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东 > 招商载体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简介

时间:2023-08-25  来源: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山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薛城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湖东畔,北纬34°37′35″,东经117°9′2″,东与市中、峄城两区相邻,西南与微山县毗连,北与滕州市、山亭区接壤。南北最长35.3公里,东西最宽29.8公里,面积403.89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薛城区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属东夷族。夏商属薛国。东周时期,薛国衰弱,长期归属齐、鲁辖制。齐大将田忌(字子期),相国田婴(靖郭君)、田文(孟尝君)曾先后受封薛城。田文治薛期间,曾大规模地增筑薛城,薛城得名源于此秦以后归属名称变化频杂,基本上属滕、峄二县。1945年8月至1948年11月,分属临城、峄县和枣庄办事处。1948年,设立临城县。1952年9月,临城县改为薛城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今薛城西部、中北部划归滕县临城区,东部属峄县邹坞区,南部属峄县周营区。1960年1月,峄县改称县级枣庄市,3月,临城公社改属枣庄市。1962年6月30日建立薛城区,是时起,薛城区隶属枣庄市,至今未变。

  【行政区划】  1962年6月建置,由原临城、邹坞、周营三个大公社合并组成,为枣庄市辖区。下辖临城、邹坞、周营、张范、陶庄、南石、西仓、兴仁、金河、常庄、沙沟、南常、陶官13处人民公社,345个生产大队,1133个生产队。1984年4月,原西仓公社更名为夏庄公社。1984年5月,全区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队为村民委员会。1994年11月24日,撤销常庄乡,设立常庄镇。1996年12月25日撤销薛城区张范乡,设立张范镇。1998年10月19日,撤销南石乡,设立南石镇。2000年,薛城区辖 8个镇、5个乡,分别是临城镇、沙沟镇、周营镇、陶庄镇、邹坞镇、常庄镇、张范镇、南石镇,夏庄乡、兴仁乡、金河乡、南常乡、陶官乡,374个村 32个居委会。2001年2月,乡镇规模调整撤乡并镇,撤销张范镇并入南石镇;撤销夏庄乡并入陶庄镇;撤销金河乡,并入常庄镇;撤销陶官乡并入周营镇;撤销南常乡并入沙沟镇;撤销薛城镇,设立临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兴仁乡,设立兴仁街道办事处隶属高新区,共辖 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02个村,29个居委会。2005年1月,将南石镇调整为两个镇街,设立兴城街道办事处和张范镇,兴城街道办事处划归高新区,南石镇更名为张范镇,隶属于薛城区。2009年3月,全区辖202个村,15个居委会。2012年5月,设立薛城区巨山街道办事处(筹)。2012年9月,将张范镇划归枣庄高新区,枣庄高新区14个村6个居委会(包括2个村改居)划归薛城区,筹建薛城区巨山街道筹备处工作委员会。2019年7月,撤销常庄镇,设立常庄街道办事处。2020年 7月,巨山街道筹备处更名为新城街道筹备处。2021年11月,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至2021年底,薛城区辖陶庄、邹坞、沙沟、周营4个镇和临城、常庄、新城 3个街道,共251个村居。

  【人口民族】  人口保持稳定。至2022年底,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50.81万人,其中男性26.16万人,女性24.65万人。按年龄构成分,18岁以下12.53万人,18-60岁28.80万人,60岁以上9.4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9.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02%,比上年末提高1.26个百分点。出生率6.6‰,死亡率8.7‰,自然增长率-2.1‰。

  【经济指标】 经济运行平稳。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核定,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96.47亿元,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0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9.18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比为5.8:33.7:60.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166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03人。

  【农林牧渔业】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35.09亿元,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4.2%,林业增长24.5%,牧业增长2.9%,渔业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9.9%。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2.7%。

  农产品产量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7.09万亩,总产量23.04万吨,单产403.58公斤/亩(粮食数据含高新区)人工造林面积1605亩;肉类总产量1.73万吨(畜牧数据含高新区);水产品产量955吨。

  【工业】 工业质效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6.2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2%,利润总额增长34.43%。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建筑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2%。工业投资增长18.0%,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14.1%。

  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住宅投资62.3亿元,同比下降2.5%。商品房施工面积66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3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商品房销售面积5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1%。商品房销售额40.1亿元,同比下降49.6%。其中住宅销售额36.1亿元,同比下降53.7%。

  建筑业稳步拓展。建筑业总产值25.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44家,比上年增加8家;签订建筑合同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72.7%。

