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郑州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位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谓绿城。1928年3月建市。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现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74.2万①,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744.15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1342.11平方公里②,城镇化率79.1%①。
【注释】①数据来源于郑政通〔2022〕13号;②数据来源于《2021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他内容均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1)》
【历史文化】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在华夏民族传统宇宙观中,郑州地区是“天地之中心”, 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的十字要冲,域内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上, 夏、商、管、郑、韩建都于此,隋、唐、 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大河村文化遗址是著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3600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明,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中国最古老的登封观星台都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全市拥有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双槐树遗址、北宋皇陵、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潘安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可移动文物近15万件(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入选14项,文物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
郑州人才辈出,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如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战国早期道家名师列子,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战国末年水利家郑国,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散文家的韩非,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东汉名臣杜密,西晋文学家潘安,唐代画家、文学家郑虔,唐代诗人、有“诗圣”之称的杜甫,唐代诗人白居易、李商隐,五代宋初文学家梁周翰,北宋建筑学家李诫,金元之际教育家、理学家许衡,清代数学家陈之勋,清代爱国将领沙春元,清代科技史专家仓孝和、历史学家荆三林等。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1)》
【自然资源】
郑州是全国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城市。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油石等36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72.12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2.49亿吨,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等为优势矿产,天然油石矿质优良。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0)》
【发展活力】
“四条丝路”提档升级,“空中丝绸之路”基本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 291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2万吨,保持中部“双第一”;
“陆上丝绸之路”网络遍布欧洲、中亚和东盟30个国家130个城市, 班列全年开行1000班、货重54.1万吨,分别增长33%、56.1%;
“网上丝绸之路”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网络枢纽,跨境电商交易额107.7亿美元、增长24.6%;
“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与青岛、连云港等港口无缝衔接,海铁联运完成1.1万标箱。开放平台持续完善,自贸区郑州片区完成改革创新总任务的94%,形成创新成果140项。航空港实验区首家本土货运航空公司成立,河南首条直达欧洲定期客运航线郑州 — 伦敦开航。
口岸建设不断强化,药品进口口岸获国家批复并公告,粮食口岸建设取得突破,汽车口岸二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省政府批准筹建;新郑综合保税区通关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域外境内资金2235亿元、增长6%;引进日本住友商事等世界500强企业6家,实际吸收外资44亿美元、增长5%。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0)》
【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中原科技城挂牌启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通过验收,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即将投用。新建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3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7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2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紫光、浪潮、中软国际等重大项目落地,富泰华等230个项目开工,华锐光电等215个项目投产,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成功创建。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全国首个千亿级科技服务企业启迪科服总部落户郑州,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302.9亿元、增长4.1%,物流业增加值905亿元、增长5.8%。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软通动力、海康威视、中科院过程所等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入驻智慧岛,新华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鲲鹏生态软件小镇初具规模。城市大脑一、二期建成投用,我市成为全国场景应用最多的数字化运营城市。都市现代农业提质发展,粮食总产146.4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3.1万亩、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30个,三农基础更加稳固。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