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铜鼓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铜鼓位于江西省西部、湘赣边界,地处南昌、长沙、武汉三个省会城市的圆心位置。因城东有一块巨石,颜色如铜,形状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
铜鼓是一座养生之城。全县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这里群山环绕、绿水长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多达7万个,在铜鼓,每天都生活在“天然氧吧”里。我们拥有1个全国第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居全国3000多个县(区)第二、江西省第一;2个全省第一:除了森林覆盖率,铜鼓的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3个“中国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全县人均预期寿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岁)、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境内拥有100万株野生红豆杉)和中国黄精之乡(黄精产业正由一产种植向二产精深加工和三产康养观光延伸);4张国家级生态名片: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铜鼓是一座养心之城。铜鼓是赣西唯一的客家县,全县80%居民是客家人。热情好客的客家人,朴素生动的客家山歌,干净整洁的客家民居,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在铜鼓遍地可见。1927年,毛泽东同志亲临铜鼓,领导指挥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留下了“一脚踏两省,四圆定乾坤”的传奇经历;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铜鼓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革命年代,全县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万人,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浓郁的客家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时时滋养着这一方山水和人民。
铜鼓是一座养眼之城。“铜鼓不大,风景如画;人口不多,美女帅哥;历史不长,声名远扬”,一位到过铜鼓的朋友,曾用这三句话表达感受之情。全县现有国家4A级景区3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1个,春,可踏青赏花,夏,可漂流避暑,秋,可摘果登山,冬,可泡泉滑雪,一到铜鼓就置身于一幅“水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景中”的山水画卷。
【行政区划】全县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共有90个村民委员会,1143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气候】 地处罗霄山脉北端东部,修河上游。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西宽东窄,境内山丘连绵起伏,千米以上高峰有20座。雄踞西部的大沩山羊场尖海拨1541米,为第一高峰。中部的丹霞地貌更具特色,常呈耸立的孤独山峰,景观壮丽多姿。东部的地貌较平缓,土地集中连片。
铜鼓属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一13.4℃( 1972年 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40.1℃(2010年8月5日)。月平均气温年较差 22.4 ℃,最大日较差25.6 ℃(1969 年4 月10 日)。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年平均259天,无霜期年平均265天,最长达 317天,最短达23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60.4小时,年总辐射97075.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0天(2月1日~次年 1月20 日)。年平均降水量177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5天,最多达208天(1997年),最少为128天(196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 2848.5毫米(199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 1138.4毫米(1963年)。降雨量量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随着林业产权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全县林业资源培育呈现强劲势头,章显实效。2007年全县完成造林3.7万亩。其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地新造林1.9万 亩,长防林3845亩,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项目7640亩,公路沿线改造,绿色通道建设1300亩,社会造林5000亩。义务植树28万株。完成国家重点工 程项目、日元货款造林及面上造林等人工林幼林抚育15万亩次,完成毛竹林改造3.5万亩。森防上完成病虫害防治面积16000亩,完成毛竹林竹腔施肥4万 亩,生根粉推广应用面积1万亩。积极推广了良种壮苗育苗技术,推广陈山红心杉、广西融水杉等良种300公斤,东京野茉莉等木良种100公斤,育苗面积70 亩。果业上引进栽培适宜铜鼓种植的优良果树品种,主要以杨梅(东魅、荸荠),早熟梨(翠冠、清香等),板栗(九家种、焦扎等)为主,总种植面积5000 亩。
众多的野生植物,亦为本县的重要资源。如竹笋、黄连、黄精、香菇、杨梅、尖栗、板栗、山楂、猕猴桃等,达80余种。樟、楠、梓、柏等名贵木材,史书早有记载,笋罐头和竹制品远销国外。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兽类、禽类、鱼类、蛇类、蛙类、介壳类、昆虫类,门类繁多。有虎、豹、鹿、獐、麂、猴、鸦、鹊、燕、雁、竹鸡、野鸡、地花鸡、鲤鱼、鳙鱼、鲫鱼、青蛙、石鸡、蟾蜍、蕲蛇、菜花蛇、乌梢蛇、甲鱼、龟、蚌、蜂、蝉、蝶等。
随 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昔日曾为贡品的野鹿,近年少有发现。虎豹獐麂,数量也在减少。过去未曾发现的猴面鹰,近年多处发现。茗茶、笋用竹林、速生丰产林、水果 已有大面积人工栽培,野产蕲蛇减少,人工繁殖饲养却在增加。水产养殖也在不断发展,不只养鱼,还养鳖、养鳝、养蚌育珠。
矿产资源境内出露地层,绝大部分属元古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具有良好的矿化环境。明嘉版《宁州志》卷十三“额贡”和清道光版《义宁州志》卷六“四赋”,均有“汉贡 黄金”的记载,文物普查中在古桥和于源窑址发现的陶效命瓷残片,据实物分析,当属唐宁窑址,说明了县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展着修久的历史。
县内已经发现或查明的金属矿有金、铁、锰、铜、铅、锌、钼、钨、锡、铌、钽等;非金属矿有硅石、高岭土、水晶、云母、粘土、长石、花岗岩等。有的则已查实储量多、质量优,有的则是发现含元素的矿化物等。
【政府网站】http://www.tonggu.gov.cn/