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赣州高新区管委会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赣州高新区是“中国稀金谷”核心区,也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其前身是始建于2001年的赣县工业园,2013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15年9月获国务院批复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2019年8月获批建设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由梅林、茅店、储潭三个组团构成,总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现有企业366家,其中规上企业142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
发展势头强劲。升格国家级高新区以来,赣州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由142名升至109名,前移33位,在全省开发区排名由60名升至18名,前移42位,在全省7家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排位第2名。2021年实现营收355亿元,三年倍增行动一年完成。2022年,赣州高新区营收预计将突破500亿元,正朝着“科创高地、千亿园区”奋进,在江西省“2+6+N”产业发展总体部署和赣州市“1+5+N”产业发展布局中有色金属板块彰显高新担当。
区位交通优越。赣州高新区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赣县区,15分钟车程内,有6个高速出入口;20分钟车程内,有赣州黄金机场、赣州国际陆港、赣州高铁西站、赣县高铁北站等交通枢纽。所在位置四省通衢,距广州、深圳、厦门、南昌、长沙等地400公里左右。京九、赣龙铁路,厦蓉、大广、兴赣高速穿境而过。随着京九高铁赣深段通车,即将开工的渝长厦高铁长赣段通车,赣州将与周边重要经济区形成2小时高铁经济圈,可辐射“赣粤闽湘”四省近70万平方公里,带动2亿多人口市场。此外,赣州国际陆港开通了到盐田港、广州港、厦门港“同港同价”的班列和直达欧洲班列,享有沿海港口同等的通关效率、通关成本。
政策红利丰厚。2021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中国稀金谷”建设,在项目、资金、政策、产业、人才等各方面给予重磅倾斜,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政策延长到2030年。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鼓励类及优势产业进口自用设备免征关税,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上市通道。相比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水电、劳动力等综合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左右。量身定制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招大引强等政策,在项目建设、固投、财税金融、企业上市、科技创新以及钨和稀土产品销售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创新要素汇聚。赣州高新区是江西省研发创新主阵地、六大科创城之一,是国家自创区。形成了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两院四中心”创新平台,构建了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检测检验的全链条科创体系。“两院四中心”中,赣江创新院是中科院近十年国内唯一新增的国家科研机构,也是江西省第一个中科系统研究机构,目前聚集了一批稀土领域科技人才,已组建研究团队20个(其中院士团队8个),13个人才(团队)入闱省“双千人才”计划;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是全国唯一的稀土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集聚效应明显。赣州高新区坚持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首位产业不动摇,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首位产业占比达73%,稀土磁性材料、稀土资源综合利用、钴金属年产能分别为6万吨、2万吨、3万吨,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是国内最大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已形成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钴镍为主的有色金属、钨精深加工及应用、先进智能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随着中科三环、江丰电子、腾远钴业、寒锐钴业、江钨集团、瀚川科技、康晋电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落地,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服务便捷高效。推行“一窗办”。实行一窗受理、同步并联审核、一站式办结,大大压缩了办理时限。社会投资类项目从审批立项至开工建设全流程审批总时限由120天以上缩减为45个工作日,工程竣工验收由70天以上缩减为10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一链办”。设立首位产业“全链审批”服务专区,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集成服务,实现首位产业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工程报建、竣工验收等全流程“一链办理”。2020年,赣州高新区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园区”,2021年,在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取得了全省第4、全市第1的成绩。
【网址】http://gzgxq.gan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