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招商引资开放合作平台情况]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江西省商务厅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经贸合作平台
江西持续打造一批国际化、常态化、综合性投资贸易合作平台,引入品牌展会、国际峰会、高峰论坛等经贸活动,提升江西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由江西省政府主办,每两年一次,是我国集展示世界绿色发展成就、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国际投资贸易合作成效的国际化开放平台,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投资贸易博览会。
世界赣商大会:由江西省政府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江西省促进赣商回乡创业创新和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世界VR产业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年在南昌举办。大会搭建虚拟现实国际交流平台,引导全球资源和要素向中国汇聚、向江西集中。
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2002年以来,由省政府主办,每年在深圳、香港、澳门举办经贸合作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加快对接深、港、澳地区先进制造、现代金融、文化、物流等优势产业。
江西省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依托上海跨国公司总部相对集中的优势,由省政府主办,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参加,主动对接引入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和人才,提升江西扩大开放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赣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会: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江西省政府主办,是赣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两岸同胞沟通亲情的重要纽带,已连续举办十七届。
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由商务部、江西省政府主办,每年一次,是国内绿色食品产业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绿色食品贸易盛会。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由商务部、江西省政府主办,每年一次,我国陶瓷行业内的品牌展会之一。
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大药交会之一,已成为全国少数取得较大成效的医药展会之一。
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由商务部等6家单位和中部6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其中第十一届(2019年)在江西南昌举办,每两年一届,是推动中部六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区域及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由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其中第七届泛珠会(2011年)在江西南昌举办,每两年一届,是增强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整体影响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平台。
※口岸通道
江西有国家级开放口岸4个(南昌航空口岸、九江水运口岸、赣州铁路临时开放口岸、赣州航空临时开放口岸)、海关指定监管场地7个(南昌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进口水果指定进境监管场地,九江粮食、肉类指定进境监管场地,赣州肉类、汽车整车指定进境监管场地)、国家综合保税区4个(南昌、赣州、九江、井冈山综保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3个(南昌、赣州、九江),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一货站三中心”(昌北国际机场新国际货站,南昌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南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海关通关中心)投入运营。赣欧班列通达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26个城市。全省开通至深圳、广州、宁波、厦门、福州5条“出海通道”,初步形成南昌、赣州、上饶3大陆路开放门户和至宁波、深圳、厦门3条精品线路。
※产业园区
江西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现代化的投资承接平台。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新区、10个国家级经开区、9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综合保税区、5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12个国家外贸转型开放基地和84个省级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个)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和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含光电)、新能源汽车与车用新材料产业、医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核心面积约70余平方公里,既辐射中部城市群市场,又江海联运通达世界,重点发展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和“三新经济”等产业。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总面积约217.24平方公里,区内有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北部农旅产业园、赣州综合保税区、西城区五大片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钨、稀土深加工等产业。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城南,总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地等14张“国”字号名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型材料等产业。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于2011年1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光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总面积207平方公里,位于素有“八省通衢”之称的上饶市城区西部,重点发展光伏、光学、汽车、电子信息、北斗、生物医药等产业。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总面积 57.6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为主攻产业的“1+3”产业布局。
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约30平方千米,远期发展面积120平方千米,是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江西省食品产业基地、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江西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81.5平方公里,位于宜春市中心城区以北,重点发展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总面积为20.0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及智能装备制造、食品药品、现代轻工等产业。
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现代轻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产业。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个)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 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江西省综合实力最强的 “千亿园区”。园区总面积286平方公里,依托赣江相邻、三湖相间的独特生态优势,是南昌市大气品质和生态环境最佳区域。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等。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园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地处长珠闽地区扇形经济圈的交点,重点发展锂电、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
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园区规划总面积30.85平方公里,位于景德镇西城区城郊结合部,重点发展“一主两翼”产业:直升机产业为主,家电和汽摩配产业为两翼。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园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获批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和省级移动物联网产业园、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移动物联网产业、铜基新材料产业、大健康等产业。
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园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地处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抚州市新城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位于赣县区,园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食品产业三大主导产业。
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位于吉安县,规划总面积12.7平方里,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精密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特色产业及智能制造主攻产业。
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位于宜春丰城市,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能源建材,生物食品,智能家居,教育体育装备产业。
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位于九江共青城,规划面积2.931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综合保税区(4个)
赣州综合保税区:201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处于赣州综合交通枢纽的龙头地段,周边有国际航空口岸、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园区逐步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以5G为核心的芯片、智能终端、汽车零配件和黄金珠宝加工等产业集群,打造全市高端电子信息和贵重金属加工的集聚平台,进口快消品等大宗国际商品的展销、集散窗口和全市高端电子信息和贵重金属的原材料进出口集散、配送中心。
南昌综合保税区:201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南昌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由两个片区组成,一片区位于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规划面积0.31平方公里,是已封关运行的原南昌出口加工区A区;二片区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位于南昌市北部,地处国家级赣江新区腹地,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重点发展跨境电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和保税服务等产业。
九江综合保税区:2018年9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体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是省内唯一的沿江临港的综合保税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集水港与铁港于一体的通港型综合保税区,将按“照境内关外、高度开放、区港联动、协调发展”的模式,重点打造电子电器、保税加工、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保税物流等产业,同时开展检测、研发、维修、融资租赁等。
井冈山综合保税区: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西井冈山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井冈山综合保税区。这是江西省第4个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