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河南 > 营商环境

许昌:打出优化服务“组合拳” 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时间:2024-03-17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许昌:打出优化服务“组合拳” 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南]-[营商环境],内容来源于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许昌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经营主体期盼和满意为“金标准”,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推动流程再造 打造高效政务环境

  “以前,需要排队在窗口办理业务;现在,只需在电脑上点几下,卫生许可证等一些常用证件几分钟就能办完,真是太方便了!”提及证件办理便捷性的提升,许多经营主体深有感触。

  这正是许昌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推动流程再造,通过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让企业由“跑政府”变为“跑市场”的生动缩影。

  为提升政府服务质效,许昌市开展政务服务“1-N”专项行动,2115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2087个实现“不见面审批”;梳理推出12类主题场景108个“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实现市本级网上可办事项覆盖率100%、“一网通办”事项覆盖率99%;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与22个省份180余座城市实现互动交流;建设“数字政务门牌”,打造“指尖上的便利”;建设“四电”应用平台,132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可办”。

  许昌市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和丰富“企业开办+N 项”服务,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社保登记等9个事项全部纳入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妥、半日办结”;“水电气暖信报装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实现网上申请材料“零提交”;不动产抵押注销实现“智能秒办”;本地大货车入市通行证实现“智能秒批”;大力推行“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发展,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

  保障发展要素 打造顺心市场环境

  “许昌政府部门服务好、发展环境好,我准备把山东的企业迁回许昌,助力家乡发展。”在许昌市营商办帮助协调办理天然气无仓储经营资质后,许昌有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娄玉阵感慨道。

  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得益于许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备的基础配套服务。许昌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等标准,强化要素保障,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

  许昌市积极探索实施企业集群注册登记,大力支持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发展,有效减轻创业压力,激发投资活力;在全省率先停止收取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含投标保函);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平台,为企业拓展上游原料供给来源、打通下游产品销售渠道牵线搭桥,实现交易额近3.8亿元;建立科技特派员人才库,首批38名科技特派员签约入驻企业;开展科技金融“许科贷”业务,累计帮助企业通过科技信贷获得银行支持8.5亿元;积极落实惠企政策,梳理惠企政策935条,惠及企业8000余家,发放奖补资金近4.29亿元。

  许昌市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省、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遴选各行业领域重点项目纳入要素保障“白名单”,全方位加强保障服务;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合作平台,2023年开展规上企业对接活动324场,推介融资主体5668个,对2538个融资主体授信494.2亿元,对2426个融资主体放款369.09亿元;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依托产业链图谱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坚持公平公正 打造安心法治环境

  允许餐饮门店外摆经营,帮助残疾瓜农安排特殊摊位,许昌城管“火爆”全网;对外地车辆实行轻微交通违法不予处罚措施,许昌交警收获好评满满……柔性执法有温度,服务发展显温情。去年以来,许昌市各级行政机关着力打造安心法治环境,受到广大市民和企业的一致赞誉。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许昌市积极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的法治服务,构建全过程服务企业法治需求工作链条;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便民惠企平台,实现“12348”法律咨询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联互通;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规避和化解生产经营风险;积极推行知识产权案件“无书记员庭审记录+异步质证、当庭宣判和诉调对接”工作模式,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强化立审执破衔接,有效破解建设工程纠纷“退场难”“周期长”瓶颈;大力推行“执破融合”,对符合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控制在60天内结案。

  许昌市用足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有效消除经营主体不良影响,帮助其重塑自身信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畅通沟通渠道 打造温情许昌模式

  创新召开营商环境“吐槽大会”,向企业喊话、请企业建言、邀企业评价,切实解决企业的痛点、堵点问题,是许昌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亮点。

  截至目前,许昌市已召开5期“吐槽大会”,有效解决经营主体营商环境领域各类问题72个,选聘30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许昌市出台《许昌市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暂行办法(试行)》,形成投诉举报“受理—交办—承办—督办—销号”工作闭环;建立营商环境线上投诉平台,开通营商环境线下投诉举报窗口,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米”;同时,建立“周研判、月调度”机制,实行“三单制”管理,积极办理投诉举报案件,使办案时长缩短至5个工作日,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企业在‘吐槽大会’上提出的发展难题,我们力争在一周内解决到位。”市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黄玉霞说,“很多企业真切感受到在许昌束缚和障碍更少、合法权益更有保障,因此愿意在许昌发展。”

  随着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许昌市动能澎湃、生机无限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共有经营主体46.34万户,较2022年年底增长8.9%。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引来更多‘金凤凰’,让‘营在许昌’的金字招牌更响、更亮。”市发改委主任臧义彬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鹤壁市获评全国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地级市 全国仅5个全省唯一 下一篇: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洛阳将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