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湖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武陵,位于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是位于湘西北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是常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史称张若城。武陵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境内主要有常德诗墙、白马湖文化公园、丁玲公园、武陵阁步行城、笔架城、常德博物馆、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
武陵区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西部的河洑山为境内唯一大型山区。境内湖泊有白马湖等,主要河流有穿紫河、姻缘河、三闾河。穿紫河水系位于常德市城区北部,西起竹叶港,东至南昏。途经新河渠、费家湖、仁智当、李仁当、白马湖、长港、穿紫桥河、姻缘桥河、三闾港、沙河等沟港。全长17.3km,是常德市的一条环城水系。
武陵区居沅水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68-89%之间;冬季盛吹东北偏北风,夏季盛吹东南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时期,以偏北风居多。城区交通便捷,319、207国道纵横贯穿全境,紧邻的桃花源机场已开通与中国主要大城市的航线。城区供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邮政电信网络功能齐全,道路纵横交错,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一应俱全,安居小区整齐如一。
2014年武陵区区划调整撤销护城、南坪岗、东江、东郊4个建制乡,成立4个街道;新组建芙蓉、芷兰2个街道;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范围,将丹洲乡的高泗、泽远、石灰3个建制村和河洑镇的青林、杨桥2个建制村,芦荻山乡的马家吉社区等6个村(居)划归城区街道管辖;对全区11个街道范围进行调整,对11个街道进行命名;调整社区管辖范围并对新组建社区和撤并的社区进行命名、更名。至此,武陵区11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个镇。
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8%;第二产业增加值768.9亿元,增长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2%;第三产业增加值626.1亿元,增长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54.7:44.5。
区本级完成生产总值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3%;第二产业增加值82.4亿元,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7亿元,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6.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17.3:81.9。
全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4亿元。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5亿元。
【自然地理】
常德武陵区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
武陵区总面积28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90平方公里左右。
地貌
武陵区大部分位于常德市区,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西部的河洑山为境内唯一大型山区。
水文
境内湖泊有白马湖等,主要河流有穿紫河、姻缘河、三闾河。穿紫河水系位于常德市城区北部,西起竹叶港,东至南昏。途经新河渠、费家湖、仁智当、李仁当、白马湖、长港、穿紫桥河、姻缘桥河、三闾港、沙河等沟港。全长17.3km,是常德市的一条环城水系。
气候
武陵区居沅水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68-89%之间;冬季盛吹东北偏北风,夏季盛吹东南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时期,以偏北风居多。
【政府网站】https://www.wul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