强降水集中期为5~7月,降水量达650毫米,占全年总量的46%。12~1月降水少,约56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4%。
境内雨量充沛,森林植被完整,湿度和蒸腾量较大。海拔较低的军地坪年均水汽压为16.0帕,年均相对湿度为78%。海拔较高处易产生云雾,抬升盘绕于山腰至山顶,故山腰湿度最大,相对湿度在85%以上。山顶由于风的作用,其湿度次于山腰,高于山脚。一年之中,4~7月为相对湿季,8~9月为相对干季。
境内军地坪年平均日照为1297.2小时。以8月为最多,平均日照为202.5小时;2月份为最少,平均为55.7小时。年均日照时数与周边的永定区、慈利县相比,偏少121.4~204.7小时,略多于桑植县。由于其复杂的地形,使得不同高度、不同坡向的光照分布极不均衡,是造成局部小气候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五里一个景,十里一层天”之说。
风 雪 霜 雨凇
境内军地坪年平均风力1.1米/秒,以2~4月较大,为1.3~1.5米/秒,其他月份在1.0~1.2米/秒之间。风力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天子山黄石寨的年平均风力在5.0米/秒以上,盛吹东北风(最多风向)。
境内降雪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山区的年降雪日数在15天以上,比平地多1倍。军地坪冬季平均年降雪日数8天,最多年份17天,最少年份3天,全区积雪时间年平均约5.6天,高山区积雪从12月至翌年3月,长达100天以上。平地的最大积雪深度为19厘米,高山区最大雪深在80厘米以上。
境内30年平均有霜期91天,其中实有霜冻日为24.5天,年平均无霜期274天。霜冻最早年份从11月开始,最晚年份至次年3月终止。以1月最多,平均9.8天;12月和2月次之,分别有7.2天和5.3天。霜冻日随海拔上升而增加。
军地坪年平均雨凇日为1.3天,最长连续时间为8天,最大结冰直径9毫米(1964年2月16日),以12月为多。雨凇多出现在高山地区,天子山、黄石寨的雨凇日是军地坪的5倍以上,最大结冰直径在28厘米以上,构成景区冬季独特的冰凌世界。
【政府网站】http://www.zjjwl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