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环翠区是威海市中心区,全区辖张村、羊亭、温泉、桥头4个镇,环翠楼、竹岛、鲸园、孙家疃、嵩山5个街道,共计105个村、112个社区,总面积383.1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3千米。至2022年年末,环翠区户籍总人口35.36万人,有34个民族,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布朗族、撒拉族、锡伯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珞巴族。
【建置隶属】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加强海防,防止倭寇侵扰,明朝政府取“威震海疆”之意,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派兵驻屯防倭,领左、前、后三所,始有威海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撤威海卫,归并文登县,卫所划为文登县辛汪都三里辖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威海卫和刘公岛被英国强行租占。
民国19年(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设立威海卫管理公署,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民国34年(1945年)8月,威海卫解放后,设威海卫市(地专级),由胶东行政公署管辖。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为县级市,归东海专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实行城乡分治,原属威海卫市的港西区、桥头区、草庙子区、崮山区、凤林区、羊亭区和里口山区的南半部分别划归荣成、文登、昆嵛等县。同年5月改为威海县,隶属文登专区。1951年5月改为威海市。1954年10月改为省辖市,受山东省政府领导,并接受文登专区督导。1956年,划归莱阳专区;同年6月和9月,先后将文登县的羊亭、港头、北观、里口、双岛、皂河(张家皂)、莱海、凤林、天东、杨家滩、长峰、河北、望岛、老集、皂埠、海埠、卫家滩、崮山、竹园、宋家洼20个乡划归威海市。1958年7月,文登县小城乡和温泉乡的部分村庄划入威海市;10月,文登县的石岭、草庙子、温泉人民公社和荣成县的桥头、泊于人民公社划归威海市;12月,改为专区辖市,隶属烟台专区(后更名为烟台地区)。1965年6月,草庙子、山、石岭人民公社划归文登县,桥头、泊于、卧龙人民公社划归荣成县。1983年11月1日,再次改为省辖市,由烟台市代管。1987年6月15日,国务院以国函〔1987〕105号《国务院关于山东省威海市升为地级市的批复》批准,威海市升格为地级市,此后以境内名胜环翠楼之意,将原县级威海市的行政区域设为环翠区。1992年1月6日,将田村镇的毕家疃、东涝台、西涝台、后峰西划归1991年3月6日成立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1992年10月,威海市政府设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同年12月,撤销蒿泊镇,设立蒿泊街道。1993年1月,蒿泊街道成建制由环翠区划归经开区。1994年7月,文登市的初村、草庙子和荣成市的桥头、泊于4个镇划归环翠区。1996年8月27日,田村街道成建制划归高新区,刘公岛街道划归市政府直接管辖。2003年5月12日,初村镇划归高新区,崮山镇、泊于镇划归经开区。2008年4月21日,草庙子镇划归威海市工业新区(今临港区)管辖。2012年9月,市委对全市经济区划进行调整,将环翠区桥头镇成建制划归经开区,羊亭镇的北郊、店上、海庄、卧龙和廒上5个村以及张村镇的前双岛和西山2个村划归高新区;将经开区环山路以西19个村(社区),即皇冠街道的夏家疃、北葛拉、宅库、张家疃、河北5个社区,西苑街道的范家埠社区、高家庄社区、谷家洼社区、徐家疃社区、岳家庄社区、牛角沟村、闫家庄村、竹园村、南葛拉村9个村(社区),以及凤林街道的西山口村、北七夼村、五家疃村、台下村、西庄村5个村划归环翠区。2013年5月,市政府批准成立嵩山街道。同年12月,省政府批准撤销孙家疃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孙家疃街道。2014年2月27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威海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将原文登市的汪疃镇、山镇划归环翠区管辖(由临港区管理)。2020年11月9日,根据《威海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桥头镇成建制划归环翠区。
【行政区划】环翠区辖张村、羊亭、温泉、桥头4个镇,环翠楼、竹岛、鲸园、孙家疃、嵩山5个街道,共计105个村、112个社区。
【地理位置】 威海市环翠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行政区域地处北纬37˚15'—37˚35',东经121˚51'—122˚24',辖区总面积383.1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3千米。东、西、北三面濒临黄海,北面隔海与辽东半岛的大连市遥相对应,东面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与荣成市相连,南和西南与文登区接壤。环翠区是威海市中心区,是威海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地质】 环翠区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其南侧与胶莱坳陷的东部边缘接壤。环翠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胶东群、中生界白垩系青山群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皱构造栖霞复式背斜延至境内,且由近东西向向北弯转为北东走向,是古老的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老母猪河断裂,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和神道口断裂、俚岛和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中生代燕山早期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岩体及晚期的石岛岩体、伟德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地貌】 环翠区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区,地势中部和东南部高,西部和北部低,地势起伏和缓。除少数山峰海拔500米以上,大部分为200~300米的波状丘陵。低山丘陵和平原低地相间分布,低山丘陵区坡度较大,平原低地区地势较平缓。
【气候】 环翠区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另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区平均气温14.0℃,降水量916.2毫米,日照时数2239.9小时。
【水文】 境内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地下水资源量除受大气降水影响外,还受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位也呈动态变化状态。在一年之中,1月—6月地下水位一般呈下降趋势,7月—9月地下水位上升,10月—12月又呈缓慢下降。其年变化幅度,山丘区地下水位年变幅较大,平原区地下水位年变幅较小。
【土壤】 全区土壤类型有棕壤、潮土、盐土、风砂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6种土类。依据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又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潮土、盐化潮土;盐土;半固定风砂土、固定风砂土8个亚类14个土属68个土种。棕壤土类是全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遍及全区各镇(街道)的山丘地区,占土壤总面积的83.5%,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2.5%。潮土土类为环翠区第二大类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13.2%,占耕地总面积的17.5%。盐土和风砂土无耕地。从土壤(耕层)质地来分可归为3大类:砂性土、轻壤土、中壤土。从土体构型可分为15种类型,按其对作物的影响主要归纳为4大类型:均壤质型,均砂、夹砂、夹砾石型,夹粘、均粘型,硬(酥)石底型。砂性土占耕地总面积的61.3%,轻壤土占36.8%,中壤土占1.9%。从化学性状来分,环翠区成土母质大部分为酸性岩和中性岩风化物,pH值除沿海一带少部分盐化潮土稍高外,其余土壤均呈中性至酸性,土壤pH值在3.8~8.1之间,众数为5.2。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环翠区土壤严重酸化,90%以上土壤酸化,严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经土壤酸化改良,环翠区土壤pH值众数在5.5左右。
【海域】 环翠区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东、西、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43千米,管辖海岛17个,均为未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分别是褚岛东南礁、褚岛、黑岛、牙石岛、日岛、小牙石岛、连林岛、屏风岛、三连黄岛、三连青岛、大截岛、中顶岛、伏狮岛、远遥岛、海龙岛、西小岛、海龟岛。
【综合经济实力】经威海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443.08亿元,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31.26亿元,下降2.7%;第三产业增加值272.84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8:29.6:61.6。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869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83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在消费八大项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6%,衣着类上涨1.3%,居住类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1%,医疗保健类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9%。
年末实有市场主体82954户,增长2.93%,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10120户,下降21.72%。实有注册资本1148.37亿元,增长9.03%,其中新登记注册资本100.58亿元,下降33.07%。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3家,新增数量全市最多。
【政府网站】http://www.huancu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