  【对外经济】对外出口有所放缓。全年进出口总额375568万元,增长-18.2%。其中:进口总额16829万元,增长4.8%;出口总额348739万元,增长-20%。

  外资利用量质齐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593万美元,增长11.0%。

  【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支撑有力。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9.18亿元,增长3.9%;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规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1.2%。

  公路运输稳定发展。载货汽车5438辆,载货汽车89239.86吨位。

  邮电通信业稳中有降。全区实现邮政业务总量6070.63 万元,下降5.5%。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52.22万户,同比增长0.9%;互联网用户累计达到17.36万户,同比下降7.4%。

  旅游业稳中有升。铁道游击队景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28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为21.5亿元。

  【财税、金融】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22亿元,增长10.0%。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下降38.9%,企业所得税增长33.7%,个人所得税下降20.5%,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28.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37亿元,增长14.1%。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增长10.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2%。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22.99亿元,下降17.0%。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0.53亿元,比年初增长12.1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57.47亿元,比年初增长14.37%。

  [改革创新]

  财税金融改革纵深推进。调整区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调度款保障奖励制度,带动镇街增收 7358万元,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用足用好工业技改基金,为银顺奔彭、果硕木业注入基金 1950 万元。

  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扩展至 50 个行业,创新施工许可“七证联办”,设立全市首家商圈政务便民服务站,“静默认证”模式在全省推广。

  国企国资改革蹄疾步稳。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新成立晟达文旅、物环服务两大集团,推行外部董事制度,不断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内需外贸双轮驱动。举办首届房博会等促消费活动,发放 891 万元消费券直接拉动消费 1.11 亿元。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全区累计发展外贸型企业 97 家,完成进出口 37 亿元。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新增省级研发平台 5 家,中力阀门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成立人才发展集团,建成全市高标准人才公寓 150 套,柔性引才 21 人,1 人入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 人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自然环境]

  地形  薛城区地处鲁南丘陵和江淮平原街接地带。东高西低,北凸南洼。地形分为平原、丘陵、洼地三类。平原主要分布在蟠龙河两侧及薛城至周营公路两翼地区,占总面积的50%,海拔38~60米;涝洼地主要分布在沿湖带,占15.9%,海拔38~44米。最低点为潘家渡口,海拔36.2米;丘陵占34.1%,海拔100~350米。

  山脉  区境内山丘主要分布在陶地南北两侧,大致走向东西,北侧从千山头起向东有梁山、墓山、大红山,南侧从匡山头起向南连接凤凰山、临山转向东连黄楼山、圣土山。共115个山头,圣土山为制高点,海拔374.3米。西部有柏山,黄龙山、弹山、姚山等。山体多为石灰岩。

  河流  区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大运河水系,流向由东向西南分别注入微山湖和京杭大运河。共17条,全长215.8公里,河网密度0.4公里/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3722立方米。其中蟠龙河最长,境内流长30.5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次为薛城支流和新薛河。有水库、塘坝144座,总容量924万立方米。

  土壤  区境内土壤主要有四种。褐土面积19800.99公顷,占总土壤面积的52.4%,主要分布在陶庄镇、邹坞镇、临城街道,适于种植小麦、玉米等。棕壤面积10439.37公顷,占27.6%,主要分布在沙沟、周营等镇。砂礓黑土面积4816.11公顷,占13.8%,主要分布在沙沟、周营等镇的沿湖洼地。潮土面积2356.5公顷,占6.2%。主要分布在常庄街道、沙沟镇等。

  [特产资源]

  矿产资源  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磷、铝、稀土、石灰石、白云石、玉石、钾长石和石膏等20余种,其中非金属矿是薛城区的优势资源。煤炭探明储量2.6亿吨。建材石料矿种有石灰石、正长石、大理石、煤矸石、黄沙等,储量10亿吨,其中石灰石9亿吨。基本探明储量的还有白云石5500万吨,脉英石1000万吨,磷3.2亿吨,铝土102万吨。其中脉英石质量高,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铁、稀土、白陶土、软硬黏土、钾长石等储量也较丰富,水资源初步测探为22477万立方米。薛城区矿产资源丰富,至2017年底,已发现有煤、铁、铝、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等30余种。石灰石储量9亿吨;脉英石1000万吨;磷32亿吨。境内分布有水泥用石灰岩、电石用灰岩、熔剂灰岩、化工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石英砂岩、闪长岩、正长斑岩、花岗斑岩、斜长花岗岩、大理岩、石英、钾长石等岩石类型。据已有勘探资料,区内发育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四系。

