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湖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慈利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慈利县是国际旅游胜地——张家界的一部分,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素有“金慈银澧”之称,是革命老区县、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省直管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和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发展试点县,享有“中国温泉之乡”、“杜仲之乡”、“大理石之乡”、“大鲵之乡”等美誉。总面积3492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包括7个土家族乡),2个街道办事处,427个行政村(居委会),户籍总人口675707人。
历史传统悠久,人文荟萃。据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慈利为其辖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辖区为36郡,在黔中郡下置慈姑县,汉朝时改为零阳县。到隋开皇十八年,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而改称慈利县,唐五代、宋朝时沿袭之。元贞元年升为慈姑州,旋改称慈利州。明太祖初年又降为慈利县,建置至今已达2200多年。慈利县是个多民族聚集地,现有汉族、土家族、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慈利县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肖克、袁任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红色根据地,有10000多人参加红军,1474多人为革命捐躯。慈利人才辈出,著名爱国将领孙开华、“南北大侠”杜心五、核物理学家陈能宽、经济学家卓炯、现任驻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等是慈利人民的杰出代表。
区位特征优越,交通便捷。慈利县地处武陵山脉末端,澧水中游,是连接鄂、渝、川、黔的重要节点,系“湘西门户”、“张家界东大门”,县境东北与石门县毗邻,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紧靠,西南与永定区相连,是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桥头堡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前沿阵地。拥有包括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枝柳铁路、长张高速和S303、S304、S305、S306四条省道纵贯县境,距离张家界荷花机场和常德桃花机场不到一小时车程,距岳阳城陵矶港口、常德盐关铁水联运港口250公里、40公里,安慈高速、宜张高铁、长张高速在县城汇集,黔张常高速铁路途径境内三个乡镇,是对接长株潭综合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经济圈、重庆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县城。
自然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全县耕地面积61.25万亩,其中水田36.75万亩,旱地24.5万亩,境内盛产稻谷、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红薯、烤烟、黄花、柑桔、油菜等农经作物,是全省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烤烟生产重点县、茶叶种植基地县,拥有江垭银鱼、洞溪“七姊妹”辣椒、“秋收”野生葛、“黎氏通”植物油、“岩泊渡”粉丝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县林业用地达368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5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5%,属中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和长江流域水源涵养区,有娃娃鱼等野生动物472种,有银杏、珙桐等珍贵树木427种,有杜仲、黄柏、黄姜、金银花、鱼腥草等野生药材1000多种,蕴藏量达30多万吨,是全省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县。境内除澧水、溇水两大干流外,有流域面积在10k㎡以上的溪河87条,年均降水量54亿立方米,年均水能理论蕴藏量86KW,可开发量68万KW,现有湘慈AES、江垭、关门岩、长潭河、茶林河等水电站42座,年发电量达53万KW。全县矿产分为7类45种,其中被列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有12种,现已开采的有15种,以碳酸钙、页岩气、煤、镍、钼、铜、磷、雄黄、赤铁矿等为主。现有五雷山、大峡谷、禾田居、龙王洞、万福温泉、江垭温泉、赵家垭、梅花殿、渔浦书院等28个张家界东部精品旅游景点,拥有AAAA级景区4个,是“中国最美休闲旅游度假名县”和“湖南省旅游强县”。
【政府网站】http://www.cil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