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鄱阳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鄱阳县古称番(po)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4215平方公里,现辖14个建制镇,15个乡、1个街道办、2个水库管理局、一个农科所,545个行政村(含居委会),总人口160万。鄱阳县有“全国文化戏剧之乡”等荣誉称号,是江西省第一人口大县、第二地域大县,是著名的国家商品粮、棉、油、猪、鱼基地县。 近年来,鄱阳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高质量脱贫摘帽和高质量赶超发展“两大目标”,坚守绿色、富裕、美丽“三大取向”,聚焦强基础、补短板、稳增长、促和谐“四大任务”,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产业升级、城乡建设、改革开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工作,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历史悠久,人文蔚起。鄱阳县于公元前221年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长沙王吴芮、晋太尉陶侃为世人称道。陶母训子,开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后人。唐“大历十大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羁金15年的“苏武第二”洪皓,坚贞不渝,精忠报国。洪迈著《容斋随笔》,被毛泽东随身携带四十春秋。工诗善词的南宋词人姜夔,开音乐先河。南宋节烈丞相江万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国,一直激励后世。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等专家学者学有所成,声名远播。历史名人颜真卿、范仲淹等都在鄱阳留下千古佳话。鄱阳赣剧是鄱阳湖畔一朵文化奇葩,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美、秀、娇、甜”,不仅唱遍饶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远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鄱阳赣剧团也因此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由鄱阳赣剧团承演的新编赣剧《詹天佑》催人泪激人奋进,已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
资源丰富,物产众多。鄱阳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234万亩山地郁郁葱葱,141万亩水域流金淌银。鄱阳县拥有鄱阳湖捕捞面积111万亩,内陆可养水面30万亩,可渔低洼农田34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鄱阳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有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鄱阳湖虾蟹,鄱阳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 鄱阳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山地面积234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我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近年来,鄱阳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全县还有莹石矿储量70万吨,花岗石存量1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是一座待人开发的宝库。
风光旖旎,名迹众多。鄱阳县有曾产灵芝的芝山,有晋文学家郭璞尖五峰,有范仲淹称为的“小海南”——湖中鸟岛瓢里山,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遗址——巍峰峭壁的狮子叠嶂、云雾缭绕的避暑胜地莲花山。莲花山风景区内既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各种天然名贵树种保存完好,又有全国大二型水库——军民水库,此地居民皆为典江南民居造型,依山傍水,真可谓是山清水秀,好一个世外桃源。鄱阳县拥有鄱阳湖较大的水面,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聚集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类,是世界重要保护湿地。丰水期,湖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浩浩荡荡,滚滚东去;枯水期,草洲辽阔,芳草萋萋,芦花飞舞,候鸟出没期间,或闻鹅嘶鸣,或观鹤舞白。荡舟碧波,可观鄱最湖日落日胜古迹众多,有宋朝年间的永福寺塔,有江万里率全家投河以身殉国的止水亭,有陶侃衣冠家,有古老的文庙,有可与西湖媲美的十景东湖,有全省最大的莲山古汉墓群等。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鄱阳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畔正在建设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东部开放和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转作用,周边辐射十余县市近千万人口,市场空间,充满无限生机。鄱阳县史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德镇、九江机场、南昌昌北机场分别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车程,一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境内乐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经鄱阳湖直通长江,鄱阳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千吨货轮可直达长江。近年来鄱阳积极融入大南昌都市圈,“三高一场”项目从蓝图走进现实,昌景黄高铁、鄱余高等级公路、信江高等级航道相继开工,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仙莲线、台小线等国省道升级改造完成。鄱阳“外联内畅”大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业已成为区位优势凸显县。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北单元控制性规划修编,启动了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五湖连通”规划设计,完成6个乡镇总规修编和3个乡镇控规编制。认真按照全面开发东湖,快速建设“城北”,有序改造“老城”的总体思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创新城市经营理论,通过招商引资,城市经营广开渠聚集资金,促进城乡良性互动,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空间、扩大人居空间、扩大亲水空间、扩大旅游休闲空间这四条“主线”,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充分依托县城山水环绕、依山襟湖、古迹留痕的优势,构建“一湖(东湖)二带(饶河景观带、中心大道影观带)、三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四区(城北区、城东区、老城区、风景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姜夔大道二期、饶州北大道、鄱阳湖体育中心、公安业务用房、新长途汽车站等15个项目全面竣工,姜夔大道三期、环东湖治理等19个项目序时推进,鄱阳湖博物馆、思源学校二期、第二人民医院等11个项目启动实施。奋力推进“五湖连通”棚户区改造,再创“百日百万平方米”鄱阳征迁“加速度”。强力推进文旅小镇项目,两个月内完成征地4300余亩。开展“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继续实施史上最严控违,拆除违建面积48万平方米,城乡管理日趋规范。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完成国省道、县乡道改造385公里、危桥改造27座,全面实施了120座小型病险水库、9座万亩圩堤除险加固,新建扩建变电站11座。实施第二轮“千里千村”工程,完成777个新农村点建设和13条主要通道沿线整治提升。绿色殡改稳步推进,整治乱葬坟墓2万座,全县遗体火化率、骨灰入葬公益性墓地均达100%;农村宅改实现全覆盖,无偿退出宅基地面积82万平方米,拆除各类空心房91万平方米。逐步建成“水陆交通便捷,集居人口众多,水乡韵味浓郁,工贸旅游发达,片区功能齐全”的生态水城。
【地理气候】
鄱阳县地处东经11623′45″至11706′15″,北纬2846′26″至2942′03″之间,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北与彭泽县和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同余干、万年接壤;东于景德镇、乐平市为邻;西北同都昌县山水相连。水域面积948.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公里水域在该县范围内,境内大小河流225条,总长2070公里,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总库容6.5亿立方米,水资源非常丰富。
县境内东北高为低山,向西南方向渐变为丘陵和湖区平原,东西宽71.8公里,南北长90.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达421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45%。耕地总面积108.02万亩,其中水田81.74万亩,旱地26.28万亩,山地面积234万亩;林地面积14万余公顷,覆盖率达29%。
鄱阳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6.9℃-17.7℃,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8.8℃-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39.9℃。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5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
【资源物产】
鄱阳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234万亩山地郁郁葱葱,141万亩水域流金淌银。鄱阳县拥有鄱阳湖捕捞面积111万亩,内陆可养水面30万亩,可渔低洼农田34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
鄱阳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有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鄱阳湖虾蟹、鄱阳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鄱阳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山地面积34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我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
近年来,鄱阳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
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全县还有莹石矿储量70万吨,花岗石存量1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是一座待人开发的宝库。
【政府网站】http://www.poy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