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湖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谷城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谷城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西岸,东临汉水,西偎武当,南接荆楚,北通宛洛,全域面积2553平方公里。现辖9镇1乡、6个副县级功能区(9镇1乡,即:城关镇、石花镇、盛康镇、庙滩镇、茨河镇、南河镇、紫金镇、冷集镇、五山镇、赵湾乡;6个功能区,即:谷城经济开发区、石花星火技术密集区、薤山旅游度假区、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72.28%,拥有中国南避暑山庄—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承恩寺、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里汉江首家湿地公园—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被生态学家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全县下设240个村、50个社区,2022年,全县年末总户数20.85万户,年末户籍人口58.56万人。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主要山脉线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靠高山、北滨汉水。整体地势由南西向北东降低,呈向北东方向开口的“C”型地势,形成南西、中部、北东三级阶梯地貌特征。坡度倾斜1:2,呈折扇形。最高点为西南部赵湾乡青龙山,海拔1584米,最低点为东南部茨河镇九道湾,海拔71米,相对高差1513米。
山地:县西南部为海拔1000~1500米的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包括赵湾乡、紫金镇及五山乡北西部,山势陡峻,切割深度为500~1000米,河流、冲沟多呈“V”型谷。主要分布有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区内山地切割强烈,峰峦栉比,谷涧纵横,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地表多为植被覆盖。
丘陵:县中部为海拔500~1 000米的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区,大致包括茨河镇南西部、薤山林场~赵湾乡一带及五山镇南西部,最高峰为位于薤山林场的女儿峰1099米。山势浑圆,切割250~500米。以青峰断裂为界,其南分布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其北分布中元古界武当岩群变质岩系及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区内地表多为植被及农田,人类活动相对较多。
平原:县东北部为海拔小于500米的构造剥蚀丘陵区及盆地,包括城关镇、茨河镇、庙滩镇、石花镇、冷集镇,盛康镇等大部分地区。丘陵高程一般在100~300米之间,主要为白垩系地层组成的垄岗状丘陵地貌,山顶浑圆,地形平缓。盆地则为海拔在100米以下的沿汉江西岸及南、北河下游间断性的小平原,主要分布在冷集镇、城关镇的东北部、庙滩镇东部及石花镇周围。该区土地肥沃,沟渠密布,人类活动频繁,为境内经济发达地区。
【野生植物资源】全县有野生植物183科735属1574种,分别占湖北总科数的75.94%、总属数的50.62%、总种数的26.15%;占全国总科数的51.85%、总属数的23.13%、总种数的5.65%。野生植物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2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1级2种,2级13种);国家珍贵树种8种(1级2种,2级6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5种(2级4种,3级11种)。
【野生动物资源】全县有野生脊椎动物30目89科219属297种,其中鱼类有4目9科33属38种,两栖类有2目8科16属21种,爬行类有3目9科23属31种,鸟类有13目40科94属134种,兽类有8目23科53属73种。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5种(Ⅰ级6种,Ⅱ级49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39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30种。其中两栖动物中,有国家重点Ⅱ级保护动物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4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0种;爬行动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11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5种;鸟类中,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保护野生鸟类35种,列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9种,属于中国特有鸟类共5种;兽类中,国家Ⅰ级保护的有3种,国家Ⅱ级保护的有12种,列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15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0种。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金属及能源矿产短缺。全县有铁、钛、金、铜、钼以及硅石、白云石、石灰石、饰面石材、重晶石等各类矿产37种,以非金属矿为主。37种矿产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22种。其中硅石矿资源丰富,资源储量和品位等均居全省第一,尤以优质硅石矿以大规模集中连片分布为特色。主要分布在谷城县中部的盛康镇、南河镇及东南部的庙滩镇、茨河镇,累计查明硅石矿资源储量4998万吨,远景资源储量约2亿吨,硅石矿资源品位均为大于60%的富矿;白云岩矿则集中分布在盛康镇、南河镇一带;花岗岩以北部冷集镇资源最为丰富;石灰岩虽分布较广,但仅石花镇、赵湾乡有较好探明;辉绿岩矿分布在北部冷集镇兴隆观东北部,有大量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出露;重晶石则主要产于茨河镇,大多以零星矿点分布。金属矿产中,铁矿分布在冷集镇,铅锌主要产于盛康,铜矿主要产在石花镇。有各类矿床89处,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上表矿区(床)7处,包括大型矿床(钛铁共生矿)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4处;未上表矿区中有大型矿床 1 处、中型矿床3处;可能成为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开发利用矿区44处,其中:大型1处、小型43 处。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254097.32公顷。按三大类统计,其中:农用地228856.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07%;建设用地面积1508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6%;未利用地面积10103.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7%。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全县各地类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38969.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4%;园地面积482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林地总面积177351.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8%;草地总面积1093.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2211.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1%,人均城镇村工矿用地202.54平方米。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670.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3610.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6%;其他土地面积2367.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3%。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58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17.27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203.78亿元,增长2.7%。
2022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2.2%、3.9%、5.9%和5.2%。分区域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9.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9.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
2022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403个,其中新建231个,完成招商引资37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际外商直接投资68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
【政府网站】http://www.hbgucheng.gov.cn/gcz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