  土地资源  枣庄市薛城区地处鲁中南丘陵和江淮平原衔接地带,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双走向倾斜状态,全区土地总面积5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15万公顷;园地面积为557.19公顷;林地面积为2360.27公顷;草地面积为660.3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8796.7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923.1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177.67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1420.54公顷;人均耕地0.06公顷。

  [基础设施]

  一、市政建设取得新突破。市政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清理雨箅子7500余个,清淤300余立方米,疏通排水管渠15余千米;实施古井泄洪道改造工程,增设直径1米的雨水管约550米;维修更换窨井盖800余个,增设防坠网2000余个,安装带有智能化管理二维码的窨井盖4000余个;开放21家机关事业单位,共计1000余个错时停车位;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林荫停车位210余个、公共停车位510余个、道路停车位550余个;施划道路公共停车位4000余个。

  二、住房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了西巨山、天山路一期、潘庄新村安置房工程建设,并已完成回迁安置工作。

  三、城市绿化营造新亮点。完成森林公园4000米健身步道升级;完成云霄园建设,建成1处篮球场、1处羽毛球场,铺装彩色沥青1500平方,安装座椅20个、廊架5处、路灯38个、麦田灯200平方;补植红叶石楠等绿植45万余株,修剪绿篱200万平方米。

  四、环卫保洁开拓新局面。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完成40余条主次干道、930余处垃圾箱、1800余处果皮箱冲洗任务;累计在镇街建成垃圾中转站7座,配置环卫专业车辆35辆,240升垃圾桶约10000个,配备村级保洁员900余人;全年已累计清运城乡生活垃圾约13.5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5.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社会事业]

  【科学和技术】全年全区88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完成柔性引才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平台21家,省级以上平台5家;组织3家企业成功申报市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争取市财政无偿资金140万元;推荐的省科技特派员安广池研究员主持完成和申报的“伏脆蜜枣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枣庄市2021年唯一获奖项目);推荐的“石榴抗性砧木与品种选育”项目获评山东省金桥奖;推荐的5名科技特派员获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通报表扬(全市共13名)。

  【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全区(含高新区)共有各类学校144所,其中,小学63所、中学14所、高中4所、中职学校1所、一贯制学校2所、注册幼儿园60所,在校生约11万人。高新区属地共有中小学校28所,其中小学11所、中学3所、高中1所、一贯制学校1所,注册幼儿园12所,在校生1.5万人。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5个,电影放映单位6个,其中影视院线6个,档案馆1个。共有区级电视台1座,电视台节目套数2套,电台套数1套,平均自办节目周播时间50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47所,其中三级医疗机构4所、二级医疗机构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镇中心卫生院6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民营及企业医院10所、村级卫生室188所、个体诊所及医务室132余所。辖区医疗机构设置病床464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778人,执业(助理)医师2560人,注册护士4340人。

  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新建提升体育小广场28个,累计建成404个,实现行政村、城市社区全覆盖;举办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各类比赛16次,9000余人次参加,举办线上活动7次,1万余人次参加,举办“悦跑星期六·满意新薛城”路跑活动12次,结合“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近30次,举办社区(农民)运动会21场次,实现镇街层面全覆盖,近2200名群众参与;承办省、市级赛事活动5次,2000余名队员参加;举办各类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我区业余体校1所,开设各类体育项目特训班,共有400余名适龄少年儿童参与了体育特训班;全年组织薛城籍60余名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家、省运会两级各项赛事,获得国家级银牌4枚;省运会金牌2枚,40余人次取得省运会前8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1233处,面积173.1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2平方米,十五分钟健身圈已初步形成;成立体育单项社会组织14个,体彩站点71家,体彩销量9124万元。

  【环境、用电量、安全生产】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我区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要求。水环境质量位全省各县(市、区)前 20 名。

  空气环境质量趋稳改善。PM2.5、 PM10、SO2浓度分别为43、78、15μg/m3,同比分别改善6.5%、8.2%、6.3%;综合指数为4.7,改善率为3.5%;优良天数240天,同比增加16天,实现了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记录。

  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205971万千瓦时,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量132672万千瓦时,增长1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35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3.87%。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22年全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49元,增长5.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42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3元,增长6.8%。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参保人数38.6万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收102226万元,比上年度减少7.3%。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60420万元,比上年度增加3.99%。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7981万元,比上年度减少49.86%。征缴失业保险费2706万元,比上年度减少3.81%,征缴工伤保险费1309万元,比上年度增加6.43%。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8606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4.59%。征缴职业年金1120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7.36%。全年领取失业金人数902人。

  社会救助能力不断提升。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3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00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245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50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简介 下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