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湖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竹溪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竹溪简称“溪”,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属秦巴山区,与陕西省的平利、镇坪、旬阳和重庆市的巫溪县、湖北省的竹山县相邻,是连接华中地区、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中国自然国心所在地,素有“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国心”之称。
竹溪县位于湖北省西北边缘、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大巴山脉是全县山系的发源地,经过喜山地壳构造运动,成为大幅度上升的隆起区,山多呈纬向褶皱形,由西南向东北横向延伸。堵河水系的7大支流由南向北,顺序而列,由西向东直流而下。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南向北横贯县域。西南部最高海拔2740米,东北部最低海拔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形成垂直倾斜地带,构成高山地区典型特征。境内渝、陕、鄂三省交界地鸡心岭,是中国自然“国心”。海拔800~2000米以上中高山地区占县域总面积98.5%,耕地占总面积11.33%,水面占总面积4.15%。县域内有知名山岳78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5座。
竹溪县山脉与地层走向一致,河谷曲流发育,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构成丘陵、盆地、低山、二高山、高山等多种地貌类型。全县可分为四类地貌地区:
北部低山、二高山地区,位于县北边境,总面积3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7%。
西部、东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位于竹溪河两岸,土地总面积125.1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5. 2%。热量多于南部,雨量丰于北部,具有南北兼优的气象条件。是全县主要粮食产区。
中部二高山、低山区,位于汇湾河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土地面积11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2.4%。适宜生长杉、松、竹、油桐、茶叶、水果等林特产品。
南部高山、二高山区,位于大巴山北麓、本县南部边缘。土地面积22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4. 7%。雨雪充沛,热量偏少,气温低,无霜期短,适宜生长林木、药材、生漆等林特产品。
竹溪县属第四纪变质岩质层,成土母质变化较大,土壤类型复杂。全县成土面积495.15万亩,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0个土属,125个土种,58个变种。在6个土类中,以黄棕壤、水稻土、潮土为主,三者占总耕地面积的91.6%,棕壤、石灰(岩)土、草甸土等3个土类仅占8.4%。黄棕壤土类总面积429.63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86.6%;棕壤土类总面积14.11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3%。水稻土类总面积15.9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3.22%。
竹溪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秦岭地槽区南缘,巴山东段余脉的北坡,属南北过渡地带,既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又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之地势南高北低,高差悬殊,以及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温带、湿带气候的双重影响,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春季,受频繁南下的北方冷空气影响,多倒春寒天气,气候冷暖多变。历年平均3月29日入春,季平均气温17.7℃,最高36.4℃,最低-0.3℃,平均日照时数407.2小时。降水量247.7毫米,占全年总量24.2%,蒸发量309.2毫米。
夏季,季风气候强弱多变,降水分布不均,多有局部暴雨,伏前旱和伏旱时有发生。历年平均6月13日入夏,季平均气温25.0℃,最高39.4℃,最低12.6℃,平均日照时数532小时。降水量347.1毫米,占全年总量33.9%,蒸发量426.2 毫米。
秋季,进入9月份,副热带高压南撤,夏季风退出,冬季风开始盛行,地面冷空气再次频繁南下,初秋多连阴雨天气。历年平均9月1日入秋,季平均温度16.6℃,最高38.6℃,最低-2.2℃,平均日照时数271.7小时。降水量229.9毫米,占全年总量22.5%,蒸发量182.1毫米。
冬季,受大陆稳定高压控制,雨雪稀少,冬旱多。历年平均11月11日入冬,季平均温度5.2 ℃,最高29 ℃,最低-18.7℃,平均日照时数977.5小时。降水量198毫米,占全年总量19.4%,蒸发量458.7毫米。
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673.1小时,月平均日照139.4小时,日平均日照4.6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7%。日照时数最多月份出现在7月,月平均日照198小时,日照最少月份出现在2月,月平均日照96.2小时。
全县平均温度14.1℃,年最高平均气温14.9℃,年最低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温差1.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4℃(2002年7月13日),最低温度-18.7℃(1991年12月28日)。历年平均气温低于0℃日数7天,历年大于35℃高温平均日数9天。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920.1毫米,最高降水1121.9 毫米(2000年),最低降水628.9毫米(1988年)。降水月际变化大,分布不均, 1月份平均降水最少(11.3毫米),8月份平均降水最多(151.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27.1毫米(1996年7月8日)。26年间共出现44次日降水量≥50 毫米的暴雨天气过程,年平均1.7次,6月出现频率最高,占总次数29.5%,7、8月次,分别出现12、11次。26年间≥100毫米的特大暴雨5次。
全县年平均相对湿度81%。9、10月份湿度最大,2月份湿度最小,年平均湿度最小为78(1981年)。相对湿度日变化一般与温度日变化相反,夜间温度低,相对湿度大。白天温度高,相对湿度小。
全县年平均风速1米/秒,静风频率53%,最多风向为东风,风向频率10%,东东南次,风向频率7%,北东北、东北、南东南、南西南、西南和北西北风向频率最小,各占1%。
全县年平均蒸发量1132.5毫米。一年中各月蒸发量相差较大,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蒸发量大,为全年蒸发量最盛时期。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
【政府网站】http://www.zhux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